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在品读优秀文学作品中学写作文

2015-05-26魏旺正

语文教学与研究(综合天地) 2015年1期
关键词:优秀作品原生态文学社

在品读优秀文学作品中学写作文,写自己的话,表达自己的思想。我不敢说这是最好的方法,但从写出本真、写出自我这一点上来说,是绝对立得住脚的。下面谈几点具体的做法。

一、引导学生进行原生态阅读

所谓“原生态阅读”是学生在接触文本的时候,教师不进行作家生平、写作背景、艺术特色等方面内容的介绍点评,不做阅读提示,不布置阅读思考题目,不出示教学目标,也不让学生借助任何参考书,让学生自己去读、去领悟;并且要求学生读课文时与思、疑同步,做到“读思”结合,要求学生能读出、说出自己对作品的感知、理解和疑问,并把它们写下来。一开始学生只能关注材料中的事件,慢慢地会在其中加入自己的评论,尝试着通过引用文中的部分词句来论证自己的观点。到后期,学生的阅读开始关注文章中的细节,开始品味精彩、生动的词句,能联系生活实际说出见解,能够读出文字背后的东西。

“原生态阅读”的方法体现了三个教学理念:先学后教;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的作用是引领。这是一个长时间积累的过程。学生的阅读是不带功利色彩的,因而能够轻松愉快地进行;他们的理解不受先入为主的观点制约,所以显得丰富多彩;无所谓正确与错误,因而能够大胆地说出、写出自己的真实感受。

二、充分发挥文学社的作用

学校文学社活动的形式是这样的:1.定期出版一期小报,板面包括名家作品推荐,优秀作品品读,优秀作文选登,社员习作亮相。2.社员分享自己找到的优秀作品,推荐给大家,说出推荐的理由,大家相互评论,选出最好的刊登在小报上。3.面向学校各年级征稿,语文老师把每次作文中优秀的习作选送给文学社,由文学社筛选后连同教师的评语一同刊登。4.老师带领社员阅读优秀作品,共同赏析,分别写出赏析材料,选出优秀的与原文一起刊登。

从学会阅读优秀的文学作品入手,能欣赏优秀的作品,说出喜欢的理由;能读懂其中蕴意深长的词句,作出具体分析;能知道其他学生习作为什么优秀,品出优劣。这样的学习是潜移默化的,轻松愉快的,效果却是事半功倍的。

三、常怀感恩之心写出真善美

常怀感恩之心,可以使人变得高尚。史蒂芬·霍金,20多年来被固定在轮椅上,不能说话和写字,仅靠三根手指敲击键盘与外界交流。可是他说自己很幸运。“我的手指还能活动;我的大脑还能思维;我有终生追求的理想;有我爱和爱我的亲人和朋友;对了,我还有一颗感恩的心……”心怀感恩,会使人认真体验每一天的生活,感受身边的亲情、友情,发现平凡中的真善美,让人换一个美的视角观看世界。不这样,人就会在怨天尤人中度过每一天,面对春花秋月、良辰美景、真善纯美熟视无睹,变得麻木不仁。感恩之心,是打开心灵窗户的一把钥匙。

“作文无禁区”,这是李镇西的观点。他鼓励学生写真话,写心里话。初三的一名学生在作文中写自己仰慕的一个女孩子,虽然带有恋爱的味道,但写得很有真情。我肯定他的写作,又告诉他同学之间还可以写其他的内容,同样可以写得很感染人。他欣然接受了。

四、从小处着手写出大话题

随着知识的积累和思维品质的发展,初中学生开始用思辨的眼光看世界,喜欢从宏观的角度思考问题。这中间存在着矛盾:他们力求全面地从道理上论证对某一个问题的思考,但是由于知识面的限制往往使思维存在片面性。比如一堂作文课上,我给出了一个话题作文:现代科技与生活。让同学们讨论怎么写。学生多数的思路是通过大量的列举归纳出现代科技给生活带来的变化,也有学生从“科学技术是一把双刃剑”的论题入手进行论证。我听得出来,他们的思考很宏观,但论证的语言和实例局限在生活中的小事上。经过了这样的讨论,我说:大家所说的这些道理,能不能通过现实中的事件来表现呢?我让大家认真阅读王鼎钧的作品《那树》,同学们大受启发。这一次的作文写得很成功,特别令我记忆深刻的是一位学生通过家里的猫来反映时代的进步和科技的发展:以前家里的粮食总受到老鼠的侵犯,于是养了猫,猫吃的肥肥胖胖的。后来有了粘鼠板、老鼠夹、电网,老鼠的天地一天天缩小,数量一天天减少,猫饿得皮包骨头了。再后来家里翻修房子,砖混结构的,粮仓又高又结实,老鼠更是没有可乘之机,终于从家里绝迹了。那只猫也在一次过马路时作了汽车轮子的牺牲品。

“一滴水里看世界,半瓣花上品人生。”引导学生从小处着手,以小见大,从生活中的小事情写起,这种习惯一旦养成,写作的天地就显得无比广阔。

魏旺正,教师,现居甘肃玉门。

猜你喜欢

优秀作品原生态文学社
[文学社巡礼] 湖南省隆回县第二中学默深文学社
西北大学木香文学社
优秀作品展示
风景月赛优秀作品
原生态静宁苹果
芍药
二月文学社简介
优秀作品展示
2015《垂钓》十大优秀作品隆重揭晓
“原生态”土榨油存安全隐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