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体花鸟玉雕为何这么热
2015-05-26博观
2014年的玉雕收藏市场已经一目了然了,从拍卖的成交状况来看,基本延续往年的大格局,风格成熟、知名度较高的“中国玉石雕刻大师”群体依然稳居一线,其代表性风格作品也最为高端藏家所关注。从题材类型来看,山水、花鸟题材占比有上升趋势,作品内涵也由过去的“讨口彩、图吉祥”,逐渐向审美化、艺术化的方向转变,这与收藏群体日益提升的文化修养与审美意识密不可分。
在传统玉雕创作的语境中,山水题材常以“山子雕”的形式出现,以大体量、大题材突出其重器的特征,玉料、工艺也不十分讲究,其绺裂浆石在设计中并不剔除干净,而是被以随形、俏色的手法保留在作品中。但在近几年的市场表现上,大型的山子雕类型作品在拍卖会上已经非常少见了。以博观拍卖为例,通过公示的资料我们可以明显地看出,当下的山水题材创作,大多是以牌佩为表现形式,作品用料考究、体量小巧、工艺精湛,造型风格文气清雅,意蕴高峻悠远,收藏之风气与以往大为不同。
而花鸟题材类型作品的变化,则更多体现在由“世俗”到“高雅”的审美变化上。从当代玉雕的创作格局来看,花鸟一直作为重要类型题材,与器皿、山水、人物、瑞兽并列为玉雕五大类型题材。但不可否认,在当代玉雕近几十年的发展中,花鸟题材的艺术创作探索,要远远落后于其他类型题材—风格造型同质化现象严重,内涵市侩庸俗,充满了诸如“一夜成名”、“喜上眉梢”等世俗意象,与藏玉文化倡导的精神内核十分不符。但变化终究会发生,2014年花鸟类型作品在玉雕收藏领域的热度,充分印证了其创作探索的突破,文化性、艺术性显著提升,尤其是“引画入玉”的创作理念在玉雕实践中的成熟,让花鸟类型题材风格的发展产生了质的飞跃。
从目前收藏市场的反馈来看,清俊野逸的“文人花鸟”与富贵精谨“院体花鸟”无疑是当下花鸟玉雕收藏热门。在艺术特点上,文人花鸟近似于写意绘画,而院体花鸟则更近乎工笔。从创作状态以及流派传统来说,文人写意画以随意随性为上,逸笔草草,不刻意求真,直抒胸臆,重在表达意境,且往往诗、书、画、印结合,呈现出“平淡天真,不装巧趣”的风貌。而定型于宋代朝廷画院的院体风格,则更倾向以一种严谨的状态去呈现一种纯粹的美感,就如同“学院派”画家们对于完美形式与工致技巧的追求。
在表现题材上,两种风格泾渭分明,都在强调着各自的审美主张:文人花鸟玉雕诉求清雅,多以梅兰竹菊配以诗文印章,画面空灵素净,选料也以突出个性为主,作品极富特色。而院体花鸟与其相比,则显得“保守”得多,题材多以充满象征意味的花鸟元素为主,在审美上坚守正统儒家文化的评判标准,风格富丽严谨,工艺工整细致。此外,在原料的甄选上,院体花鸟与文人花鸟也采取了不同的原则,坚持传统的用玉标准,多以极为稀缺的和田玉籽料创作,除追求玉料的细度、白度之外,艳丽的皮色也是创作不可或缺的。
这两种风格在其他方面也存在很大差异。在市场表现上,文人花鸟玉雕因市场存量较多,玉料成本相对较低,所以其受众群体主要以中高端藏家为主;与之相反,院体花鸟玉雕因其相对稀缺的表现风格与玉料,则主要面向高端收藏群体。另外,在创作群体的分布上,文人花鸟玉雕以苏邦玉雕为主,深受文人画重要流派“吴门画派”的影响;而院体花鸟则以海派玉雕名家、中国玉石雕刻大师王金忠为代表人物。
对于专注于花鸟类型作品收藏的藏家而言,王金忠大师与其开创的院体花鸟玉雕风格在圈内有着极高的知名度,尤其是那件荣登《中国玉雕·石雕作品“天工奖”典藏集》封面的金奖作品《锦绣春色》,可谓当代玉雕花鸟类型作品中的经典之作。这是一件具有典型院体风格特征的作品,也是一件向经典致敬的情怀之作。在这件作品的创作中,王金忠大师以宋代院体经典名画《芙蓉锦鸡图》为创意灵感,将原作题诗“秋劲拒霜盛,峨冠锦羽鸡;已知全五德,安逸胜凫鹥。”中锦鸡之“五德”,与玉之“五德”相契合,使“院体”与和田玉在精神层面形成共鸣,摆脱了长期以来花鸟玉雕的庸俗化桎梏。王金忠对玉雕的创作探索在当代玉雕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开创意义,同时也极大地提升了花鸟类型藏家的收藏信心。
回顾近几年的玉雕市场格局变化,虽然在经济背景的影响下行业发展速度趋于放缓,但仍能窥见一些令人欣喜的亮点。我们不难发现,当代玉雕在经过几十年飞速发展之后,现在正是沉淀的时刻,就如同大浪淘沙过程中,只有那些真正具有价值的,才会为时代所保留,它们是当代玉雕未来的希望。而正因为有了这些中流砥柱,无论市场怎样变化,未来只会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