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语文制胜三法
2015-05-26李玉祥王明华
李玉祥 王明华
中考语文复习往往具有知识点多、时间紧迫、缺乏新鲜感、收效甚微的特点,而且各科并举、互不相让,要复习好“眉毛胡子一把抓”不行,“乱打乒乓”也不行,搞“题海战术”更不行。如何在中考语文复习中,改变学生“无头苍蝇”的被动状态,笔者在多年的毕业班教学实践中总结出以下三点做法。
一、制定切实可行的复习计划
中考就像拔河,教研组充分发扬团结协作、互相学习、资源共享、取长补短的团队精神,心往一块儿想,劲儿往一处使,未雨绸缪。利用集中备课时间,学习中考指导说明,研究潍坊近三年中考试卷,明确复习范围及知识点,根据中考试卷的特点、学生的认知水平、主次轻重统筹安排。根据制定的复习计划,安排到每一天、每一节课。
二、重点把握三个阶段
1、梳理知识,系统归类。一是字词名句,逐一过关。首先是对字词梳理。要求学生逐册整理教材中的生字词,把梳理筛选出来的字词抄写在专门的笔记本上,这样既练书写又强化记忆。整理时还要将字词放入特定的语言环境中判断辨别,以提高灵活运用的能力。其次是古诗文名句整理。教研室指定的课内诗文与课外古诗词,可以先分册背熟,然后逐一整理重点名句,为后面的重点复习作好铺垫。二是古诗文赏读,分类掌握。首先要熟悉每一篇考纲所要求的古诗词篇目;并主要围绕名家名篇进行分项整理。在整理归纳的过程中还要让学生学会用自己的语言进行简单的赏析评价。其次是根据近年来中考古诗文开放型题目的出现,我们将古诗文分类整理记忆。再次是文言文阅读复习时应该熟练掌握翻译技巧:抓住句子中关键字词,学会换、留、删、补、调等方法;注意一些特殊的句式的翻译;学会根据上下文推导,联系生活实际大胆推想,进行意译。
2、重点突破,专题训练。对每一个重点,从理论上指导,然后精选试题,结合课文分板块专项复习各个考点,以加深理解、注重迁移、提高能力。一是按中考三大板块梳理近三年的中考试题,进行分类归纳。二是按“复习——方法——练习”的形式专项复习,方法指导与强化训练相结合,熟悉题型,掌握答题方法、技巧。三是梳理六册课本的字词,包括字音、字形、字义、关联词语、成语运用等,梳理六册的古诗词,以名句背诵默写赏析为主,并加深理解。四是课内强化重点语段训练,文言文打破每册的界限作系统总结,现代文从整体上把握内容,局部揣摩,研究规律。五是作文提前布置,采用学生自改、学生互改、面批面改相结合的方法,以达到最佳水平。
3、模拟测试,查漏补缺。沉着有效地进入模拟阶段,做好知识点的查漏补缺工作。根据平时模拟考丢分的情况,将丢分题分门别类,如句子丢分题等,然后进行讨论,指导学生分析答卷中的主要失误,并从中找出规律来,进行巩固训练。
三、贯彻强化三个重视
1、重视语文基础教学。语文需要日常的积累,有了厚实的积累才能激活思维,触类旁通。
2、重视阅读能力训练。一是现代文阅读专题。现代文阅读题是试卷的重点和难点,这是师生的共识。我们将从认读、分析、鉴赏三个层次来分析:
首先是认读层次。对语言运用规范的认识。如书写的正确、规范,包括错别字的辨识,根据汉语拼音写出准确汉字等。词义或句义的理解。对现代文阅读中的词义句义,要知道它们在具体语言环境中所表达的意思。其次是分析层次。分析是现代文阅读最困难的,有时会遗漏,有时表述不到位。说提高现代文阅读能力,主要是提高分析能力。其实,分析能力说穿了也就是四点:整体感知能力;语言信息筛选能力;分解能力;概括能力。再次是鉴赏能力。一是能依据有关内容作必要的想象和联想,二是能对语言特点发表见解,三是对有关内容或表现形式作点评或谈感想,四是能根据有关情景作简单的创作。二是文言文专题。课内文言文考试的范围是初中教读篇目。要抓好重点,并选好篇目。选取教读篇目中文质兼美的文章,它们往往是文言文中最典型的、知识覆盖面最广的,这样复习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3、重视写作能力训练。一是朗读优秀作文,二是重视作文练笔,三是提高审题能力。因为考场作文是以理解为前提的,所以要让学生善于理解分析作文题中的提示内容,并筛选出有用的信息为写作服务。中考语文复习,前期全面撒网,横向梳理课本,纵向梳理考点,不放过一个知识点,不搞押题猜题;后期突出重点,稳步推进。
李玉祥,王明华,教师,现居山东寿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