谨防补课补掉孩子的潜能
2015-05-28翟楠
翟楠(扬州大学)
据人民网报道,日前,晋中市教育局印发“十项规定”严禁在职教师有偿补课,将从4月1日起试行,旨在进一步加强教师职业道德建设, 规范学校办学行为和教师从教行为,引起社会广泛关注。
禁止补课年年在说,可禁止不了,为何会出现这种情况?回顾我国的教育史,几乎从建国伊始到“文革”结束,教育都在镣铐中踟蹰前行。恢复高考以后,人们重新发现了教育意义,重新燃起对知识的渴望。然而,由于从一开始就播下了功利主义的种子,在看似回归教育本意的道路上,对知识的尊重和追求逐渐演变成知识对孩子的控制。在教育改革的推动下,纵然有“减负”要求和素质教育的旗帜,但终究未能阻止应试教育施加于孩子的重重负累,补课便是首当其中的一个表现。
许多家长有一句似乎无可辩驳的理由,即为了孩子的将来一定要补。然而,他们却没有弄明白一个道理,补课补掉了孩子们的潜能和天赋,补掉了他们心中的童话和梦想。所谓明天的快乐和幸福,不仅有名利和金钱,还有对世界、对人生的看法和态度,这或许是比名利和金钱更为重要的东西。今天孩子们把时光都浪费在碳素笔之上,把丰富的成长经历和人生体验都在教科书上,在24K的纸张上创造他们的人生和未来,我们的民族和国家在这样的教育中还能够看到希望吗?把祖国的希望和命运放在用这样的教育培养出来的一代人身上,我们还能放心吗?
让我们回到新闻报道,追问一个问题,是不是所有的“补课”都应该被禁止?在我们这样一个知识爆炸的时代,个人对于自身的要求越来越高,学生寻求课外教育资源并不是完全没有道理。然而,只要这种教育不是违背孩子意愿的,或许也是应当允许的。有许多研究表明,今天的学生虽然不赞同补课,但他们同样不赞成完全取消补课。他们所希望的补课,恰恰就是能在课余时间给自己一些兴趣、爱好、特长等方面的培养。因此,要不要补课,要怎样补课,都要从有利于孩子成长的真实利益出发来考量。
今天的教育者需要认真反思和思考,什么才是孩子们真正需要的,什么又是有利于孩子成长的,从而去追寻适合孩子的教育,而非塑造适合教育的孩子。我们最常听的一句话就是:“不要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而现在,我们听到了不同的声音:“赢在起跑线上的孩子,往往输在冲刺线上”。当越来越多的人懂得了这个道理的时候,教育就不再那么功利了,孩子们也会真正得到解放。
责任编辑/江晨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