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与死的心灵转化
2015-05-28王金婷
王金婷
春天,万物复苏,大自然孕育着死亡和复活的丰富元素。
在这个春日,中国的传统节日清明节与西方的传统节日复活节不期而遇。
无论是清明节的祭奠还是复活节的狂欢,都在用不同的方式述说着同一个主题,死亡。
死亡会激起很多情感,不舍、悲伤、愤怒、解脱……为什么它那么沉默,却拥有那么深的力量?
在人生的过程中,我们必须补上如何对待死亡这一课。
而这恰恰是对生的敬畏。
清明,在祭奠什么
古时清明的意义,“慎终追远,明德归厚矣。” 通过一定的方式真诚、慎重地表现对已故亲人的怀念、感恩,进而使自己的行为变得更加清晰,德性更能够彰显,生活逐渐变得更加充实、丰满。沿袭至今,每至清明,扫墓思亲,踏青悦生。
阿霞一直旅居国外,今年刚好复活节假期,便有机会回国。她自己也笑谈:我享受着西方复活节的假期,却回国内过清明节的仪式。但这样一次机缘巧合的祭奠却让阿霞内心有很多收获。跟随父母回到苏北老家,提前一天准备锡箔、冷食贡品,其实在准备的过程中,大家围坐在一起,亲戚们絮絮叨叨地讲起以前的事情,这一刻在阿霞心里突然很温馨,仿佛折起的锡箔包含了温情的思念和满满的祝福。第二天一家老少一起去爬山,去扫墓,在祖父母的坟前烧了纸钱摆了贡品。阿霞说,过程很庄严肃穆,对故人的崇敬和思念好像借着焚香的青烟送去了他们的国度。祭奠结束之后大家又一起去踏青赏花,感受春日的生机和明媚。说不清为什么但很感动,这样一种追思和祭奠反而让自己活得更懂珍惜和丰富。
很多人有跟阿霞一样的感受,只是按照习俗惯例去扫墓,但是这个过程却让自己更平静安心,而且对生活无形中也更感喜悦和珍惜。这正是清明这个仪式所带来的重要意义,对死的思考,对生的热爱。
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当我们挚爱的人离世,内心对TA的情感将无处寄托。TA是我们的一个客体,一个可以爱可以恨,可以交流的对象,但是死亡使客体丧失,伴随消失的还有我们内心对这个客体的想象。死亡会带来巨大的哀伤,哀伤的不仅仅是那个已经消失的TA,还有自己内心的一部分与TA密切相关的自我。这种自我的消失是悲伤且恐惧的,因此对于死亡很难面对和接受。此时一个连接的仪式就具有极大的心理意义。祭奠提供了哀伤的心理过程。清明节的祭扫是一种和已经逝去的亲人在情感上的连接方式,它将思念、忧伤、哀怨等种种情绪限制在这一特定的时间段内尽情宣泄。通过固定的仪式,提供了一个特定的时间和空间,亲人聚集,表达共同的思念和哀伤,分享个人的情绪同时又获得他人的支持。
在表达对已故亲人的哀思的同时,近距离地体验了死,反而对生有更多的眷恋和珍惜。祭奠的仪式也在深刻地提醒人们,好好活着,是对故人最好的怀念。虽然外在的客体丧失了,但这个客体在内心的想象仍然存在。通常祭奠是家族式的,对已故父母、祖父母、祖父母的父母等等,庞大的宗族系谱提供了心理上的支撑。个体从出生到死亡,不是孤立的,有来的地方,也有去的方向。在思考和面对死亡的时候,这种族群的存在和信念会是一种力量,更深刻地认识自己,更坦然地面对死亡。
死亡的心理阶段
不管多么排斥和恐惧,死亡伴随着时间的脚步,却从未停歇。当它一步步靠近时,会发生怎样的变化呢?在人生最后的时刻进行着怎样的生死心灵转化呢?
有一部电影轻松又诙谐地讲述了这个沉重又哀伤的主题——《遗愿清单》。故事讲述了一个亿万富翁,一个普通工人,两条完全没有机会相交的生命线,最后相遇在一家医院的同一个病房里,因为两人都得了癌症,在生命的最后几个月他们同病相怜,两人一起写下在最后的岁月想要完成的事情,列成清单,然后相约一起去完成,这些事情有的很普通,有的很难,普通到想笑到流出眼泪,有吻世界上最美丽的女孩的浪漫之事,也有从高空跳伞的疯狂之举。他们在喜马拉雅山脚下聊天,他们在金字塔顶上谈话,他们也一起品尝繁华之都的奢靡。最后他们终于完成了这份遗愿清单,相继死去。
电影的故事情节比较简单,却能够用生活化的方式将死亡靠近时,内心发生的种种变化表达出来。
美国著名的心理分析医生伊丽莎白·库伯勒·罗斯通过对大量晚期患者的访谈及研究患者临近死亡前的心理活动,将濒临死亡的过程分成五个心理阶段:拒绝、愤怒、挣扎、沮丧、接受。
拒绝、否认
大多数人被告知罹患癌症或者生命期限时,第一反应往往经历否认这一阶段,产生不同程度的否认情绪,会在心里想:不,这不可能。否认是暂时的自我防御机制,它的意义在于抗击痛苦,帮助重拾自我。简单来说,虽然意识层面在否认,类似自欺欺人,但心理层面是一个缓冲,让自己慢慢地生出一些力量和勇气才能面对这个事实。
愤怒
当最初的否认无济于事后,愤怒、狂躁、怨恨之情便开始出现,会自然而然地想:为什么会是我!为什么这么不公平!愤怒的根源是由于生活秩序完全被打乱,无法继续享受生活、没有时间实现自己的人生计划等。这个阶段常常把怨气撒在周围的人身上。
挣扎
这个阶段即是与残酷的事实讨价还价、做交涉和拖延时间,自我设定一个最后期限,在这个期限内实现一桩心愿、完成一件自我的承诺。在《遗愿清单》中,两位主人公正是在挣扎的阶段开始了实现遗愿的旅程。此阶段已经接受生命有限的事实,在有限的时间内,争分夺秒地去完成自己想做的事情。家人尽可能地去了解他想要做什么,如何帮助他完成。
沮丧、抑郁
当身体变得越来越虚弱时,越来越感觉到死亡的临近。无法做到怨气冲天时,也无法做到拼命争取时间,取而代之的将是一种强烈的失落感和哀伤,来自于即将与亲友永别的无奈和伤心,也来自于等待告别的过程中产生的悲伤。在这个阶段需要更多的情感陪伴,亲人间的倾诉也是非常重要的。
接受
经历了前面的几个阶段,最终进入到对死亡既不感沮丧又不感愤怒的阶段,这时候,不再惋惜自己将失去精彩的人生美景,而是开始默默守候离去的那一刻,反而会是另一种纯粹和安详。当感悟到生死的真谛,内心是平静的。如果有幸聆听了此时对生命的感悟,那是他送给周围人最后的也是最珍贵的礼物。
虽然死亡并不会按照规矩一步一步地缓慢走来,但了解内心对死亡的复杂情感,以及从拒绝到接受的心灵转化过程,是一种对生命更珍惜和接纳的态度。对于不期而至的死亡,了解它,思考它,当来临的时候,更清晰地觉察自我,更有力地帮助他人。
孩子世界的生死颜色
死亡这样一个沉重又严肃的话题,对于成年人来说都需要一定的心理承受能力和认知建构能力,那么孩子呢?在孩子的世界死亡是什么颜色的?如何帮助孩子理解死亡这回事?
贝贝是一个五岁的小女孩,最近她最爱的小狗托比生病死掉了,她很伤心,哭着不肯去幼儿园。贝贝妈很着急,不知道怎么跟孩子解释。她告诉贝贝,托比睡着了。贝贝就追问,那它什么时候醒来。贝贝妈说,托比死了,不会再醒了。孩子不能理解什么是死了,只是哭闹着要托比回来。妈妈也很无奈。
要理解死亡,儿童必须掌握一些基本的概念。首先要帮助孩子建立起生物学的基本概念,什么是活的,有生命的,比如动物植物是有生命的,石头河流不是。接下来要在生活中告诉孩子一些死亡的概念。永久性,一个有生命的东西死了就不会再活过来;必然性,所有有生命的东西最终都会死;终止性,死了所有行为、思维、情感都停止了;适用性,只有有生命的东西才会死;因果性,死亡的原因是一些机体功能的破坏。很多家长担心和孩子谈论死亡会增加他们的恐惧,恰恰相反,对死亡有较好理解的孩子更容易接受死亡。在日常生活中,比如草木枯萎,昆虫蝴蝶死掉,甚至亲人离世,与孩子进行开放、真诚的讨论,不仅有助于对死亡的真实理解,而且还能帮助孩子在丧失后更好地表达情绪和接受现实。
也可以通过一些儿童绘本,让孩子理解死亡并看到生命的美好和爱的力量。比如:《当鸭子遇见死神》《爷爷变成了幽灵》《我永远爱你》等等。从儿童的角度帮助他们探索死亡和生命的答案。
无论是缅怀故人的祭奠,还是庆祝生命的狂欢,都是生命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而正是因为理解了死亡,才能更好地理解活着。
编辑:成韵 chengyunpipi@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