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情感教育的语文教学方法探索

2015-05-26孙久业

语文教学与研究(综合天地) 2015年1期
关键词:初中语文教材情境

在初中语文教学活动中,情感教育是实现教育目的的重要环节,它指的是根据教育心理学的有关知识,在进行日常的语文教学课程中,加入合理的态度、情绪和观念引导,将情感因素与教学内容相结合,使师生与作者之间达到情感上的共鸣,从而提高教学质量。经实践研究表明,情感教育更加符合素质教育的教育初衷和理念,由于语文的学科性质决定了它具有极其丰富的感情色彩,因此采用情感教育法更加有利于学生理解教学内容和提高学习兴趣。这要求语文教师在完成教学任务的同时,还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和情绪,在课堂的互动教学中体现出语文的人文色彩,以便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下学习和成长。

一、情感教育对于初中语文教学的重要意义

情感教育是迎合素质教育理念的一种新型教育模式,它能够促进初中生的身心全面发展,提高学习兴趣,陶冶情操,从而提高学习成绩。

1.情感教育能够有效提高学习兴趣。初中语文教材的内容大多来自名家名作及古诗词等,教学任务的重点不是让学生一味的背诵,而是了解作者的写作背景,思想情感和表达主旨,给学生精神上的鼓励和感染。就选材内容而言,多为感悟人生、意境描写、抒发情感的题材,学生只有通过情感教育才能体会到精神的财富以及道德的力量。因此,情感教育能够实现师生之间心灵的沟通,使教师在传授知识的同时也在传授着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伟大思想,在积极情感的伴随下,学生能够在愉悦的氛围中感受到学习的快乐,这也正是提高学习兴趣的基本条件。让学生主动学习,乐于学习才是教育的价值所在。

2.情感教育能够培养正确的价值观。初中语文教材的选编经过严格的审查,全部都是适合青少年身心发展的充满正能量的文学作品,它们有的仿佛一声警钟,敲响着学生的心智;有的像一位智者,倾诉着人生的智慧;还有的是一曲激昂的乐曲,振奋着每一位学生的心灵。教师通过情感教育,营造适当的氛围来激活学生的思维,调动学生的感情,这样学生便能一步一步地走进教材,走进作品,走进作者,进而走向正确的价值轨道。

二、情感教育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具体实践方法

要想打开情感教育的大门,语文教师必须要采用灵活多变的手段与学生进行情感上的互动,激发其学习的热情和欲望,实现语文教育工作的人文性。下面,我们就以下两点讨论语文教学的具体实施方法。

1. 课堂激情是实现情感教育的首要条件。赋予激情的教学氛围是情感教学的基石,教育需要全身心的投入,教师的情感、信念、性格、热情会影响到整个教学效果。如在讲到《英雄伟人黄继光》一课时,一定要充满对专制和侵略的痛恨,营造爱国主义氛围,这样才能激起学生对于勇敢、坚毅等优良品质的情感。此外,学生在初中阶段正是心理活动较为丰富的时期,他们逆反心理严重,甚至有较强的叛逆情绪。教师要发自内心的关心爱护他们,尊重他们的人格和个性,形成良好融洽的师生友谊。

初中语文教材为学生展现了丰富多彩的大千世界,教师要充分利用有限的教学手段使学生与作者产生共鸣。在备课过程中,要仔细揣摩作者字里行间表现的真情实感,并将其传授给学生,使其受到深深的感染和教育。

2.优化教学情境是实现情感教育的必要手段。优化教学情境的手段多种多样,不同的方法有不同的教学效果。总体来说,要以情感为依托,以多变的语调和赋予情感的声音将学生引入教材的情境中,使之将文字和画面连为一体,获得更为生动的情感激励。首先,可以在讲课的时候播放与课文内容相关的音乐,让学生进入意境以便更好的理解内容。例如在学习苏轼的词《水调歌头》时,可以播放歌曲《明月几时有》来烘托情境,让学生体会其中优美的画卷和深刻的情感。当学生的情绪被歌声调动起来了,学习兴趣激发起来了,作者所表达的内涵学起来也就相对简单了。

其次,教师还可以在课堂中安排角色扮演进行互动。如在学习鲁迅的《祥林嫂》时,可以分别找学生扮演祥林嫂、鲁四姥爷、贺老六等角色,使学生充分体会封建礼教压迫下的劳动人民的悲苦命运。这样,作者所表达的主旨就水到渠成的被学生理解和接受了。

综上所述,情境教育对于初中语文教学意义重大,影响深远,它不仅能够提高学习成绩,增加学习动力,还能塑造学生优良的品格和个性,使其受益终生。

孙久业,教师,现居山东聊城。

猜你喜欢

初中语文教材情境
情境引领追问促深
不同情境中的水
如何打造初中语文高效课堂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例谈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微写作”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初中语文阅读理解解题技巧初探
打造初中语文高效课堂的几点做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