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从社会生活中选择命题素材
2015-05-26舒东娜
随着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改革逐步的深入,小学语文命题改革的研究也从边缘逐渐向中心前置。从学习者的角度看,学习的付出与收获正相关是获得成就感最主要途径。从命题者的角度,希望试题既能有效地测量出考生的知识与能力,又能对所有考生产生相同的影响。笔者认为恰当地选取命题素材对实现上述诉求至关重要。那么,该如何寻找和选择命题素材呢?下面,本文将重点讨论从社会、生活方面选择命题素材的问题。
一、命题素材的来源
语文需要生活,让生活成为语文教学的活水源头。从社会、生活中寻找命题素材,既能保证试题背景材料的新颖性也符合“学习即生活”的新课程理念。纵观近几年本省各地小升初语文真题,笔者发现,其命题关于社会、生活方面的素材主要来源于以下几个方面。
1.命题素材来源于日常生活。从命题的视角来审视生活时,我们会发现身边有很多有趣的命题素材。例如:2012年张家港市小升初考试的第6题。
读下面香港一厂家洗衣粉的产品说明书,回答问题。
……
(1)该说明书中使用了( )、( )等说明方法。
(2)使用该产品需要注意的事项。
此题考查考生在现实生活中运用语文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改变了传统说明文阅读的考查形式,巧妙地把语文学习与生活联系起来。同一命题素材,考生的知识倾向不同,考试的影响就不同,显然本题对平时细心观察生活的考生有利。
2.命题素材来源于时事、热点话题。社会对教育的影响深远而重大,传统的“两耳不闻窗外事”的学习方式已不能适应多元化的社会发展需求。因此,我们可以探索如何把当下的热点问题、人们关心的问题作为命题的素材。如:南通启东2010小升初考试的第5题。
“世上罕物皆尽有,博古精品必全收。”
(1)请你把这副对联写到图上相应位置。
(2)仔细读读对联,你从中了解了世博会有什么特点?
(3)图片中的建筑物是上海世博会的中国国家馆"东方之冠”请你用一两句话作一下介绍。
此题目的是考查考生的知识面、观察力、理解力和表达能力等,但试题选取素材复杂,考生的阅历、认知及分析问题的能力达不到命题者的要求。
3.命题素材来源于媒体中的图表、数据等。媒体报道、图表等都是编制试题的好材料,小学高年级可尝试以此作为命题素材。这种阅读形式来自国际“PISA”阅读素养测试项目,旨在考查学生阅读文本、图表的“再加工”能力。考生的阅读能力倾向不同,测量结果不同,本题显然对图表处理能力较强的考生有利。另外,此类题型有时会出现材料的信息量过大,超出考生信息处理能力的情况。
二、命题素材选择的基本原则
基于对上述案例中命题素材来源与选择的讨论,笔者认为对命题素材的选择应考虑下列几个因素。
1.命题素材的来源应该多样化。命题素材的来源多样化主要包括内容多样化和形式多样化。内容多样化的好处是兼顾不同考生知识倾向,如有的考生对时事热点了解比较多,有的对生活常识了解的较多。形式多样化的好处是兼顾不同考生能力倾向,如某些考生文字阅读能力比较强,某些考生图表信息处理能力比较强。因此,命题素材多样化保证了命题的效度和公平性。
2.命题素材应与考生的学习和生活经历相适应。从学习心理学的角度看,可以将考试看作是考生学习结果的迁移。对命题素材了解的深度和广度,决定了考生能否在考试环境中顺利进行学习的迁移。因此,选择的命题素材要考虑考生现有知识的深度和广度,以及考生能否将材料中新知识与已有知识体系建立联系。
3. 命题素材的信息量应适量。背景材料的信息量对考生完成指定的考试任务影响较大,命题者给考生的信息有时冗余或不足,需要考生对信息进行选择、剔除或推理等处理,这样就会降低考试的效度。因此,如果试题不是专门考查考生信息处理能力的话,最好不要给考生冗余信息或不足信息。
综上所述,从命题素材的来源上,我们可以从社会、生活、报刊、杂志等多方面进行取材。从命题素材的选择与处理方面思考,应注意素材来源多样化,素材与考生的学习、生活经历相适应,素材的信息量要适量等原则。真正发挥试题的评价与测量功能、导向与育人功能,给学生带来学习语文的信心。
舒东娜,教师,现居江苏连云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