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世纪我国音乐科技学研究综述

2015-05-26胡歆钰

艺术评鉴 2015年9期
关键词:民族乐器演艺音响

胡歆钰

摘要:自上个世纪60年代开始,伴随着国际电子科技、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等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借助科学技术发展音乐艺术的梦想是人类有史以来最成功的实践之一。由于录音技术和通讯技术的发展,20世纪音乐的实践也呈现出绚丽的变化,其中电子音乐创作与少数民族音乐的相关性研究得到了突破,且以往只专注少数民族音乐的传承与保护,而忽略乐器优化改良的问题得以探讨。以实现科学技术和音乐艺术实践相结合的音乐科技学科,在绚丽多彩的音乐文化中获得突出成就。由于时间限制,笔者只选择近30篇代表文献完成综述。

关键词:音樂科技学 研究综述

一、关于音乐科技学科含义讨论

“2013年斯德哥尔摩音乐声学大会”是全球音乐声学领域最大规模的学术交流平台。《浅谈国内音乐科技及相关学科的发展建设》一文中,作者黄志鹏从国外音乐科技学科发展的实质来看,音乐科技学应立足于研究、创作于实践、着眼于科技在音乐实践中的具体应用。阐明对于音乐科技的发展可以从三方面着手,建设具有国际水准的实验室,根据需要设特色学科,普及相关课程。音乐科技史是音乐史学与科学技术相结合的边缘学科,在高兴《音乐科技史及其研究领域初论》一文中,阐述了音乐科技史这一新兴学科的发展前景,将音乐科技学科大致分为音乐自然科学思维、音乐声学、音乐力学、音乐工艺学、音乐传媒学,为音乐科技的研究、科学技术史提供了材料。韩宝强在文章《我国近代音乐声学研究概览》中从乐器声学的研究、音乐听觉心理研究、动态音乐测量研究、录音制品及重放系统音响效果的研究、利用领用多媒体计算机技术保护民族乐器音响的研究等方面概述了我国音乐声学的研究状况,并指出目前在音乐声学领域存在的问题。

以上是关于音乐科技学科的探讨,无论是历史角度还是现代发展角度,或是从中国音乐学的学科建设等单一角度讲无疑是有理有据的,但作为一专业学科,应从多角度、全方位考量这一新兴学科。

二、关于音乐学科建设的研究

研究机构的建立和学术交流的开展是建设一个学科的必要条件,20世纪80年代起,中国科学院声学所、中央音乐学院、中国音乐学院、北京大学、上海大学、上海音乐学院、武汉音乐学院、南京艺术学院陆续建立音乐声学或计算机研究机构。在实际操作与理论两部分进行探讨。介于音乐声学总论著述的指导意义,可将传统的音乐声学研究分为3个方面:音乐音响理论、乐器与发生原理、乐律研究。这三点包含了当代音乐声学的学科构建、研究方法、研究领域的发展趋势。

(一)音乐音响理论

韩宝强专著《音的历程——现代音乐声学导论》从人对音乐的主观听觉感知角度出发,系统的介绍了现代音乐声学的发展历程。龚镇雄《音乐声学——音响、乐器、计算机音乐、MIDI、音乐厅声学原理及应用》从自然科学与音乐艺术学科交融角度阐述了当代音乐声学的发展,在此前后的音乐声学著作还有唐林《音乐物理学导论》、朱起东《音乐声学基础》、胡泽《音乐声学》等。这些著作适用人群广泛,具有一定影响力。

对于现代声学研究,在期刊方面,韩宝强教授2006年在《空间音乐声学研究:把音乐放在首位》一文中对音乐厅堂声学设计进行系统的探讨。第二年《乐器声学系统与空间音乐声学》简单介绍了乐器的基本知识,阐述了完整的乐器声学结构包含的五个子系统,即:激励系统、振动系统、传导系统、共鸣系统、和调控系统。将音乐声学与环境声学相联系,提出了“空间音乐声学”概念。基于对空间音乐声学的研究,最关键的是音的性质讨论,韩宝强教授在《中国音乐学》中发表《关于“音”的性质讨论》一文中从音乐声学角度探讨了我国基本乐理教科书中“乐音”相关的四个问题:声音的由来、乐音与噪音的区分、乐音四要素的心理属性、泛音与谐音列的差异等推进我国乐理的改革。德林《关于“空间音乐声学”的探讨》就对韩宝强教授的两篇论文《空间音乐声学研究:把音乐放在首位》与《乐器声学系统与空间音乐声学》进行了探讨。韩宝强在《演艺设备与科技》2009年第35期《乐器音响能建立标准吗?——<中国民族乐器音响标准库>的心理物理学基础》论证了为乐器音响建立标准的物理及心理双重属性,通过文字全面的对标准音响进行论述,建立我国民族乐器的音响标准体系意义深远。对于空间音乐声学的一些基本概念,付晓东教授在2009年《演艺设备与科技》中发表的《论民族乐器音响标准化的必要性与现实性》阐述了制定民族乐器音响标准的意义与必要性,需要把握机遇,严格的遵循论证的权威性、样本条的真实性、数据准确性,同时注重技术手段与科学性原则。在《漫谈音响对音乐欣赏的重要性》一文中,阐明了音响对于心理有着密切不可分割的关系。同时在2012年在《演艺科技》中介绍《中国民族乐器音响标准库》研制过程中所实行的监控手段与实施标准,以推进民族乐器标准。

(二)对乐器发声原理的学科研究

在庄元教授《当代中国音乐声学研究述要》中说到关于乐器声学研究基于音乐声学理论和声学测量技术的开展对乐器振动的研究,其意义有三各方面:一为乐器设计与制造提供原理和标准;二音乐学研究提供客观数据;三是为乐器演奏与教学提供依据。付晓东《乐器分类的新思维——元素分类法》中,以21世纪的新型乐器——水鸣琴的出现为起点,阐述了以霍布斯尔特·萨克斯乐器分类法为代表的通用分类法所面临的挑战与困境,由此,引入并介绍由斯蒂夫·麦思于2007年提出的“乐器元素分类法”对其说基于的源头、理念与分类原则进行了探讨并论述了元素分类法对21世纪乐器学研究的重要意义,与有关的乐器声学标准问题。田泽林《略论乐器的声学参数——兼议我国的现行乐器标准》从音域、音准、音量、激发阈、发音敏感度、声谱、频率响应、哀变、哀减、指向性十方面论述了音乐声学参数。又在《乐器声学品质评价的项目体系》中,论述了乐器声学品质评价所包含的项目:艺术评价、技术评价、工业评价、商业评价以及在进行表述和量化时所必需的的名词和概念体系。作者所提出的具有独立命名的声学评价项目共39项,也囊括了乐器的总体声学特征,因此可作为乐器声学评价的一个基本项目体系。田泽林《演艺设备与科技》2006年第2期《乐器的声学原理及其运用》中提出乐器是音乐的发声工具,文章从不同的视角看乐器,阐述了两种不同的形态:一种是机械构造,另一种是声学构造。作者重点讲述声学原理的同时,阐明声学与机械不可分割、相互作用的实践意义。在声学部分主要介绍了乐器七种不同元素,分别为振动元、激发元、放大元、传播元、控制元、辐射元、辅助元等,它们相互影响,从而产生了乐器构造的基本条件。通过对七种元的了解,以及乐器发声工作过程(打击、弹拨、摩擦与气吹)所发生的振动现象,作者进一步从弦乐器、管乐器、簧乐器、棒乐器、版乐器、膜鸣乐器等六种不同性质乐器出发,进行对比,并且一一介绍,解释在声学现象中常发生的九种传导过程,分别是:直接传导、间接传导、休间传导、体内传导、正向传导、反向传导、单点式传导、面传导、多点式传导等。接着在传导的过程中我们会听见激发并放大的声音,主要原因在于共振面与辐射空间成正比。文章主旨介绍了乐器发响的原理,系统的进行分析,从而在制作改良乐器时有一定的指向性。

(三)对乐律的研究

“乐律是研究律制构成的应用科学。”(中国大百科全书·律学条目,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86年)。在律学著作中有刘勇《汉代律学概览》对汉代律学进行概括性的阐述。戴正铎的《广义三分损益律与朱载堉十二平均律及纯律的关系》认为朱氏的三分损益法顺逆相生律已经十分接近十二平均律。在有对我国少數民族的律制研究,韩宝强在《中国塔吉克族鹰笛律制研究》中阐明利用高科技对中国的塔吉克鹰笛演奏艺人的演奏进行了测量分析,文章通过对鹰笛的制作进行调查,探讨鹰笛的律制。其中具体介绍了音乐的测量问题,主要选择具有代表性的音响样本与使用可靠地仪器设备按照科学的依据合理的测量。同时在音乐分析的三方面,分别是谱面分析、相邻音程的律质分析、整体律制分析进行了研究与测量。韩宝强在《用马尾制成的“声带”——刀郎艾捷克音响研究》中阐述刀郎艾捷克属于维吾尔族擦弦乐器,通过实地考察刀郎艾捷克与刀郎歌手的音色具有相似性,从音乐声学的角度进行论述。

参考文献:

[1]张爱林,屈歌.直击2013斯德哥尔摩音乐声学大会[J].演艺科技,2013,(S2).

[2]黄志鹏.浅谈国内音乐科技及相关学科的发展建设[J].人民音乐,2007,(05).

[3]高兴.音乐科技史及其研究领域初论[J].科学技术哲学研究,2011,(04).

[4]韩宝强.我国近代音乐声学研究概览[J].黄钟·武汉音乐学院学报,2002,(01).

[5]韩宝强.音的历程——现代音乐声学导论[M].北京:中国文联出版公司,2003.

[6]龚镇雄.音乐声学——音响、乐器、计算机音乐、MIDI、音乐厅声学原理及应用[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1995.

[7]唐林.音乐物理学导论[M].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出版社,1991.

[8]朱起东.音乐声学基础[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1988.

[9]胡泽.音乐声学[M].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3.

[10]韩宝强.空间音乐声学研究:把音乐放在首位[J].演艺设备与科技,2006,(02).

[11]韩宝强.乐器声学系统与空间音乐声学[J].演艺设备与科技,2007,(02).

[12]韩宝强.关于“音”的性质的讨论[J].中国音乐学,2002,(03).

[13]德林.关于“空间音乐声学”的探讨[J].演艺设备与科技,2007,(05).

[14]韩宝强.乐器音响能建立标准吗?——《中国民族乐器音响标准库》的心理物理学基础[J].演艺设备与科技,2009,(02).

[15]付晓东.论民族乐器音响标准化的必要性与现实性[J].演艺设备与科技,2009,(02).

[16]付晓东.漫谈音响对音乐欣赏的重要性[J].乐器,2011,(08).

[17]付晓东.中国民族乐器音响标准库项目启动[N].中国文化报,2008年.

[18]庄元.当代中国音乐声学研究述要[J].中国音乐学,2005,(02).

[19]付晓东.乐器分类的新思维——元素分类法[J].音乐传播,2013,(01).

[20]田泽林.略论乐器的声学参数——兼议我国的现行乐器标准[J].乐器,1983,(05).

[21]田泽林.乐器声学品质评价的项目体系[J].演艺设备与科技,2008,(05).

[22]田泽林.乐器的声学原理及其应用[J].演艺设备与科技,2006,(02).

[23]刘勇.汉代律学概览[J].中国音乐学,2003,(01).

[24]戴振铎.广义三分损益律与朱载堉十二平均律及纯律的关系[J].中国音乐学,2000,(04).

[25]韩宝强.中国塔吉克族鹰笛律制研究[J].文化艺术研究,2010,(05).

[26]韩宝强.用马尾制成的“声带”——刀郎艾捷克音响研究[J].中国音乐,2009,(02).

[27]徐玺宝.谁来关注中国民族音乐的底层问题——再评韩宝强《音的历程——现代音乐声学导论》[J].交响·西安音乐学院学报,2007,(03).

猜你喜欢

民族乐器演艺音响
河南金贵演艺集团
音响销售面对面之我卖音响的这些年
2020年《演艺科技》总目录
音响行业真的“难”做吗?
生态学视角下得演艺产业——评《演艺产业生态学刍论》
为定制安装而生SpeakerCraft,纯粹的定制安装音响品牌
艾玛·斯通:为演艺而生
诚实音响
中国民族乐器(之十五)笙
中国民族乐器(之十四)雷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