粟裕率新四军先遣支队挺进江南前后
2015-05-27刘志青
◎刘志青
红军游击改编为新四军不久,国民政府即命令新四军开赴长江以南,企图使新四军在与日军的作战中消耗殆尽。根据中共中央和新四军的指示,粟裕率领新四军先遣队挺进江南,实行战略侦察、寻机歼敌,后又率二支队重挫日伪军,打出了国威、军威。
将计就计组建先遣支队
国民党军几十万兵力没有抵抗住日军进攻,相继从上海、南京、杭州撤退,刚成立的新四军主力开赴江南同日军作战,行吗?项英认为,这是蒋介石借刀杀人,不应执行。毛泽东站在战略高度,主张将计就计。他认为,日军占领大江南北的大中城市和交通要道,对广大乡村还没有控制,国民党军队败退时丢弃的枪支弹药遍地皆是,沦陷区人民迫切要求武装抗日。这正是新四军迅速向敌后进军,开展游击战争的大好时机。
新四军部队在皖南集结后,本应稍事整顿后就迅速出动,全力向江南敌后挺进。可是,由于项英的战略失误,新四军失去了挺进江南敌后的最有利时机。此时,国民党吸取八路军在华北敌后大发展的教训,在大部队撤退时留下部分正规部队。
台儿庄战役后,中共中央和中共中央军委督促新四军深入敌后,在江南建立抗日根据地。1938年4月24日,中共中央军委主席毛泽东致电新四军军分会书记项英,指示新四军主力开赴安徽省泾县、南陵县一带,先派支队到江苏省溧水县一带侦察。毛泽东特别强调,“须派电台及一有军事知识之人随去”。经中共中央一再催促,项英才同意从第一支队、第二支队、第三支队抽调团以下干部及侦察员400多人,组成先遣支队,东进江南敌后。第二支队副司令员粟裕任先遣支队司令员兼政治委员,熊梦辉任参谋长,钟期光任政治部主任。后来,熊梦辉因病未到职。先遣支队3个侦察连,干部战士经验丰富,武器装备良好。
新四军先遣支队司令员兼政治委员粟裕
按照中共中央的指示,赋予先遣支队的具体任务是:在政治上,宣传中国共产党的抗日救国纲领,宣传持久战战略方针,开展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工作;在军事上,在新四军主力部队开进之前,先到江南侦察了解日军、伪军情况,特别是敌人的薄弱环节,了解江南平原的地形及风俗民情、群众生活条件,附带了解国民党军队的情况,为以后部队开进创造和准备条件。
严守纪律挺进江南
1938年4月28日,新四军先遣支队从安徽省歙县岩寺出发,中央军委新四军军分会副书记、第一支队司令员陈毅代表新四军军分会和军部送行。
先遣支队抵达南陵县,宿营在东门外。子夜时分,粟裕突然下令紧急集合:“群众所以欢迎我们,是因为我们不是从前线溃逃下来的,而是向敌人开进的。但也正因为如此,我们必定受到了敌特、汉奸的监视。这里离敌控的芜湖很近,说不定我们的行踪已经被敌人发现了,敌人很可能对我们发动突袭。因此我们决不能高枕无忧,必须立即转移。”天刚破晓,敌人飞机果然来了。敌机在东门外空盘旋,狂轰滥炸,俯冲扫射,先遣支队却早已平安转移到城外山村。
进入南京地区后,粟裕将先遣支队司令部设在江苏省江宁县(今南京市江宁区)叶家庄,立即派出3个小组分头执行侦察任务。第一组由作战参谋张藩带领,到南京市东南地区,对丹阳县(今丹阳市)、武进县(今属常州市)一带进行侦察。第二组由侦察参谋张铚秀带领,到南京市东北地区,对下蜀、龙潭一带进行侦察。第三组由宣传队长吴福海带领,到南京市以东地区,对镇江县(今属镇江市)一带进行侦察。其他侦察员的任务,主要调查研究江南地理地形、社会历史、风俗民情、经济文化、各阶层思想动态。
任务分解后,先遣支队立即分头开展工作,同各阶层人士接触,调查了解情况。开始,苏南群众不了解新四军,不让先遣支队进村进屋。有时,先遣支队刚靠近村庄,群众自卫组织就开枪。先遣支队严格执行三大纪律、八项注意,不进村做饭,以干粮充饥。当时正值梅雨季节,阴雨连绵。先遣支队宁愿淋雨,也不打扰群众。先遣支队的模范行动,人民群众看在眼里,记在心头。他们终于明白,新四军是人民的队伍,是抗日的武装。新四军的美名传开后,群众热情地把先遣支队请到家中,协助先遣支队打探消息、捕捉敌探、破坏敌人交通。
经过一个多月的侦察,先遣支队对安徽省当涂县及江苏省高淳县(今南京市高淳区)、江宁县、溧阳县(今溧阳市)、溧水县、句容县、金坛县、丹阳县、镇江县等地日军兵力配置、地理状况、群众态度等基本情况有了比较深入的了解。先遣支队每天都要用电台向新四军军部报告,特别重要的情报则派专人送达。粟裕通过大量情报分析,认为南京、芜湖失陷后江南战场在战略上降到次要地位,有利于新四军开辟抗日根据地。粟裕向中共中央东南分局和新四军军部提出,在江南敌后广泛开展发动群众的工作,与上级意图完全契合。
韦岗伏击痛歼日军
徐州会战后,国民党军第一战区程潜所部退至河南省信阳县(今属信阳市)以西,第五战区李宗仁所部退守鄂豫皖边境大别山一带,第三战区顾祝同所部驻守江西省九江市以下的长江南岸一带。为遂行武汉会战,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命令第三战区展开敌后游击战,钳制日军兵力。1938年6月13日,国民党军第三战区司令长官顾祝同命令新四军先遣支队3天之内破坏下蜀地区铁路。下蜀位于南京市与镇江县之间,陇海铁路、津浦铁路必经之地。当时,正是梅雨季节,道路泥泞。由于处在敌占区,先遣支队只能在夜晚行动,行军非常困难。6月15日,先遣支队终于抵达下蜀,破坏了一段铁轨和电线。日军一列火车出轨,铁路交通中断了几小时。
先遣支队在下蜀地区完成破路任务后战斗情绪很高,粟裕决定乘胜在韦岗打一次伏击战。韦岗位于江苏省镇江县城西南15公里处,相对于江南平原、水网地形来讲,这一带是丘陵和小山地,镇句公路(镇江-句容)从这里蜿蜒通过。在韦岗以南的公路东侧有标高198米的赣船山,西侧有标高455米的高骊山,公路夹在两山脚下,形成一条弯道。日军的汽车南来北往,每天有五六十辆,通行时间以上午8时至9时和下午4时前后最多。粟裕经过深思熟虑,决定在韦岗伏击日军车队。他挑选百余人组成伏击队。伏击队共有6个步枪班、1个机枪班、1个短枪班。他要求伏击队在夜间急行军,拂晓前进入伏击阵地。
6月16日午夜,粟裕率领伏击队从下蜀地区出发,天下着雨,能见度极差。伏击队沿着曲折泥泞的小路,向韦岗急行军。到达预定地点后,粟裕命令伏击队立即隐蔽在公路旁。6月17日上午8时20分,由江苏省镇江县方向开来的日军第一辆汽车逼近伏击区域。新四军伏击队机枪班迎头射击,击中汽车,车上敌人弃车逃命。也许是天雨有雾,也许是公路弯道,后面的敌人没有发现前面的情况,没有听到枪声。六七分钟后,日军第二辆汽车进入伏击区,又遭到新四军机枪、手榴弹的一阵猛击,翻入公路北侧水沟中。车上坐的都是军官,驾驶员和日军少佐土井被当场击毙,大尉梅泽武四郞潜伏在车底下,用刺刀刺伤近前搜索的新四军战士,当场被击毙。5分钟后,日军第三辆、第四辆、第五辆汽车接踵而至,车上约有日军30余人。粟裕命令伏击队猛烈射击,第三辆、第四辆汽车被击中。第五辆汽车见势不妙,紧急刹车停在伏击火力射程之外,车上日军全部下车,躲藏在公路两侧,以密集火力抵抗。一场激战之后,日军只抢走一部分伤兵和死尸。粟裕命令打扫战场,收集战利品及焚烧日军汽车,然后迅速分路撤退。
韦岗伏击战激战半小时,击毙日军10余人,击伤日军数十人,击毁日军汽车4辆,缴获长短枪10余支、日钞7000余元、日军军旗一面及其他军用物品。这是新四军进入江南地区的第一仗,旗开得胜。江南人民群众兴高采烈,抗日热情高涨。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致电叶挺军长,称赞“斩获颇多,殊堪嘉尚”。新四军第一支队支队长陈毅,闻此大捷乘兴作七绝诗一首:
弯弓射日到江南,
终夜喧呼敌胆寒。
镇江城下初遭遇,
脱手斩得小楼兰。
1939年3月,新四军领导干部与周恩来合影。左起前排:李一氓、粟裕、王集成、邓子恢;后排:袁国平、陈毅、周恩来、项英
官陡门主动出击显威风
1938年6月中旬,新四军第二支队也向江南开进。新四军第二支队第三团在团长黄火星、副团长邱金声的率领下,从宣芜铁路湾址附近通过日军封锁线,到达安徽省宣城县与当涂县交界的马家桥一带,将部队部署在安徽省当涂县和江苏省江宁县、溧水县之间的山地水网地区,开展抗日游击活动,建立抗日根据地。第二支队参谋长罗忠毅、政治部主任王集成随第三团行动。
6月21日,新四军先遣支队奉命结束工作,所部按原建制归队,粟裕回第二支队主持司令部工作。8月初,第二支队司令部前移到安徽省当涂县塘南阁。8月中旬,第二支队第四团团长卢胜、副团长叶道志率领团部及第三营,在塘南阁与第二支队司令部会合。8月下旬,第二支队司令员张鼎丞也到达塘南阁。
由于有新四军先遣支队的情报侦察和作战经验,第二支队很快取得了一系列战斗胜利。1938年7月初,第二支队第三团第一营伏击安徽省当涂县至芜湖县之间火车,击毁日军列车一列,缴获大批军用品。8月5日,第二支队一部在芜湖县以东永安桥与日军遭遇,俘获日军1名。
日军察觉新四军第二支队的行踪后,立刻扑了过来。8月22日至8月26日,日军、伪军出动步兵4000余人、骑兵500余人,在轰炸机的配合下,兵分八路,水陆并进“扫荡”安徽省当涂县小丹阳,企图一举聚歼新四军第二支队第三团。粟裕敏锐地注视着敌情发展,筹谋应敌良策,决定采取游击战术,变被动为主动,分散袭击敌人后方。粟裕命令第三团:(1)一部进袭当涂县,造成敌之恐慌;(2)一部进击南京以南的陶吴,钳制敌兵力;(3)一部奔袭南京近郊,夺取雨花台制高点,袭击中华门内外日军和伪军。此时,新四军第一支队动员地方武装及人民群众,彻底破坏了京沪公路(南京-上海)、京杭公路(南京-杭州)、镇句公路、句丹公路(句容-丹阳)、京镇公路(南京-镇江)。第一支队还派部队进袭麒麟门,给南京敌人以极大威胁,有力地配合了第二支队的行动。日军到达小丹阳后,不见新四军踪影,却连连收到后方告急的电报,慌忙撤退回防。粟裕抓住战机,命令部队勇猛追击,连克小丹阳、薛镇、护驾墩、博望等村镇,毙伤敌50余人,自己无一伤亡,粉碎了日军和伪军的合击计划。
为了打击敌人的嚣张气焰,粟裕决心寻找机会主动向敌人出击。经过反复研究,他把目光瞄准了官陡门据点。官陡门,位于安徽省芜湖县附近,驻有伪军200余人。据点四周河沟交叉,离飞机场3公里,离铁路1.5公里,南面、北面几公里内都有日伪军驻守。可供进攻官陡门的路线有两条,都要经过几条较深的河流,并且必经敌人的青山据点和黄池据点。官陡门一有风吹草动,西、南、北三面各据点派出的增援部队,在半小时内都可以赶到。如出动飞机,不到两分钟就可以飞临上空扫射。官陡门街道建在河两岸的堤埂上,不到100米长,全是砖瓦房屋,河上只有一米宽的木板桥贯通。敌人认为这是最安全的地方,粟裕却决心在这里给敌人一点震慑。1939年1月18日,粟裕亲自率领第二支队第三团4个连出征,长途奔袭。1月21日凌晨,该部突然发起攻击,全歼伪军300余人,其中俘伪军70余人,缴获长短枪70余支、机枪4挺,并把该据点摧毁。
新四军东进江南的部队积极贯彻“向北发展,向东作战,向南巩固”战略方针,壮大队伍,发展根据地。截至1939年底,江南指挥部所属部队发展到1.4万余人,形成了跨越长江两岸进行游击战争的有利态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