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事实型材料作文训练中图表法的运用

2015-05-26莫家玮

语文教学与研究(综合天地) 2015年5期
关键词:史官言辞题意

2013年广东高考,不少考生的作文与材料的内容含意有一定的距离,把“捐助”泛化为精神上、行动上的帮助,导致文章的中心越扯越远,这是学生未能理解题意的表现。也让教师产生“这种材料作文不知道该怎么教学生审题”的惶惑感。笔者基于自己的理解,在事实型材料作文训练中尝试运用图表法,帮助学生理解作文的题意。

一、在审题立意过程中运用图表法准确立意

新材料作文要求: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其中,“材料内容的范围”,就是立足于“表层解读”,看看材料写了什么。“材料含意”,即材料本身“含有”的意义,也就是要求学生透过现象看本质,从“为什么”和“怎么办”的方向思考。

以2014年的肇庆一模为例:

宋朝的胡旦,写文章言辞机敏善于藻饰,在他那个时代很受推崇,曾担任修史官。一天,史官们在一起商议为朝中一位公卿作传,但是那位公卿出身微贱,早年曾经靠杀猪卖肉为生。史官们觉得如果为这位公卿的这段早年经历避讳,则有违史笔,而照直实录则又怕对他不恭敬,因此犯难而迟迟没能动笔。于是他们去请教胡旦。胡旦说,这容易,何不如此写来:“那位公卿年少用刀杀伐之时,就表现出了主持天下大局的远大志向。”在场的史官们一听,无不为他的言辞所折服。

要求:①自选角度、确定立意,自拟标题,文体不限。②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③不少于800字。④不得套作,不得抄袭。

材料内容(表层解读):叙述的主体是什么→主体怎么样(事件、结果)。材料分为三个层次:①第一句,胡旦写文章言辞机敏善于藻饰。②二三句,史官在为公卿作传时,不知是该避讳还是照直实录。③最后三句,胡旦用言辞折服史官。综合起来就是,胡旦善用言辞折服史官。

材料含意(深层解读):为什么得到这结果(由果溯因法:结果→原因)。用图表展示:

综合二者的题意分析可以用图表直观显示:

从图中,我们可以看出,大圈是材料的内容,小圈是材料的含意,这样,我们就可把握广东高考命题者开放性与限制性的设题意图,从而准确确定立意:“用好言辞”“善用言辞”。在此范围内,围绕“言辞”,可以从三个角度进行写作:其一,怎样说∕写才是善用言辞∕用好言辞(对胡旦巧用语言美化人事(即“善于藻饰”)的做法,发表肯定或否定的意见;对史官作传写史的言辞用语应该照直实录还是有所避讳,谈自己的看法)。其二,为什么要善用言辞∕用好言辞。其三,善用言辞∕用好言辞对个人、集体、社会、国家有什么好处。单独抽出小圈的某个词语来行文则只顾及材料的“含意”而忽略了“材料的内容”,如写“实事求是”的内容:脱离了言辞这一中心,侧重写个人品性(例如诚实、求真的个性等),这样只能判基本符合题意。

二、同质素材的选择,可用图表法梳理

考生应从材料的内容和含意的范围出发,可提取关键词句直接立意,也可全面分析材料进行综合立意,所以观点是原材料最重要的、最直接的提炼。作文内容必须为观点服务,只有与原材料相似的、相反的素材,才最能契合命题者的意图。如果只提取某个词,不涉及原材料赋予这个词的具体语境,就是断章取义,不符合“含意”。所以,越是典型的素材,越应与原材料的指向性保持一致。

要得到同质性素材,可以先概括材料中的事例再找与之相似的、相反的同类素材。

以2014年肇庆一模为例,表格显示则是:

我相信,教师在事实型材料作文的训练中抓好图表法的使用,能让学生把握好“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这一写作要求。但在运用图表教学时,也要认识到,学生应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人,让他们在审题立意的图表分析中,加深对材料的把握与理解,为准确审题,写出同质素材打下基础。

莫家玮,教师,现居广东德庆。endprint

猜你喜欢

史官言辞题意
笑笑漫游数学世界之理解题意
弄清题意 推理解题
审清题意,辨明模型
此刻即是新掬之水
明确题意 正确解答
近代学人对古代“史官”之阐释
古柏
言辞重复的社会— 认知语用阐释
近三十年《国语》与史官文化研究综述
美国人最爱用的个性短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