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许世友少林寺比武脱险

2015-05-28李师

党史纵横 2015年4期
关键词:许世友长老少林寺

李师

许世友,1905年2月28日出生于河南省新县田铺乡许家合村一个贫苦农民家庭。少年时,因家庭贫困,他曾给当地的武术师傅当杂役,后来又来到少林寺学习武术。大革命时期,他参加农民革命运动,担任泗店区六乡农民自卫队队长,参加了打土豪和反击地主武装反扑的农民革命斗争。1926年,许世友任国民革命军第一师连长,同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次年转入中国共产党。1927年11月,许世友参加了著名的“黄麻起义”。土地革命战争时期,许世友任中国工农红军第4军第31师班长、排长、营长,红4方面军第12师第34团团长,红9军副军长兼25师师长,红4军军长,红4方面军骑兵司令员,率部参加了长征。抗日战争时期,许世友任中国人民抗日军政大学校务部副部长,八路军129师386旅副旅长。山东纵队第3旅旅长,山东纵队参谋长,胶东军区司令员。

奔赴山东抗日前线

1939年秋,许世友接到上级党组织的命令,要他迅速到中共北方局党校学习。当晚,八路军129师386旅的指战员和根据地的群众代表特意为他举行了一个简朴而又隆重的欢送会。战友和乡亲们的情真意切让许世友十分感动。

许世友来到中共北方局党校后,国内形势急转直下,国民党中的顽固派在“攘外必先安内”的反动口号下,悍然发动了第一次反共高潮。他们想办法对日本侵略军讨好,并暗中与之勾结,密谋共同“围剿”共产党领导下的抗日武装,血洗敌后抗日根据地。全国各地针对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武装和人民群众的血案迭起。为了应对国民党反动派发动的反共高潮,中国共产党坚持发展进步势力、争取中间势力、孤立顽固势力的政策,采取利用矛盾、争取多数、反对少数、各个击破和有理、有利、有节的策略原则,打击国民党的反共行径;另一方面,中共中央决定从主力部队中抽调得力干部充实、加强新建部队的领导力量,使我们党新建立的抗日革命根据地得以巩固。在这样的形势下,许世友在中共北方局党校接受了短暂的政治军事形势和指挥能力的培训、强化后,即被派去担任八路军山东纵队第3旅旅长。

在离开党校的前一夜,许世友失眠了。他披衣下床,悄悄地从屋里走了出来,一阵秋风袭来,轻轻撩起了他的衣襟,顿感几分凉意。他抬头望去,一钩弯月高悬在夜空中,给大地盖上了一层乳白色的轻纱,此时他的心中多了几分愤慨和惆怅:多么美丽的大好河山啊,竟然遭受日本侵略者如此蹂躏!心想自己生来就是拿枪杆子打仗的料,让我在学校里上课读书、写学习感受,还真有点不适应呢,看来这次去山东,又要干自己的老本行,要带兵与日伪军拚杀,那才能施展起来呢。第二天一大早,许世友刚刚洗漱完毕,中共北方局党校的领导同志就走进了他的卧室,说:“世友同志啊,部队首长委托我们转告你,你即将赴任的地方,日伪顽(敌人的三股势力)经常出来烧杀蚕食,我根据地军民的处境非常困难,我军新建制的山东纵队第3旅,是刚刚由地方武装升格为正规军的,指战员的军政素质有待提高,他们的武器装备也很差。希望你赴任后,能够在八路军山东纵队和清河军区的领导下,紧紧地团结全旅官兵,与当地群众进一步密切军民鱼水关系,灵活机动地打击敌人,巩固根据地,开创新局面。”许世友不假思索地说:“请转告部队首长,只要有我许世友在,就有3旅在,就有根据地在。”他从北方局党校出发,不带部队,只带了一个警卫班的战士。

十几匹骏马助突围

离开党校,许世友和警卫班的战士们策马向山东方向急驶而去。晚上,许世友和战士们趁着夜色,巧妙地摆脱了日伪军的堵截,来到了一个叫“大河湾”的村庄。许世友一行人刚刚吃过晚饭,忽然发现不远处出现了近千名伪军,他们声嘶力竭地喊着,并从东南西北四个方向包抄过来,扬言“要一个不漏地活捉八路”,情况十分危急。这时,警卫战士们对许世友说:首长,为了安全起见,让我们先冲出去引走敌人吧!许世友摇摇头,没有说什么。就在这时,大河湾村一位年过半百的民兵队长李方周赶了过来,他对许世友说:“让我带领民兵去执行这个任务吧,就是死也要杀出一条血路,掩护首长转移。许世友摇摇头,仍不说话。

夜色越来越深,十步以外已很难看见人影了。伪军的包围圈在逐步收缩,但伪军碍于夜色,再加上他们对村子的地形不了解,所以不敢贸然靠近,包围的速度比较缓慢,只是一边前进一边向许世友他们喊话:“你们已经被包围了,快投降吧!”在这危急时刻,许世友表现得非常镇定,他来回踱着步子,思考对策。突然,他心生一计,问:“李方周同志,村子里有马吗?”李回答说:“有,好坏也有20来匹呢,首长,要马干什么?”许世友回答说:“这样,我们突围就有办法了,可是乡亲们要损失一些马匹啊!”李方周回答说:“只要我们的八路军能冲出重围,乡亲们就是搭上性命也舍得,哪管它几匹马啊”。听到这话,许世友露出了微笑。

许世友把李方周和警卫班长王柱拉到近前,在他们耳边低声交代了几句,又突然大声说:“就这么办,大家分头准备吧!”大约过了一个小时,乡亲们牵着十几匹马到了,许世友让大家在马背上绑上草靶,在马尾上拴上了鞭炮。晚上10时许,突然响起了冲杀的呼喊声,乡亲们点燃了马尾巴上的鞭炮,十几匹受到惊吓的烈马狂奔着冲出了村子。四面包抄的伪军见此情景,急忙大声喊叫:“共军突围了,快追呀!”不多时,设围的敌人就把攻击的重点放在那十几匹受到惊吓狂奔的骏马上,追着去堵截。许世友看准时机,迅速率领警卫班战士扬鞭催马,冲出了包围圈。

少林寺长老仗义相助

夜幕里,突围后的许世友和警卫战士们一起,在嵩山脚下的一块巨大的岩石旁,饮着山泉,吃着干粮,精心计算着到山东抗日根据地的路程。突然,敌人战马的嘶鸣声再次打破了夜幕的寂静,接着又是密集的枪炮声和嘈杂的喊叫声。许世友猛地站起身,军人的敏感驱使他迅速从腰间拔出手枪,果断地命令警卫班的战士:准备战斗。警卫班长王柱快步跟上来说:“旅长,我是您的警卫班长,保证您的安全是我的职责。”他一边命令两位战士保护好旅长,一边率领其他战士向西突围,引走敌人。敌人不知其中有诈,立即调整射击目标,潮水般地涌向嵩山山腰向西的一条小道上。与此同时,许世友也在两位警卫战士的护卫下,穿行于嵩山山腰向东的峭壁和茂密的灌木丛中,经过一段时间的艰难行走,三人来到了少林寺寺院前的空地上。

这时,少林寺的僧人正要开始打扫庭院。一位年迈的法师微闭双眼,双手拨弄着挂在颈项上的佛珠,口中念着佛经,站在寺院中。从年龄和穿着上,许世友判断这位长者很可能就是少林寺的主持。于是,许世友领着两位警卫战士径直走向院内,来到这位长老面前,许世友施礼道:“凡夫俗子仕友等叩拜长老。”这位长老慢慢地张开惺忪的双眼,看了看许世友和两位警卫战士,先说了一句“阿弥陀佛”,然后缓缓地问道:“汝辈从何而来,到何处去,为何贸然闯入本院?”许世友解释道,自己小时候曾经拜少林寺长老林自金为师学习功夫,从此与少林寺长老和弟子结下了深厚的佛缘。长大后,投身革命事业,此次是领命赴山东抗击日寇,不料途中遇到伪军包围,在人民群众支持下奋起抗击,最终突出敌人重围,不料又遭日军追击,许世友对自己的过去和目前状况等一一作了叙述。长老听后,沉思片刻,随后语气和蔼地说:“出家人素以慈悲为怀,既然如此,我就收留汝等数日吧!”为了安全起见,这位长老吩咐许世友及两位警卫战士脱下军装,换上蓝色的长袍,混在少林弟子行列中。还让他们早晚诵念佛经,白天练习武功。就这样,许世友和两名警卫战士在少林寺中平静地度过了几日。

与日本军官比武脱险

天有不测风云。来到少林寺避难的第五日,就在许世友和两名警卫战士准备打点行装、与少林寺长老和僧人道别时,一个被俘后叛变的战士泄露了许世友的行踪,数十名日军和100多名伪军气势汹汹地闯入少林寺,其中一个胖子伪军突然上前几步,一把抓住长老的袈裟,气急败坏地吼道:“老东西,快把隐藏在这里的八路交出来!不然的话,皇军就要你的脑袋!”这时,寺院里正在习武的200多名少林寺弟子见伪军如此野蛮无礼,不约而同地抄起家伙,一同朝这些日伪军冲了过来,与他们形成了对峙局面,战斗一触即发。主持长老神态自若,用手向一边指了指,示意弟子们保持冷静、切莫鲁莽行事。然后,他对着面前的伪军说:“我们出家人清心寡欲,素以慈悲为怀,始终遵循习武健身之宗旨,从来不过问政治,岂能做出藏匿八路之事?”胖子伪军松开手说:“我们有确切的情报,不怕你抵赖。”后又恶狠狠地说:“这也不是我第一次进你们寺院了,以前就发现你们窝藏过八路,待我一会儿查出来再与你算账!”然后,他走到一个日军军官面前窃语了一阵,转过身对长老喝斥道:“快把寺院的和尚集中起来,皇军要亲自盘查!”

主持长老不紧不慢地说:“树正不怕影子斜。”然后用手朝众弟子一挥说:“你们都过来,让他们盘查。我不相信在你们中间会冒出八路来。”说到这里,长老平静地看了看许世友和两名警卫战士,暗示道:“你们不必惊慌,也不要给我添乱子,就是天大的事也由我来承担。”

一个满脸横肉的日军军官在这位胖子伪军的陪同下,用手托起每个少林僧人的下巴,仔细打量。突然,这位日本军官抓住了许世友的衣襟,皮笑肉不笑地说:“你的,出来的!告诉皇军,你的什么地干活?是不是这个的?”说话间,他左手伸出拇指和食指比划出一个“八”字来。许世友站出来,刚准备要与这个日本军官格斗,长老立即走了过来,替许世友回答:“这位弟子法名‘普海,原是寺院的杂役,前不久才开始诵经习武,他不是八路。”满脸横肉而又通晓少林拳的日军军官听后踌躇片刻,心生一计,此人若真是寺院的和尚,起码略知少林拳脚,倘若一无所知,那便有八路的嫌疑了。想到此,这个日军军官把军装甩到地上,用皮带勒紧腰部,用手势招呼许世友:“你的少林和尚,咱俩比试比试的。”许世友早就憋了一肚子气,心想,这下可来了机会,他一气之下也脱掉了蓝色长袍,用布带系紧了腰部,冷不防冲了上去,一个扫堂腿,将这个日军军官踹在了地上。日军军官爬起来,满脸怒气地扑了过来,许世友顺势一拉,紧跟着一个绊腿,又将日本军官重重地甩在了地上。在一旁观战的众多伪军见日本军官如此狼狈,便把枪口对准了许世友,怒吼道:“小小少林和尚,岂敢冒犯皇军?”日本军官从地上爬起来,用手势示意伪军不得开枪:“擂台比舞,有赢有输,岂能动用刀戟。”然后伸出大拇指在许世友面前晃了晃,说:“你的功夫大大的好,地道的少林弟子。”接着,他用半生不熟的中国话说“后会有期,后会有期”。说完后,领着日伪军扬长而去。

次日早饭后,许世友含泪告别了少林寺长老和众僧人,带上两位警卫战士,乔装打扮成商人模样,再次踏上了去山东抗日根据地的征程。半个月后,许世友一行顺利抵达了八路军山东纵队第3旅驻地。从此,许世友率部在渤海之滨和清河两岸,开始了与日本侵略者的殊死搏斗,为中华民族的抗战伟业贡献着自己的智慧和力量。

猜你喜欢

许世友长老少林寺
编辑部的故事
《少林寺2》立项拍摄
许世友五跪慈母
少林寺与政治的千年恩怨
惩罚
不想再活一百年
许世友参军记
少林寺要在商道上跑多远
“餐桌旁的风采”之—周恩来与许世友赌酒
许世友 最后的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