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比喻的延伸教学思考
2015-05-26朱燕飞
有人说,语文教学是一门独特的艺术。而这门艺术处处都潜藏着“隐形的翅膀”,让我们每一个语文教师痴迷地寻找这“翅膀”。因为只有寻觅的过程,才让我们发现语文教学之美。而“小小的比喻句”,似乎是最为平常简单的教学点,难道也潜藏着“隐形的翅膀”吗?
关于比喻句教学,王荣生教授有过精彩的描述:“一个小小的比喻,从小学一年级开始讲,一直到高三的高考复习班还要讲,结果是学生仍然学不会。”十二年语文课教不会一个比喻,这个问题到底出在哪里呢?凡是比喻句,皆语三要素;凡是比喻句,皆语生动形象;凡是比喻句,皆语巧妙。难道我们的比喻教学仅仅只能教给我们的孩子这些内容吗?还有没有可以挖掘的点呢?我们能不能借助“隐形的翅膀”,让比喻句飞起来呢?
一、长着“翅膀”的比喻句
初中教材中,有些比喻,是具有一些独特性的。这些比喻句具有延伸性,不仅仅只是停留在将某一事物比作什么,而是整段甚至通篇将比喻句延伸下去,形成独特的“比喻的延伸”。
(一)比喻句的段落延伸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新增的课文《风雨》开篇就是这样一段话:
树林子像一块面团了,四面都在鼓,鼓了就陷,陷了再鼓;接着就向一边倒,漫地而行;呼地又腾上来了,飘忽不能固定;猛地又扑向另一边去,再也扯不断,忽大忽小,忽聚忽散;已经完全没有方向了。然后一切都在旋,树林子往一处挤,绿似乎被拉长了许多,往上扭,往上扭,落叶冲起一个偌大的蘑菇长在了空中。
作家在写比喻句的时候,并没有停留在喻体本身,而是顺着喻体的形象一直写下去,把比喻用到了极致。你看,“树林子像一块面团,鼓了就陷,陷了再鼓”“再也扯不断,忽大忽小,忽聚忽散”“绿似乎被拉长了许多,往上扭,往上扭”这哪是写树林子,分明是顺着喻体“面团”的意象延伸下去。最终描摹了一场暴风雨到来的过程,有一种强烈的视觉冲击感。
再看,冰心在《谈生命》一文中,将生命比喻成了奔腾不息的“一江春水”和顽强生长的“一棵小树”,然后具体描绘了那 “一江春水”东流入海的曲折历程以及那“一棵小树”由青春生长到黄叶干枝的生长过程。通过这种过程化的展现来凸显生命“流动”和“生长”的特点。
(二)比喻句的通篇延伸
宗璞的《紫藤萝瀑布》一文中,我们也不难发现这样的比喻句。你看,“那一树辉煌的淡紫色如同一条瀑布,从空中垂下,不见其发端,也不见其终极。”但是这个比喻并未结束,这条瀑布还在流动,还在迸溅着水花。不仅如此,作家在后文的描写中由这个整体比喻又延伸出了一个局部的比喻,她将这一树紫藤萝中的每一朵花又比喻成了小小的帆,帆下还有船舱。在文章的结尾处,作家再次提到帆满载着生命的酒酿在花的河流上航行,而这生命的长河是无止境的。
再如人教版七年级下册《艰难的国运和雄健的国民》一文中,作家将民族生命的进程比喻成一条浩浩荡荡的长江大河,并具体描绘了这条长江大河时而平坦时而曲折的过程,以此来说明民族生命的进程有时是顺利发展的平稳期,而有时又是战乱之类的艰难国运。但是这个比喻并未结束,作家在文章的结尾处再次延伸出与此相关的比喻句,用扬子江、黄河“浊流滚滚、一泻千里”的魄势来表现势不可挡、一往无前的民族精神,构成了通篇完整的比喻。
二、探寻隐形的“翅膀”
那么这些比喻句所隐含的“翅膀”究竟是什么呢?刘正国先生曾提出“喻体延伸”的概念。他认为“喻体的延伸”就是指比喻中除本体、喻体、喻词三要素之外的部分。还有的学者将比喻延伸定义为喻体发韧,受喻体制约、支配、影响部分。可见,延展与喻体关系密切。借助喻体把握本体,由本体特征构成的延展部分在指出相似性的同时也是对喻体的进一步说明,极大地提高了受众对比喻意图的掌握,使得作者的意图和读者的理解一般不会发生显著改变。
以《风雨》一文中的比喻句为例,将“树林子”比喻成“面团”会让读者一时无法理解,因为比喻的相似性在这两者之间似乎体现得不够明显。但是有了后面的延伸部分,这个喻体的形象就具体化了。原来这个面团不是静态的,它还在“鼓”“陷”,还在“拉长”“往上扭”,还在“忽大忽小”“忽聚忽散”的变化……而从这个喻体“面团”动态变化的过程中,读者也找到了其与本体“树林子”之间的相似点。原来不是“树林子”的形状像“面团”,而是树林子在风中狂乱而不能自持的状态和面团被人随意揉搓的过程很相似。所以喻体的延伸部分一个很重要的作用就是能够使喻体的形象具体化,方便读者把握喻体特征。同时,读者通过把握喻体特征可以进一步理解本体形象和本体特征。
在《谈生命》一文中也一样。作者用两个新颖的比喻, 把抽象的“生命”理念化为具体的物象,描绘出一幅幅生命的图画,让读者从这些可视可感的画面中去领悟,认识生命的真谛。真可谓“喻巧而理至”。
如果说段落延伸能够让喻体具体化,那么通篇延伸则能让文章具有一种整体性的美感。以《紫藤萝瀑布》一文为例,作家几乎通篇都在用“瀑布”“河流”和与此相关联的“帆”“船”作比。从整体的“一树的紫藤萝”如“瀑布”,到局部的“每一朵花”如“小小的帆”,再到结尾处的花舱满载着生命的酒酿,张满了帆,在花的河流上航行,最后聚集组合成万花灿烂流动的瀑布。这些比喻句就好像将整篇文章搭成了几个骨架,相互独立而又相互呼应,构成了一种独特的喻体式结构。如果将后文的喻体与前文割裂开来,采用其他喻体来描写,那么这种整体性的美感就会缺失。所以,通篇的比喻延伸如同一颗颗珍珠串成了一条美丽的项链,散发着一种迷人的光彩。
三、舞动隐形的“翅膀”
比喻的延伸部分仿佛是在本体和喻体之间设立了一串铰链,唤起了一系列相关而又不相同的意象,从不同的侧面丰富、巩固、加强既定的联想,让读者全面、持续地进入比喻的情景,从而取得更完善的修辞效果。研究比喻的表达效果,如果忽视了延伸部分,就难以过把握其丰富的审美内涵。由此,教师应抓住这个教学点,引领学生分析体会这类比喻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文本内容,避免模式化的比喻句教学。那么对于这个教学点,我们在具体的课堂教学实践中该如何操作呢?
有比较才能有鉴别,有鉴别才能有发现有创造。单纯给初中学生讲比喻延伸可能存在一定的难度。但是如果能够借用比较法,让学生在两种甚至多种不同类型的比喻句中展开比较,品鉴优劣,这是初中学生能力所能达到的。
《风雨》一文中有这样一个比喻句:池塘里绒被一样厚厚的浮萍,凸起来,再凸起来,猛地撩起一角,唰地揭开一片;水一下子聚起来,长时间地凝固成一个锥形;啪地摔下来,砸出一个坑,浮萍冲上四边塘岸。
在这里作家将浮萍比喻成绒被,进而对其拉长、张大,在别人止步的地方再往前大踏步地前进,在前一句比喻中又延伸出了一个新的比喻,进而完成了浮萍的一系列过程化的变化。为了让学生在比较中品鉴优劣,感受比喻延伸所带来的一系列好处,我们可以在课堂上进行如下尝试:
师:同学们,关于“浮萍”的比喻句在文学作品中还有很多。老师找到了其中两句:①湖面上浮萍像绿宝石雕成的珍品。②池塘里的浮萍像一块绿色的草坪。请你比较一下这两个比喻句和我们文中的比喻句在表达效果上有什么不同?
生:原句将浮萍比喻成绒被突出了浮萍厚和柔软的特点,而且还对这个绒被展开了动态描写,有一个过程体现。而老师找到的那两个比喻句虽然也抓住了浮萍“绿”的特点,但它是静态的,内容上显得单薄。
师:你对语言的感受很细致,理解也比较深刻。
生:原句侧重强调浮萍厚的特点而不是绿的特点。这么厚的浮萍却仍然被风撩起一角,揭开一片,更加写出了风的力量之大。
生:我觉得原句带给我们一种画面感。他写浮萍像绒被并没有停在这个层面上,而是对这条绒被接下去的变化展开了具体的描写,这样这个句子仿佛充满了一种生命力。
生:我还发现后面的“撩”和“揭”这两个动作和前面的绒被是相关联的。
师:我们同学都关注到了后面内容和喻体之间的联系,正是有了后面内容的补充,让这个比喻句仿佛充满了血肉,散发着一种迷人的魅力。
……
将鉴赏的主动权还给学生,让学生在比较中感受比喻延伸部分对表现本体的作用以及比喻延伸对整个句子表达效果的影响。这样学生由直观感受深入到句子的分析,完全是一种自主接受而不是教师的外来强迫。作为教师也不必一味强调“比喻延伸”的概念,让学生有这样一种感受体验就可以了。
比喻教学不单单是为了让学生明白什么是比喻,我们更重要的任务是教会学生欣赏比喻句,体会作者构思的巧妙所在。甚至于我们教师在带领学生欣赏了大量的比喻句之后,还能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将比喻句运用到写作中,为自己的文章增光添彩。
小小的比喻句也潜藏着“隐形的翅膀”。但要找到这对翅膀需要我们执着地探寻,去努力发现它的美。这样之后我们才能借助这对“翅膀”,让它使我们的比喻教学飞起来。
朱燕飞,教师,现居浙江宁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