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办好学校支撑企业服务三农

2015-05-29陈沫孙承平刘志成

中国校外教育(上旬) 2015年4期
关键词:中草药办学校企

陈沫 孙承平 刘志成

吉林工贸学校依托江城医药职教集团,找准学校、企业、乡镇政府共同利益契合点,大力开展面向农村的职业教育,创新开展“校企农”三结合办学模式,以办学模式的创新引领教学模式的改革,人才培养取得丰硕成果,为区域特色经济培养中草药种植专业人才千余人,推动了当地产业的发展,为调整地方经济结构、农民增收致富发挥了重要作用。

江城医药职教集团“校企农”三结合办学模式“工学交替”

一、实施背景

2011年,我校牵头联合省内外78家医药企业、行业和具有专业特色的中高职院校,本着“资源共享,优势互补”的原则,成立了“江城医药职业教育集团”,并与成员单位——东北虎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合作共建制药专业实训基地“花青素研制中心”,实现了“合作,发展,共赢”的集团宗旨,为专业建设和发展、学生实习和就业等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集团成立以来,我校与集团理事单位吉林东北虎农业开发有限公司、吉林安图旺民长富农业开发有限公司、吉林蛟河黑土白云食用菌有限公司合作,找准学校、企业、乡镇政府共同利益契合点,开设中草药种植专业,创新开展“校企农”三结合办学模式。招生采用“双订单”模式,教学采用“工学交替”模式,管理采用“协议共管”模式,通过协议约束,学校、企业、乡镇政府三方联办。几年来,学校克服诸多困难,进行了有益的探索与实践,实现了“办好学校,支撑企业,服务三农”的宗旨。

(一)地方产业发展的背景

吉林省是我国中药北药基地,长白山及其余脉盛产多种北方道地药材,具有中医药产业集群整合发展的基础和区位优势。中草药种植是农村种植业与市场连接的重要纽带,是农产品商品化必不可少的中间环节,同时也是农业现代化的重要标志。仅以吉林省靖宇县为例:靖宇县以生态省建设为契机,依托本地资源优势,大力扶持发展中医药产业,蓝莓、人工栽培五味子的成功案例,极大地调动了广大农民和有识之士对中草药种植的开发热潮,这是农民致富创业最为的重要途径。

(二)企业发展的背景

东北虎药业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1998年,2002年在香港创业板上市,是一家集药品研制、开发、生产、销售于一体的综合性医药企业,是全国中药行业十佳企业之一、国家重点高新技术企业。近年来,企业先后在气候和地理条件十分适合北方地道药材生长的吉林省蛟河市、靖宇县和敦化市等地建设中草药栽培基地,总面积达到2000多公顷,现代化温室3000多平方米,大棚一万平方米。吉林安图旺民长富农业开发有限公司、吉林东北虎农业开发有限公司、吉林蛟河黑土白云食用菌有限公司是东北虎药业全资子公司,也是吉林省农业的龙头企业。现有省内中草药种植核心基地两万亩,辐射基地10万亩。从长远发展来看,企业种植基地需要大批懂技术、会经营的中药种植人才。

(三)乡镇经济结构调整的背景

靖宇县、敦化市、蛟河市的部分乡镇是东北虎药业的中草药种植基地。蛟河市黄松甸镇以黑木耳产地闻名,“国家级万亩黑木耳标准化种植示范基地”设在该镇。黄松甸镇的1.5万人口中,16~25岁的新生长劳动力有2000余人,绝大部分没技术、文化层次不高,长期闲散在社会上,容易成为社会和家庭的负担。如果能使他们有一技之长,这些孩子就能成为农村建设的生力军,负担就成了财富。

(四)学校教育教学改革的背景

2009年前的吉林工贸学校,是一所占地面积只有14000平方米,建筑面积只有19000平方米的学校。近年来,学校生源逐年增多,在籍学生4000余人,生均面积远远低于国家示范校标准,现有资源限制了学校发展。由于地处周边已无空间可以拓展,如何突破有限的校园空间承载能力的制约,进一步释放学校的办学能量,发挥学校在地方经济建设中的作用,是当年学校发展面临的紧迫问题。拓展办学空间,扩大办学规模,是学校健康稳定发展的重要任务。此外,学校从本世纪初开始就与东北虎药业股份有限公司等企业开展中药制药专业“订单培养”的联合办学,并经过多年的建设,形成了涵盖中药制药为核心的品牌专业群。以此为基础,学校通过上挂(高校)横联(企业)下辐射(乡镇),组建了吉林江城医药职业教育集团,培养区域医药产业急需的技能型人才和高素质从业人员。从专业建设和培养方面具备资源和实力。

(五)“校企农”合作的可行性与必要性

1.“校企农”三结合首先是价值取向的整合。学校需要扩大办学规模,完善中药制药专业群的建构;企业需要扩大中药种植基地的规模,需要学校提供技术人才支撑;地方政府需要提高农民素质和致富创业能力。

2.“校企农”三结合其次是发展资源的整合。学校有教育教学师资和技术力量;企业有实践教学、实训及就业基地;当地政府有生源基地和教学场所。

3.“校企农”三结合最终是共同利益的整合。即:办好学校,支撑企业,服务三农。

二、实施目的

为企业中草药种植基地提供人才支撑;为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培养现代职业农民,使之成为城乡一体化新农村建设的人力资源;探索和改革满足产业结构调整和企业需求的人才培养模式,开展面向农村尤其是偏远山区的职业教育。

三、实施过程

在吉林市教育局的正确指导下,学校、企业和乡镇政府共同努力,2012年3月,吉林市教育局正式批准我校在靖宇县三道湖镇、蛟河市黄松甸镇、敦化市红石乡建立分校,开设中草药种植专业,定向为企业培养中草药种植专业人才。具体操作如下:

办学采用“双订单”模式。即学校与企业签订人才培养订单,企业与学员签订种植项目订单,学员毕业后一部分作为员工进入企业,一部分作为企业中药材种植项目的合同户从事专业生产和经营活动。

教学采用“工学交替”模式。即学时和农时相结合,农闲时学生到分校集中上理论课,农忙时学生到企业种植基地上实践课,从事中草药材种植生产或项目经营。

管理采用“协议共管”模式。按照办学协议,校企双方共同制定培养方案,共同开发实训教材,企业提供部分专业教师,乡镇政府负责招生和提供教学场地,学校和乡镇政府共同负责教育教学组织管理,我们把这种办学形式称之为“校企农”三结合。

为保证教学质量和实践的有效性,学校按照教育部专业建设指导方案的要求,科学制定教学计划,与企业专家共同开发实训教材8个种类,组建了由专家、企业技术人员、学校教师为主体的专兼结合25人的教师队伍。将教学地点设在村镇,将田间地头作为培养中草药种植实践课的课堂,专业教师跟踪指导,实现教学与农业生产无缝对接。

四、条件与保障

(一)教学及师资学校在蛟河、靖宇、敦化设立的分校由校企农三方共同负责组织教学,校企共同制定学时和农时相结合的实施性教学计划,江城医药职教集团秘书处具体组织与协调;校企共同组建富有经验、专兼结合的教学团队——中草药种植专业教研室。

(二)场地及实训

乡镇政府和企业提供理论教学、实践教学场地和实习实训场所,以及必要的仪器设备。

(三)管理及评价

学校负责对入学的学生按照教育部规定注册学籍并管理,为合格毕业生颁发毕业证书;校企农三方评定学生品德及学业成绩,企业为品学兼优者提供奖学金,为合格毕业生安置就业。

五、成果与效益

(一)人才培养取得丰硕成果

3年来,培养中草药种植人才1500余人,参学农户人均年增收入1000元,500余户成为中草药种植大户。蛟河市黄松甸镇参与学习的学生养植的木耳、灵芝、双孢菇等有机食用菌产量高,质量上乘,成为绿色保健食品远销韩国、日本等地。该镇50余人成为食用菌经纪人和创业致富能手,成为当地特色产业发展的带头人。靖宇、敦化分校有十余名学员被企业作为专业技术能手留用,成为企业五味子、蓝莓、灵芝种植基地的管理骨干。

(二)推动了当地产业发展

通过合作,企业在蛟河、敦化、靖宇等地新增了年产300万株苗木的有性繁殖基地,实现品种优良化,可供3000亩人工栽培地用苗,各地中草药种植面积已达10000公顷,参与农户超过3000户,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学校为当地产业发展提供了有力的人才支撑,也推动了中医药产业的发展。

(三)对中职校面向农村开展职业教育具有一定的辐射引领作用

“校企农”合作,是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有关精神的有效尝试,探索出一条“办好学校,支撑企业,服务三农”的办学新模式。“校企农”三结合办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得到了各级教育行政部门的支持和职业教育专家的指导,《职业技术教育》杂志社社长于志晶亲临分校走访调研,用大量篇幅多次推介学校的办学模式,学校先后在吉林省职教学会年会和教育部职业院校校长研修班介绍办学经验,省内外多家职业学校到校考察学习。

六、创新与思考

(一)创新点

1.为培养现代职业农民探索新的途径。创建一种使农民不离开土地、不影响农业生产、更能促进农村产业调整,增加农民收入的办学模式,是面向农村开展职业教育的一种创新。4年的办学实践证明,具有“农学结合、灵活学制;一业为主、兼学别样;模块学习、联系实际”教学特点的“校企农”三结合模式,是培养现代职业农民的有效途径,拓宽了农民接受职业教育和继续教育的渠道。

2.找准了“校企农”三方共同利益的契合点。“校企合作”是职业学校办学模式的基本形式,但以“校企农”三结合模式,从价值取向、发展资源、共同利益的整合上实现共赢,实属首创,它是“校企合作”办学模式的进一步发展和创新。

3.以办学模式的创新引领教学模式的改革。中草药种植专业的课堂教学模式不同于传统课堂教学模式,课堂教学大部分时间在广阔的田野上,具体到每一个中药种植基地的田间地头。教学以指导实践为主,理论点拨为辅,体现学时与农时相结合,田间与课堂相结合。以“任务驱动”实践教学模式为主导,使学生通过学习中草药种植技术,亲自实践中药的栽培过程,享受科学致富的成果。

4.培养出一批“双师型”教师队伍。专业的特殊性锻炼了具有吃苦耐劳、甘于奉献、乐于钻研的教学团队,特色的教学模式打造了一批“上得了课堂,下得了农田,搞得了科研”的专业教师团队。专业带头人、执业药师刘志成老师研发专利十余项,是市级职教大师培养对象,被吉林东北虎药业聘为保健品研发部经理;专业带头人、职业药师莫绍凌老师被吉林众新药业聘为技术部顾问;兰兰等8名教师被评为“双师型”教师。

(二)思考点

第一,教学模式思考。中草药种植专业的学习特点决定了他的课堂教学模式不同于普通专业的课堂教学模式,学时与农时相结合,田间地头做课堂是培养农村种植业技能人才最有效的教学的模式和学习模式,在黑板上是培养不出合格的职业农民的。

第二,专业结构单一。目前,仅是中草药种植专业,下一步考虑进一步开发涉及农机维修、农村电力、农业养殖方面的专业,整体构建涉农专业体系,全面开展面向农村的职业教育,更好地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发展助力。

第三,合作领域拓展。涉农专业建设的合作方式应逐步深化为与农业特色合作社的合作,探索以灵活多样的形式(如参资入股等)共同打造具有区域影响力的农业品牌,培养复合型现代职业农民。

第四,办学成本过高。建立分校,教育教学及管理,需要大量资金、人力、物力与付出,同时还要承受来自各方对教学形式的质疑,承担办学过程的风险。

猜你喜欢

中草药办学校企
三味中草药 消炎效果好
中草药制剂育肥猪
中外合作办学在晋招生录取情况一览表
网络平台补短板 办学质量稳提升
深化校企合作促进应用型人才培养实现校企生三方共赢
校企联合对人才培养的作用
校企合作运行机制初探
中草药在缓解夏季猪热应激中的研究应用
结缘中草药
校企合作五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