高中生物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析
2015-05-29李新
李新
当前正值新课程改革在全国全面试点和推行,多数高中生物教师已经开始接触新课程的理念并努力在教学实践中加以应用。本文主要介绍了新课程改革之后高中生物教学实践中遇到的问题以及相关的对策,希望为新课程的改革提供一定的参考。
高中生物课程改革问题对策建议一、高中新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
1.生物学科师资不足,教师培训缺乏实效性
根据教育部和省教育厅的高中新课程方案,高一高二都要求开设生物课,由于原来生物课程从高二开设,导致生物教师出现缺口,师资不足导致生物教师课程负担较重。同时部分教师知识储备不足,对生物科学进展了解不够。生物学教材中出现了一些以往教师没有涉及的学科知识、新科技发展知识和反映社会生活中的相关知识,使教学难度增大。尽管各级对教师做了多次培训,从通识培训到课标教材培训,从专题讲座到参与式培训,应该说在培训内容和形式上已经有了较大的变化。但培训内容没有实质性变化,没有随着课改深入而调整培训深度,形式单一层次不清,教师没有可选择性。缺乏实践性、实效性,没有很好地与教学实践结合起来,存在“参训的时候很有触动,回到岗位上又不知从何入手”,培训收获不大。教师参与培训是迫于各种外部的硬性压力而参与,远没有达到自觉自愿的程度。
2.教师对以模块为特征的教材编排体例不适应
教师长期习惯于线性逻辑分析为指导思想编排的传统教材,乍一接触以模块为特征的教材编排体例,教师对新的课程价值把握不准、新的知识结构体系不熟悉,不少教师变得不会教了,继而产生焦虑、埋怨情绪,表现出对新教材的不满,有相当一部分教师踏上了“旧教材”的老路。
3.学校实验条件有限,科学探究教学不足
生物学是一门实验性科学,生物实验教学是生物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人教版教材模块1“分子与细胞”中,有实验14个,收集资料2个,参观讨论1个,实验不再明确区分教师演示实验和学生分组实验,科学探究大多以实验为载体。由此导致的实际困难,一则生物实验较原大纲生物实验多,实验室不够,实验经费不足,占用课时多,教师实验员工作量增加;二则生物实验装备没到位,配套实验器材缺少,实验流于形式。
4.新课改与应试压力的矛盾
高考是一个不容回避的问题。新教材必修模块的知识点相对旧教材难度降了一个层次,但高考的要求怎样现在都还不知道,这使教师在教学中感到很迷茫,不知是按课程标准来实施教学,还是需要加深点难度以应对以后的高考。是课程应该服从考试,还是考试服从课程?是培养目标服从考试,还是考试应该要服从培养目标?所以目前课程改革所凸显出来的诸多问题最终都可能因为高考考试制度的改革而改变。
二、应对策略
1.加大教师培训,增加教学投入
(1)加强教师培训,更新教育理念。新课程的一个核心理念是以学生发展为中心。每位教师都应充分认识到,学校的一切工作,最终都是为了促进每一个学生的发展。所以学校要经常组织教师的理论学习。学习课改实验区的成功经验,加大学校的开放力度,扩大校际交流。学校组织课任教师到课改实验学校考察、观摩,提高教师对新课改的认识水平。
(2)加大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的力度,提高生物教师教育教学能力和水平。教师是实施新课程的主体。高中课程改革要取得成功,学校就要创建平台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要求教师们提高和巩固生物学专业知识,关注生命科学发展前沿,掌握生物学的一些新知识、新理论;鼓励教师为了专业发展扩大阅读、开放课堂、扩大交流合作。当今社会学科壁垒森严已是不可能了,跨学科教学是必然发展,时代不同,过去讲知识的积累,教师要有一桶水,才能源源不断地倒给学生一杯水;现在讲方法、思路、思维、方式,知识爆炸的时代,应当注重能力的培养,学科之间相互协调、相互配合,走智慧道路,了解各学科的特点,这样才不会狭隘。
(3)加大对实验设备的投资。除了学校要加大实验投资,增加硬件设施外,任课老师也要因地制宜,紧密的围绕着生物教学的有关重点与难点问题,科学合理的设计一些利于学生实施的生物实验以及相关调查活动。通过这样一系列的活动能够起到两方面的作用:第一,能够非常有效防止对于生物教学过程中的探究生物问题的活动设计广泛化和偏离化;第二,还能够极大地增大学生对生物科学现象以及相关生物问题的探究兴趣,使得学生能够关注和分析在实际生活中遇到的一些列生物科学实践问题,进而增强学生学习的主动权,最后对于学生们的探究能力和意识会起到很大的促进作用。为了解决实验教学不足,学校还要对实验员进行新教材实验培训,派老师们轮流协助实验员准备实验;对每个班的学生进行实验分组,并培训实验小组协助老师工作等方式提高实验教学。
2.促进教与学方式变革,优化课堂教学
(1)着力解决高中生物教材与以前的初中生物教材在知识点上的衔接。高中生物教材是以初中生物科教材为基础的,并在此基础之上进行延伸和加深。在实际中,很多中学的初中与高中是分离的,有很大一部分高中生物教师不是很了解初中的生物教材。对于那些过去曾经教过初中生物的任课教师也必须要注意,初中生物教材随着社会和教学改革的发展已经完善了许多,如果没有充分认知初中生物教材,这也给高中生物科的教学带来很多的问题。
(2)正确理解新课程理念,促进教与学方式变革。高中生物课程标准实施中的核心任务是提高每个高中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高中阶段“面向全体学生”是指在共同必修单元之后,选修模块有较大的灵活性,保证不同的学生得到充分的、不同的发展,即促进学生有个性的发展。探索高中生物新课程的课堂教学的新模式,就是改善课堂教学状态,以“多向互动、动态生成”的内在展开逻辑的新课型。实现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以及教学过程中师生互动方式的变革。
(3)研读课程标准,钻研把握教材,优化课堂教学。生物课程目标由三部分构成:知识目标、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能力目标。这三维目标在课程实施中是一个有机的统一整体,以培养和提高学生生物科学素养为核心。因此,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就必须严格要求相关生物任课教师要认真钻研教材,把握教材,吃透教材,备课时要精选那些学生终生发展必备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强调学生在学习时要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学习。一定要避免在新课程中出现上课蜻蜓点水般涉及一下教材,很快就引导学生“走出教材”,搞一些所谓的联系实际活动。
三、结语
新一轮的课程改革,是挑战,更是机遇,新课程推行不是一朝一夕之事,我们一定要更新理念,在学中做,在做中学,在不断地分析误区、克服误区的过程中实现自我发展、自我提升、自我创新,通过教育教学实践正确理解认识课程标准,树立新的教育观,稳步推进新课程,创建真正有活力的高效生物课堂,为实现全面提升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而努力。
参考文献:
[1]肖海霞.怎样激发学生学好高中生物课[J].新课程改革与实践,2012,(09).
[2]李兵涛.高中生物课堂更应当培养学生的兴趣[J].教苑荟萃,2010,(1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