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牌还是代工
2015-05-26
当品牌逐渐成为企业追逐高附加值时,曾经很多为大品牌代工的企业都大力打造自主品牌,确实,没有大量自主品牌的产业在国际上就不会有话语权,没有叫的响的自主品牌的产业就只能亦步亦趋的跟在别人后面。
我从来也都没觉得,品牌企业做代工是一件多么光彩的事儿。
代工企业作为乙方,要千方百计地满足甲方的需求,只赚点辛苦钱。就算产品造得再好也要贴上别人家的牌子,那种滋味真不好受,谁让自己不强大呢!然而,处于原始积累阶段的企业如果从一开始就能抱住一个大企业的大腿,那自然是极好的。毕竟在没有形成自己品牌的情况下,靠自己辛勤劳动赚点钱花也无可厚非。但是,你看到过有多少家大品牌企业还心甘情愿地为他人做嫁衣?
尽管我们不排除有些企业就是要致力于代工行业,像富士康董事长郭台铭所想的那样:做代工又怎样,我照样可以成为全球代工企业的领头羊!但对那些想要在市场上打出自己产品品牌的企业来说,一旦他们熬过了为别人代工的阶段,再让他们回到原来的状态可就难了。
例外也不是没有。如果企业经营不善深陷债务危机,谁能给它点儿代工的订单那简直就是救命良药。再有如卡特彼勒,它有一部分业务是可以给其他企业做代工的,但与其说是代工,不如说是为他人定制化生产更为恰当,人家从中赚取的利润可不是一般代工企业可比的。
闭上眼睛,我仿佛能看到一排排流水线上,工人们有序地站着,汗流浃背、无声无息。除了运动着的生产线正发出有规律的声音外,你很难想象,中国制造业平均5%的毛利率,能给这些工人带来多么愉快的生活?从改革开放初期的“三来一补”开始,来料加工、来样加工、来件装配就成为无数工厂的运营模式,直至今天,很多企业依然不愿改变。这就是我们所关注的制造业吗?这就是国民经济的支柱型产业吗?
不可否认,这些企业所拥有的高端技术、科学的工厂管理、完美的工艺设计、持续完善的供应链管理大家都有目共睹,但你有没有意识到,在庞大的制造业群体中,它们是多么的凤毛麟角!
那些与人们有着天然距离感的事物,终归不能成为一个行业的代表,就算它们努力地去改变人们对整个行业的认知,在人们眼中也仅属于“优秀的异类”。或许,如果我们不去刻意提起中国制造业代工的现状,热衷于消费的人们,包括许多制造业企业主在内,并不会觉得这个行业存在的苦楚与自身有怎样的关系,反而会为风靡全球的“中国制造”欢欣鼓舞,他们高兴地认为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已经改变了中国制造业在世界的地位!
然而,中国产品从此高大上了吗?日益减少的人口红利、持续上升的劳动力成本,反而让我们逐步丧失掉代工优势。人们发现,越南、柬埔寨正逐渐取代“中国制造”的地位!遗憾的是,中国制造业的转型升级尚未完成,依然有很多人还沉浸在投机的热浪中无法自拔。当那些本该用于制造业转型升级的资金,变成一股股投向房地产、金融领域的“热钱”时,不知道一些企业家是否想过,如果你最终失去了代工的机会,你在这个行业里是否还有立锥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