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金融”谱写生态文明新篇章
2015-05-28秦涛李唯睿
秦涛+李唯睿
编者按:党的十八大强调将生态文明建设摆到更加突出的位置。作为支持贵州经济发展的金融主力军,贵州省农信社如何让金融建设推动生态文明发展,发展普惠金融?本刊记者就此进行了专访。
金融建设助推生态文明发展
当代贵州:党的十八大将生态文明建设上升到“五位一体”建设总体布局,将生态文明建设摆到更加突出的位置。作为支持贵州经济发展的金融主力军,贵州省农信社如何让金融建设推动生态文明发展?
宋锐:在支持全省经济结构调整,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过程中,全省农信社始终牢固树立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建设生态的可持续发展理念,充分运用信贷杠杆,着力支持全省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2003年改革以来,贵州农信社累计发放贷款1310亿元,支持退耕还林、还草的140多万农户从事畜牧业养殖和发展特色旅游业;累计发放贷款856亿元,支持155万农户发展无公害绿色果林和特色经济,为搞好长江、珠江流域生态建设,改善生态环境,提高土地承载力,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作出重要贡献。
根据国家环保、产业和信贷政策,对高能耗、高污染、生产工艺落后、产能过剩的中小企业,坚持“有保有压”的原则,采取压缩贷款、逐步退出和不予支持等方式,累计退出“两高一剩”行业企业220户,压缩贷款90亿元。累计发放贷款65亿元,大力支持农户修建沼气池、改厨、改厕、改圈,利用太阳能等,改善农村生活环境,提高农民生活质量。
今年,人民银行贵阳中心支行组织对2013年贵州银行业金融机构信贷政策导向效果进行评估,农信社获第一名,在评估的8项内容中,农信社在支持地方经济建设、支持小微企业发展、支持节能环保退出两高一剩、涉农信贷政策等6项排名都在前3名。
当代贵州:信用工程建设是农信社以促进农民增收和农业、农村经济以及自身发展为目标,建立农村金融生态环境的一项系统工程,贵州农信社在这方面取得了哪些成效?
宋锐:人无信不立,业无信不兴,社会无信则乱。信用环境在金融生态环境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近年来,贵州农信社把农村金融生态环境建设与诚信农民建设结合起来,大力开展农村信用工程建设,在全省大力推广农户小额信用贷款业务,让农户享受到贷款优先、利率优惠、服务优质的金融服务。截至目前,全省涉农贷款余额1749亿元,占各项贷款余额的79%,农户贷款余额1285亿元,其中农户小额信用贷款858亿元,占农户贷款的58.5%,593万农户获得信贷支持,占比85%。
同时,贵州农信社大力开展以信用农户、信用村组、信用乡镇、信用县(市)为主要内容的农村信用工程创建活动,进村入户开展信用评级和金融知识宣传,让广大农民学金融、懂金融、守信用。目前,在全省780万农户中,建档农户747万户,建档率95.8%,评定信用等级农户数684万户,占建档农户数的91.57%;评定信用户655万户,占已评级农户的95.76%,创建信用乡镇528个、信用县(市)10个。自开展农村信用工程以来,农信社采取利率优惠政策,少收农户贷款利息21亿元;采取方便灵活的贷款方式,为农户节省贷款手续费3亿元,使全省540万农户通过信用方式获得信贷支持,有效破解农户贷款难问题的同时营造了良好的金融生态环境。2014年7月,贵州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将农村信用工程标准体系建设纳入立项范畴。
创新精神带动普惠金融发展
当代贵州: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正式提出“发展普惠金融”,旨在全方位、有效地为社会所有阶层和群体提供金融服务,在践行过程中,农信社是如何让所有农民享受到“惠农阳光”的?
宋锐:一是加强农信社服务网络、网点建设。2005年率先在全国实现数据大集中,全省免费通存通兑,累计为农民节省通兑手续费5.2亿元;2009年率先在全国提前三年实现乡镇基础金融服务全覆盖,在全省267个金融服务空白乡镇设立机构网点,实现乡乡有信用社、村村有便民服务点,基础金融服务覆盖率达到100%,方便广大农民就近办理存取款、贷款、领取低保、涉农补贴等金融业务,每年为农村群众节省往返车船费2.3亿元。
二是加快推进“村村通”工程。在全省启动“诚者信合·村村通”惠农金融服务工程,打通惠农支付“最后一公里”,截至6月底,农信社POS机具已覆盖全省88%的行政村,确保年底实现100%全覆盖,让农民“不出村、低成本、低风险”办理金融业务。
三是加快电子渠道建设。2009年,在全国率先推出农民工特色卡服务,极大地方便了外出务工人员,惠及600余万农民工;全省信合卡总量突破1177万张,占全省银行业的1/6以上,卡均余额达到0.63万元/张,位居全省金融机构首位;布放ATM机1925台,POS终端12848台,全面开通网上银行、手机银行业务,携手支付宝开通信合卡快捷支付服务,提供了网上购物、缴费、充值、代理理财和转账结算服务,有力改善了农村支付结算环境。
手握手承诺 心贴心服务
当代贵州:据了解,近年来贵州农信社坚持服务“三农”宗旨不动摇,以改善中小企业信贷服务为工作重点,不断创新金融服务,推动全省经济发展。
宋锐:是的,全省农信社不断创新金融服务方式,提高金融服务覆盖面和渗透率。一是全面推广小微企业贷款业务。组建95家小微企业金融服务中心,为适应小微企业融资特点创新流程、机制、产品等,打造小微企业特色银行,目前全省小微企业贷款余额1480亿元,惠及小微企业148万户。在全省实施“3个15万政策”扶持的小微企业中,农信社占比达到95%以上。
二是大力推广农民工金融服务。针对外出农民工金融服务两头空问题,提出服务跟着农民走,在全国成立了11个农民工金融服务中心,推出农民工创业贷款,引导和支持28万农民工返乡创业就业。
三是实现涉农补贴资金省级代理发放。从2009年起,全省农信社以“信合惠农一折通”为载体,无偿代理兑付中央和省安排的种粮直补、农资综合补贴等涉农补贴资金,有效防止了补贴资金的“跑冒滴漏”,保证涉农补贴资金安全。据不完全统计,在发放农民补贴资金过程中,免费代理中央和省级涉农补贴少收手续费达6000万元。
当代贵州:贵州农信社把扶持贫困山村脱贫致富作为密切农信社和农民群众鱼水关系的得力举措,充分发挥金融扶贫功能。对此,农信社实施了哪些举措?
宋锐:2003年至今,全省农信社共向属于集中连片贫困地区的71个县(区)发放贷款4120亿元,集中连片贫困地区存贷款余额分别为2064亿元、1412亿元,占全省农信社存贷款余额的69%、71%。贵州农信社在贫困地区贷款发放额、新增额、涉农和小微企业贷款发放额、余额、占比均位列省内银行业机构首位,在引导资金服务“三农”和小微企业、扶贫开发中发挥了主渠道作用,有力支持了贫困地区发展。
同时,农信社发挥点多面广的优势,积极与各级政府、各部门加强互动合作;加强与银行业机构、保险公司的业务合作,为助力普惠金融发展搭建广阔平台;适应农业新型经营主体新变化,以四在农家·美丽乡村、“5个100工程”、精准扶贫为重点,积极解决农户和小微企业大额贷款担保难问题,累计向45余万户农户发放扶贫到户贴息贷款26亿元,贷款余额28亿元,扶贫贷款覆盖11259个贫困村,2013年扶持贫困户49万户,其中扶持绝对贫困户25万户,户均贷款额3万元。
此外,贵州农信社积极履行社会责任,组建贵州省首家银行业金融机构公益基金会,依托信合公益基金会,计划未来十年从利润中捐出45亿元用于贵州的教育和生态移民扶贫事业;积极与团省委共同发起“春晖行动”,开展“春晖感恩教育”、“春晖行动——我与家乡共发展”、“温暖贫困母亲”、“春晖助学”等系列主题活动,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赞誉和积极参与;踊跃开展“送温暖、献爱心”活动,全省信合员工为在雅安地震中英勇牺牲的“最美志愿者”汪策母校捐赠232.2万元。近年来,仅省联社就向社会捐助资金近3000万元。
全省农信社充分利用绿色信贷杠杆,不仅有效支持了新农村和美丽家园建设,也为自己收获了累累硕果,取得社会效益与自身效益双丰收。截至6月末,全省农信社总资产、各项存款、各项贷款分别是2003年末的15倍、18倍和14倍,存、贷款市场份额均位居省内同业之首。2013年,与全国农村合作金融机构相比,有6项指标位居全国前两位,各项存款、个人存款2项指标增幅位列全国第一,资产、各项贷款、涉农贷款、单位存款4项指标增幅位列全国第二。全国农村合作金融机构只有3个省市在本省市金融机构中存款市场份额超过20%,贵州名列全国第二位。如今,贵州农信社已发展成为省内资产规模最大、存贷款余额最高、支农支小力度最强、金融服务面最宽、从业人员最多的银行业机构。(责任编辑/哈文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