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有味道的厕联

2015-05-28

对联 2015年7期
关键词:杨森雅集如厕

吟联对句,自古以来为文人墨客之雅事。即便是厕所也有人雅兴大发地为之题联。由此我们才能看到中华文化的一支奇葩——厕联。

细细品味一些厕联,真是才思敏捷,“味道”其浓。

成文自古称三上;

作赋于今过十年。

这是清代一个叫魏善伯的人贴在厕所的楹联。该联用了两个典故。上联“三上”指欧阳修的政治经验:余半生所作文章,多在三上,乃马上、枕上、厕上也。下联中的“十年”指左思作《三都赋》耗时十年;在门庭,在潘园(厕所)置纸笔,有得辄记之。”两则故事书香四溢,即便悬挂于中堂也不失高雅。

到此方不中饱去;

问谁非为急公来?

据说,这是徐悲鸿在民国时写的,实为讥讽国统区的官僚,只有到了厕所这样的地方才不中饱私囊,又有哪一个是为国为灾民而急?

不过,徐悲鸿可能不知道,四川军阀杨森为搜刮民财,连粪便也要上税。于是,成都文人刘师亮写了副对联:

自古未闻粪有税;

而今只剩屁无捐。

讽刺杨森的贪婪。

畅通上下;

雅集东西。

如厕之所,实是不雅之地,但厕联所涉,真是雅集东西。

得大解脱;有小便宜。

此联将“大解”和“小便”巧妙嵌于句中,佛家用语与俗世之语相对,实是自然巧妙,又寓含禅意。

五谷美味终有舍;

天地精华须放下。

人生最苦难方便;

庙小偏能显大同。

民间厕联有许多寓庄于谐,规劝世人之句,读之,可品人生之味也。

争名夺利,享尽荣华富贵,

只得土馒头一个;

南湘北鲁,尝遍珍馐佳肴,

俱成大粪坨几堆。

这是一饭馆内茅厕之联,想此店主也绝非普通人一个。

唯此事,大人才亲自去办;

舍此所,小民须逐层审批。

这是古代某衙内厕所被人涂上的对联。有人见后,又附联曰:

男人、女人,进之不雅,随你怎么便解(辩解);

原告,被告,状纸百卷,关他啥子屁事。

难怪廉颇三遗矢,一泄壅滞,快哉,快哉;

可惜豫让独隐厕,数为秽污,归欤?归欤?

这样的对联,也只有老夫子才能作得出来。

任凭皇亲贵族,也得宽衣解带;

即便王侯将相,亦须弯腰屈膝。

遮掩的语句,想必是普通大众作为。

蹲下且解腹中事;

站起再存新华章。

如厕一趟,竟生出些气势来。

厕联也是与时俱进的。你瞧这几联:

三餐回收站;

一部艳照门。

西南干旱,数此地川流不息;

中东战争,谴美英乱投炸弹。

融时事于调侃,不亦乐乎?

猜你喜欢

杨森雅集如厕
身价
新型马桶防员工“带薪如厕”
且谈如厕
好玩不过雅集
第三回 文人气质一脉香
民国军阀有情义
刘伯承拒绝杨森“起义”
“半路”老妈
诗梦江南,沙溪雅集
——中韩诗歌对话会
辟雍雅集·“大美寻源——当代优秀书画家作品展”选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