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语文学习习惯的养成

2015-05-26隋桂芬

语文教学与研究(综合天地) 2015年1期
关键词:铜铃绕口令白石

两分钟能做些什么呢?听一首歌?看一页书?还是能写几个字?在这短短的两分钟里,似乎做不了什么有用的事情。静下心来,仔细琢磨琢磨,这两分钟不可忽视。叮铃铃,课前预备铃一响,孩子们立刻争先恐后地跑回座位,等待老师上课。难道时间要在等待中白白浪费掉吗?经过一段时间的尝试与摸索,我们班的课前两分钟成了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一、小小儿歌背起来

二年级的小学生年龄小,儿歌琅琅上口,易读易背。课前,我把小儿歌抄在黑板的两侧,预备铃一响,在领读小老师稚嫩响亮的声音带动下,全班同学一齐拍手读起来:“上课铃响进教室,安静坐好迎老师。站立问声老师好,精神饱满学知识。”“你拍一,我拍一,说话姿势要注意。你拍二,我拍二,说话不要摸小辫……”日复一日,在不知不觉中,同学们把小儿歌牢记心头,行为习惯得到了熏陶,文明素养得到了提升。

二、传统文化读起来

中国的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古代圣贤关于做人处事的教诲、流传了千百年的民族艺术是中国人的骄傲。童年时期是记忆的黄金时期,这个时候背诵下来的诗文能终生不忘。 “天对地,雨对风,大陆对长空。”“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课前两分钟读一读、背一背,孩子们不但记住了经典的语句,提高了语文素养,而且养成了勤俭节约等好习惯,受益终生。

三、优美古诗吟起来

古诗浩如烟海,李白、杜甫等名家的诗作陶冶人们的情操,提高人们的审美情趣,深受人们的喜爱。“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能吟”。“腹有诗书气自华”。学生为将来打下了坚实的古诗文基础。从“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中仿佛看到了壮丽的自然景色,从“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中感受到诗人喜雨的心情。一首又一首,一个学期竟然背诵了50多首诗,提升了学生的文学素养,更使学生体会到祖国文化的灿烂,感受到中华美德、民族精神,激发了爱国之情。

四、名家诗歌诵起来

古诗短小精悍,现代诗歌浅显易懂,读起来别有一番韵味。“水乡什么多?水多。千条渠,万条河,池塘一个连一个,处处绿水荡青波。”同学们抑扬顿挫的朗读,让人眼前仿佛出现了一幅迷人的水乡图。“小时候 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 我在这头 母亲在那头……”读着读着,孩子们渐渐读懂了诗人余光中的那一份绵绵的愁绪,朗诵得越来越有滋味。一天、两天,爱上朗诵的孩子越来越多了,真是“有心栽花花不开,无心插柳柳成荫”。

五、绕口令说起来

绕口令是一门独特的语言艺术,它不仅能有效地锻炼孩子的口才,增强孩子的记忆力,还能培养孩子的反应能力。我把暑假诵读培训得来的绕口令一股脑的教给孩子们:“东洞庭,西洞庭,洞庭山上一根藤,藤条头上挂铜铃。风吹藤动铜铃动,风停藤定铜铃静。”“白石塔,白石搭,白石搭白塔,白塔白石搭。”孩子们觉得挺新鲜,喜欢极了。张大了嘴巴,一个字一个字努力地练习着,你看看我,我看看你,读着,笑着,乐着。

六、成语接起来

武侠小说大师金庸曾说过:“用成语可以让对话简单明了,很多模糊的观念、很多复杂的话,用4个字一下就解决了,可以把对话的字减少,好处多多啦!”不仅如此,掌握更多的成语知识,还能开发智力,锻炼大脑的反映敏捷速度。成语接龙简单有趣,很快班级里就掀起了一股成语热。下课了,有的孩子没等我走出教室,就赶紧拦住我,说自己最近又学会了几个新成语,还会说出它们的意思呢。望着孩子天真渴望的小脸,我赶紧大大地表扬他一番,孩子乐了,看到围观的同学用羡慕的眼光望着他,孩子更高兴了,学习成语的热情被极大地激发出来。

七、故事讲起来

小学生是爱听故事的,孩子多听故事,在头脑中会储存大量的语言信息,将对他们以后的口语表达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讲故事的孩子能够锻炼他的语言智能、逻辑思维,而且培养他的自信心。讲故事有这么多的好处,我们何乐而不为呢?每个孩子利用周末精心准备一个小故事,时间控制在两分钟以内。从周一到周五,按座次轮流上台讲故事,最后评选出故事大王,颁发喜报。一周的轮流讲故事结束了,五十个孩子们分享了五十个故事,故事其中蕴含的道理胜过老师千百次苦口婆心的说教,这些孩子还会难以管理吗?

一周一主题,每节一练习,孩子们丰富了知识,养成了好习惯,学会了做人的道理,这短短的课前两分钟,真是潜力无限,不可忽视。

隋桂芬,教师,现居山东青岛。

猜你喜欢

铜铃绕口令白石
株洲市白石港河道治理探析
白石塔
铜铃山中
红砖白石五店市
转山转水转文成(组诗选一)
绕口令绕绕绕
绕口令
绕口令
绕口令
喇叭花儿摇铜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