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述语文新课改对教学方法的影响
2015-05-26徐玉宝
随着教育事业的深入推进和学生综合素质的不断提高,我国进行了一系列的教育改革,其中包括新课改的改革方案的推出。在高中语文新课改背景下,传统的教育方法受到了强烈的冲击。面对这一现状,教师必须要改变现有的教学方式,对教学方式进行创新。本文主要就高中语文新课改对教学方法的影响进行分析,探讨在新课改背景下,高中语文教师的应对方法,以期实现高中语文教学的目的。
一.高中语文新课改使教学方法更加注重以学生为本
目前在高中语文教学阶段,还存在着教学方法老套、落后,跟不上课堂教学的节奏,严重制约了教学质量的提高,阻碍了学生的学习和发展。因此,适时地对高中语文实施新课改是教育改革的需要,也是改变现状的必要途径。新课改偏向于教材以及教学的改革,一般认为,高中语文是高中阶段最为重要的基础学科,改革教学方法的问题亟待解决。从现在的高中语文新课改的实际情况来看,新课改对教学方法的主要影响是使教育更加注重以学生为本。主要从以下几方面体现:
1.满足学生的学习需要,教学方法需要以学生为本
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学生的学习需要是教学中的关键部分。学生的根本需要包括充分学习书本内容,全面掌握知识,具备一定的语文技能水平和写作能力。教师要深入了解学生的学习需要,选择相应的教学方式,制定合理的教学策略。在传统的高中语文教学中,教师一味地进行单一式、灌输式教学,忽略了学生的学习需要,没有体现出以学生为本的理念。新课改施行后,以学生为本的理念将得到更好的体现,学生的学习需要也将得到更好的满足。
2.尊重学生的个性特征,教学方法需要以学生为本
高中学生处于人生中的关键时期,具有丰富的个性特征。语文教师在教学中,应该从具体实际出发,结合学生的个性特点来选择适合的教学方法。以学生为本的教学理念的提出,是高中语文教学中人性化教学的开端,它给予了学生充分的重视,也是对学生个性特征的尊重。以学生为本的理念有利于学生自由发挥才能,有利于教学方法的创新与进步。
3.实现高中语文教学的目的,教学方法需要以学生为本
高中语文教学的目的主要是让学生充分了解和掌握语文知识,并能够拥有一定的语文技能水平和写作能力。高中语文在所有学科中是最为重要的基础学科,教师在进行语文教学工作时,为了取得最好的成效,一般都是围绕着教学目的来开展。新课改的推行,更加重视了高中语文的目的性,这是对传统教学方法的突破,有利于教学方法变得更为有效。
二.高中语文新课改使教学朝着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意识方向发展
新课改背景下的高中语文教学不再是教师授课、学生死记硬背的过程,而是教师适当的给予一些启发,让学生独立思考和领会的教学模式。这样不仅能发挥教师的教育、启发作用,而且还能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新课改下的高中语文开始关注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重要性,把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作为了教学方法中主要的发展方向。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应该充分利用好新课改对高中语文的这一有利影响,积极的朝着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意识方向发展。
1.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意识是高中语文教学的关键
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意识是高中语文教学的关键,学生的学习状态影响着教学成效。当学生处在积极的学习和思考状态中时,教师的教学会相对轻松而有效,但当学生不积极主动的思考学习,也没有自主学习的意识督促行为,那么教学取不到成效。因此,从教学的结果来看,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意识是高中语文教学的关键。
2.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意识是教学方法发展的新方向
随着高中语文教学方法的不断改革和创新,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意识成为了教学方法发展的新方向。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不仅能提升学生的学习,而且还能提高语文教学水平,满足当下高中学问教学模式的要求,成为了教学方法发展的新方向。
三.高中语文新课改使教学方法更注重建立师生平等关系
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建立师生平等关系不仅是对学生的重视和尊重,而且也是改善师生关系的基础。基于新课改下的高中语文教学更加注重建立师生平等关系,这样能够使语文课堂气氛变得和睦融洽,使学生更乐于接受学习和主动学习,能够推动教学方法的革新,使语文课堂变得更为有效。建立师生平等关系还能够使教学方法更适应课堂的需求,教学方法只有符合了课堂需求,与课堂需求相一致,才能使课堂教学变得积极有效,才能使学生感受到自我主体价值和学习责任。
徐玉宝,教师,现居山东枣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