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试析周恩来宗教观的形成过程

2015-05-26石琳琳

党史文苑 2015年6期
关键词:周恩来宗教观

石琳琳

[摘 要] 周恩来是中国共产党最早从事统一战线工作的领导人。他的宗教观是伴随着其成长和革命的经历而形成的,是一个历史逻辑的演进过程,经历了萌芽、形成、成熟和完善三个时期。五四运动前后到大革命时期是其宗教观形成的萌芽时期,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到解放战争时期是其宗教观的形成时期,新中国成立后,周恩来的宗教观进入成熟和完善时期。

[关键词] 周恩来 宗教观 萌芽时期 形成时期 成熟时期

在宗教观形成的过程中,周恩来对宗教本身的理解不断深化。在参与宗教工作的实践进程中,他创造性地提出了许多观点和原则。这些观点为新中国宗教工作的顺利开展起到了重要的指导作用。

一、五四运动前后到大革命时期是周恩来宗教观的萌芽时期

周恩来在少年时就养成关心国事的习惯,当他听到辛亥革命爆发,推翻清朝统治的消息后,在沈阳市小学堂率先剪掉象征清朝臣民的辫子;在回答老师“读书为了什么?”的提问时,他答道“为了中华之崛起”,表现出思想进步、立志宏远。旅日期间,周恩来开始接触马克思主义。五四运动爆发后,周恩来全力参加运动,主编了《天津学生联合会报》,并用它指导天津的五四运动,在宣传新思想、唤起民众、推动进步青年同工人运动相结合等方面都起到了积极作用。尔后,周恩来与同学成立了觉悟社。同时,周恩来认真学习马克思主义,亲自参加革命斗争实践,对中国社会矛盾和中国革命的认识也达到新的高度,逐渐由一个爱国者和激进的革命民主主义者转变为具有初步共产主义思想的革命者。旅欧期间,周恩来逐步转变成为一名坚定的马克思主义者。

在这一时期,周恩来第一次谈论到宗教与马克思主义的问题。为驳斥无政府主义者把共产党人的信仰比作宗教迷信的言论,他在《少年》杂志上发表了《宗教精神与共产主义》一文。文章指出:共产主义信仰与宗教迷信的区别,“在其所信的理论与方法,能否用在‘实际上来‘实验,换过来说,便是能否合乎科学精神”[1]P56。1924年,周恩来回国担任黄埔军校政治部主任期间,出席广东反基督教大同盟在广东大学召开的大会,在会上演讲《基督教与帝国主义》。周恩来指出,基督教已成为“资本家的走狗”,“帝国主义的侵略工具”[1]P69。从两次论述可以看出,周恩来对宗教的认识与马克思主义宗教观中对宗教本质的概括,其精神是一致的。

五四运动前后到大革命时期这段时间,周恩来已站在马克思主义的舞台上,结合中国国情对马克思主义宗教观有了深一层的理解,但仍停留在理论层面,并未进入实践层面。也就是说,周恩来宗教观处在萌芽阶段。

二、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到解放战争时期是周恩来宗教观的形成时期

大革命失败后,党的统一战线工作受到严重的破坏,周恩来积极总结失败的经验教训,探索统一战线理论。也是在这个过程中,周恩来对宗教的认识不断深化,并逐步形成了有关宗教问题的理论,同时开始参与宗教工作的具体实践。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担负起了反帝反封建和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历史重任。1928年1月后,周恩来开始主持中央日常工作。1931年,中华苏维埃第一次全国代表的大会在江西瑞金召开,宣告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成立。大会通过了周恩来为中华苏维埃共和国起草的《宪法大纲》。在《宪法大纲》中明确指出:“中华苏维埃政权所建设的是工人和农民的民主专政的国家。苏维埃全部政权是属于工人、农民、红军士兵及一切劳苦民众的”;“中国苏维埃政权以保证工农劳苦民众有真正的信教自由的实际为目的,绝对实行政教分离的原则”;“帝国主义的教会只有在服从苏维埃法律时,才能许其存在”[2]110、112。在从事革命实践的过程中,周恩来对宗教的认识已不仅仅停留在理论层面,而是更注重实践层面的内容。《宪法大纲》中规定的宗教信仰自由、政教分离的原则正是这一转变的证明,同时也是对马克思主义宗教观中国化的发展。

抗日战争期间,周恩来代表中共方面长期在重庆及国民党控制的其他地区做统一战线工作,努力团结各方面抗日救国的力量。他提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不分信仰,共产党员要团结各群众团体,红军要注意回族各地寺庙,尊重回民信仰自由。周恩来曾写信给张伯苓希望其号召中国各界人士抛弃信仰不同,一致对外,参加抗日。在对待回民工作的过程中,周恩来和毛泽东曾电告彭德怀等人,规定了三大禁条:禁止驻扎清真寺,禁止吃大荤,禁止毁坏回文经典。在与阎锡山商谈八路军开赴华北前线抗日事宜时,周恩来提出共产党员要“坚决地组织公会、农会等独立的群众团体”[3]P42。这些群众团体当然包括宗教界人士组成的爱国团体。1943年,周恩来同宗教界人士吴耀宗长谈,向吴介绍形势,呼吁一切爱国党派和人士团结起来,为反对法西斯统治,建设独立、民主、自由的新中国而奋斗,并宣传阐释了中国共产党的宗教政策。抗日战争时期,周恩来对宗教界的统一战线工作给予高度重视,对宗教工作的开展起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抗日战争胜利后,为阻止内战爆发,周恩来率中共代表团同国民党进行谈判,并领导国民党统治区内党的工作、军事工作和统一战线工作。1946年后,周恩来协助毛泽东指挥解放战争,并指导国民党统治区的革命运动。1948年春,在前往西柏坡的途中,毛泽东、周恩来一行人途经五台山。在五台山,毛泽东、周恩来视察寺庙文物,询问寺院的修整工作和寺僧的收容情况,并指示随同视察的地方干部要抓紧寺院的修复和保护管理。1949年,新政治协商会议筹备会第一次全体会议上,周恩来对吴耀宗先生等宗教界人士组成的抗日统一战线给予了充分的肯定:“他们虽然都没有组织一个政党或者政治团体,但却领导着很大一批民主人士,联系着许多方面的人士在奋斗着。”[3]P125-126周恩来在《关于人民政协的几个问题》这篇文章中,再次强调尊重他人宗教信仰这一原则,“汉族应当尊重其他民族的宗教、语言、风俗、习惯”[3]P139。解放战争时期,周恩来强调要继续团结宗教界爱国人士,尊重他人宗教信仰自由,保护各地寺院不受破坏。这一时期,周恩来的宗教观逐渐侧重于宗教政策的落实情况,逐步形成具体的内容。endprint

从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到抗日战争时期,再到解放战争时期,周恩来宗教观的内容不断具体化,有了时代的烙印。周恩来对宗教界的统一战线工作给予高度重视,对宗教问题的认识不断深入,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宗教观,但其宗教观仍没有形成完整的体系。因此,这一时期仅是周恩来宗教观的形成时期,而非成熟期。

三、新中国成立后周恩来宗教观进入成熟和完善时期

新中国成立后,随着中国共产党全面执政地位的确立,统一战线工作被提到新的历史高度。周恩来作为第一任总理,直接参与关于宗教工作的决策和具体的指导工作。这一时期,周恩来宗教观进入成熟和完善时期。

周恩来对宗教的认识是随着他革命实践经历的丰富而不断变化的。新中国成立初期,他指出,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不必强调宗教是鸦片,但宗教思想是唯心主义的,这一点不可否认。在一定条件下,宗教对社会、民族关系,乃至家庭关系都有积极作用。同时,他提出宗教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将长期存在,甚至到共产主义时期也有可能继续存在。在长期主持宗教工作的过程中,周恩来逐步形成有关宗教工作的一系列观点和基本方针。首先,中国一向是政教分开的,宗教信仰与政治反动不能划等号。信教的和不信教的要开展合作,通过自办宗教来摆脱帝国主义的控制,并推动宗教制度的改革。其次,尊重和保护宗教信仰。信教的和不信教的要相互尊重,绝不用行政力量干涉宗教信仰自由。再次,全面阐述宗教的五大特点,即长期性、群众性、民族性、国际性、复杂性。最后,全面发展对宗教界的统一战线,保护宗教团体,研究宗教在中国如何辅助社会进步,有益于经济社会发展。这些观点和主张构成了周恩来宗教观的系统内容,也表明其宗教观的发展进入成熟和完善时期。

新中国成立以来,周恩来全面指导宗教工作,取得了丰富的实践经验。他多次参加全国统战工作会议,同宗教界人士座谈,与外国宗教人士交流对宗教问题的意见,并为西北地区民族工作的开展和西藏的和平解放贡献了重要力量。1950年3月,周恩来出席第一次统战工作会议,并作《处理好人民统一战线中的四个关系》和《发挥人民民主统一战线积极作用的几个问题》的报告。1950年5月2日、5日、13日,周恩来三次出席基督教问题座谈会,和中共中央、政务院有关负责人一起与出席会议的京、津、沪宗教界人士吴耀宗、刘良模、邓裕志、赵紫宸等座谈。1950年6月,周恩来在政务院第三十七次会议上组织讨论西北地区民族工作,并作题为《关于西北地区的民族工作》的总结报告。1954年,周恩来在讨论政协委员名单时要求各党派、各团体都照顾到。1956年,周恩来会见巴基斯坦伊斯兰教代表团和印度尼西亚伊斯兰教代表团时发表了对宗教问题的意见。在西藏和平解放的过程中,周恩来要求对藏区的寺庙要采取谨慎的态度,处理好民族问题。1961年,周恩来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强调:“在宗教工作上,要正确执行宗教信仰自由政策,进一步团结一切爱国宗教徒。”[4]P314“文化大革命”期间,周恩来对爱国宗教人士进行保护,批示对宗教场所予以保护。

新中国成立后,周恩来对宗教问题的论述逐渐丰富。不仅涵盖了宗教的本质、宗教在阶级社会中的作用等有关宗教本身的问题,而且结合中国国情,论述了宗教在中国长期存在的必然性、无产阶级政党对宗教的态度、新中国的宗教政策等实践层面的问题。周恩来宗教观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宗教观。可以说,这一时期是周恩来宗教观的成熟和完善时期。○

参考文献:

[1]周恩来年谱(1898-1949)[G].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人民出版社,2007.

[2]中央革命根据地历史资料文库·政权系统(6)[G].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2013.

[3]周恩来统一战线文选[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4.

[4]朱启泰等.统一战线大事记[M].北京:中共党史出版社,1991.

责任编辑 马永义endprint

猜你喜欢

周恩来宗教观
重审中国宗教信仰缺失论——兼谈有中国特色的马克思主义宗教观
藏族大学生马克思主义宗教观教育困境及路径分析
新疆高校马克思主义宗教观教育现状与思考
杜诗中的道教法术与杜甫的宗教观
论周恩来对新四军的卓越贡献
浅谈大革命时期周恩来对党的思想政治工作理论的贡献
周恩来对生态文明建设的思考研究
周恩来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贡献研究综述
心系雪域高原
当前我国马克思主义宗教观研究的新变化及其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