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再谈少数民族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

2015-05-26王林军

语文教学与研究(综合天地) 2015年5期
关键词:哈萨克哈萨克族天鹅

所有的语文老师都希望自己的学生对自己讲授的课程感兴趣,变“要我学”为“我要学”,但是,少数民族地区的学生由于地域的关系,语言表达的障碍,思维习惯的限制,大部分学生对于学习汉语文困难大,理解难,效率低,成绩差,缺乏兴趣。课堂教学非常被动,大部分学生对汉语文学习没有兴趣,久而久之造成学生厌学,甚至逃学。因此,语文学习兴趣的培养就显得尤为重要,就成了提高汉语文教学成绩的关键。如何培养少数民族学生学习汉语文的兴趣呢?

一、尊重习惯 和谐气氛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少数民族地区,融洽的师生关系是学生学习汉语文的先决条件。融洽师生关系,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兴趣,师生心理相容才能提高教学效果。要融洽师生关系,教师必须以民主、平等、合作、对话的态度对待每一个少数民族学生,做到“移情、无条件积极关注,真诚”。我校是一个多民族的学校,以汉族和哈萨克族为主,不同的民族有不同的民族习惯,不同的宗教信仰,由于受地域环境和语言环境的限制,这里的文化、教育都相对比较落后,青少年教育也随之而受影响,学生的知识基础差、知识面窄。但他们又有独特的一面,自尊心强、潜力大。作为一名汉族教师,特别是在少数民族地区工作的教师,要想做一个优秀的教育工作者,教育好自己的学生,就必须了解这些民族的各种习惯,并尊重少数民族的生活习惯和宗教信仰。

二、接近生活 因势利导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学习兴趣的培养在于每一个细节上,课堂教学如果有一个巧妙的开头,那你已经成功了一半。魏书生老师说:“好的导语像磁铁,一下子把学生的注意力聚拢起来,好的导语又是思想的电光石火,能给学生以启迪,催人奋进。”教师在设计导语时,尽量联系少数民族学生的生活实际,激发他们的求知欲。如我在教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八年级下《天鹅的故事》时,我设计的这样的问题:“同学们,老师想知道‘哈萨克’是什么意思?”这一问,教室里立刻炸开了锅,同学们争着抢着说“白天鹅”、“美丽的天鹅”,我趁热打铁,接着问:“谁给同学们讲讲哈萨克族的《天鹅的传说》”,同学们你一言我一语抢着讲起了神奇的传说,有一个男同学竟然绘声绘色地挑起了哈萨克民族独有的天鹅舞,我紧接着说:“天鹅不仅是美丽,它团结、勇敢,能用自己美丽的身体砸开坚硬的寒冰。”这样的导语设计,紧密联系哈萨克族学生的生活,具有民族特色,又紧扣教材的内容,有机地点燃学生学习课文的兴趣,把学生的注意力愉快地转移到课文上来,学生的兴趣调动起来了,就兴趣盎然地进入课文。

三、借助音乐 铺垫课堂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哈萨克族是一个能歌善舞的民族,哈萨克族有句谚语:歌声和骏马是哈萨克的一对翅膀。可见音乐对他们来说是多么的重要。把少数民族音乐渗透在语文教学中,可以陶冶学生的心灵,给学生于美的享受,在课前播放与课文有关的民族音乐,更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比如我在教学《背影》《父母的心》等表现亲情的文章时,我选择了哈萨克民歌《父亲》作为背景音乐。深情的曲调,感人的画面,熟悉而优美的歌词立刻创设出浓浓的情感共鸣,迅速激发学生沉睡的情感,起到任何语言都难以达到的效果。

四、语言互动 心灵沟通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母语是与生俱来的。在少数民族地区,日常生活中交流使用的都是本民族的哈萨克语言。他们热爱自己的语言,但是为了学生能够顺利地学习汉语,掌握和运用汉字,流利地运用普通话和外界交流,语文教师要让民族学生明白,学习汉语并不是要求他们丢掉这一地区少数民族语言,也不是要他们冷漠他们自己的母语,而是再学习另外一种语言。所以,在少数民族地区任教的老师,要虚心向当地的民族教师求教,学习当地的比较简单的少数民族生活用语,这样有利于和学生交流,增进师生情谊,培养学习汉语文的兴趣。

在汉语文教学过程中,只要采用多种多样、行之有效的形式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变“要我学”为“我要学”,让学生学得主动、学得积极,才能真正把学生推到学习的主体地位,这样,才能提高汉语文教学质量。

王林军,教师,现居甘肃阿克塞。

猜你喜欢

哈萨克哈萨克族天鹅
阿依努尔——献给一位哈萨克支教女孩
一张图看天鹅奖
“热跑”天鹅
一件与卫拉特人有关的清代哈萨克文档案文书研究(哈萨克文)
天鹅之死
民国时期哈萨克族在河西走廊的活动述论
哈萨克族谚语在数学分析课程教学中应用及实践
中医哈萨克医结合治疗小儿遗尿56例
天鹅
56个民族56枝花 哈萨克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