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义勇关圣像

2015-05-25蒙桃叶

中国收藏 2015年2期
关键词:关帝庙关羽

蒙桃叶

在陕西兴平市博物馆内藏有一尊体型高大、神情庄重威严、铸造精美的铜造像,这就是被世人尊为“关帝圣君”的关羽铜造像。

造像高227厘米,宽134厘米,肩宽80厘米,头高48厘米,头宽33厘米,座长133厘米,座宽80厘米。青铜质,坐姿,双手持物于胸前(物佚)。造像面庞方阔,浓眉高挑凸起,凤眼高鼻,鼻孔较大,抿嘴,唇线棱角分明。头戴帝冠,冠上饰有泡钉云纹,且有一条宽带由冠前绕冠侧下垂至肩肘,大耳垂肩,五绺长髯下垂至胸前,冠带系于颌下。身披右衽交领双重衣,两重垂带,肩有披帛,宽袖下垂。衣缘、披帛、腰带均饰有西番莲,衣袖、双膝饰左右对称的五爪龙图案,纹饰精细,在肩部和衣饰边缘尚有描金残留。足蹬朝靴。造像制作规整,做工精良。

须弥座,座两侧有对称的桃心孔。座背錾刻铭文,尚可辨识。铭文曰:“直隶饶阳县知县王之纪万历四十三年春季造,发心:王子藩、李希增、王缙、杜效思、姬宋业、刘伯庚、南希顺、吴永宾、王有望、翟自仪、刘世水,道士刘德伟,孙金和桥、王和稳,泾阳县绘士杨松”。

“大明万历四十三年”即1615年,“直隶饶阳县知县王之纪万历四十三年春季造”,是说明饶阳县(今河北饶阳县)知县王之纪在其任职时,于1615年铸造了这尊铜造像。所列人名应是捐款出资者的姓名。

关羽作为三国时期的名将,在其去世后有一个逐渐被神化的过程。历代朝廷对关羽多有追封,视其为忠君爱国的化身。宋真宗时出现了以关羽为主祀的关圣庙。宋徽宗谥关羽为忠惠公、崇宁真君、武安王、义勇武安王。南宋高宗谥关羽为壮义勇武安王。明神宗谥关羽为三界伏魔大帝神威远镇天尊关圣帝君。至明末,关羽成为武庙的主神。清康熙四年(1665年),尊关羽为夫子,与孔子并称。雍正八年(1730年),追封关羽为武圣。清宣宗谥关羽为“忠义神武灵佑仁勇威显关圣大帝”。民国以来,袁世凯的北洋政府将关羽列入国家祀典。

关羽一生所体现的忠、义、勇、信的传统价值观,经过1800年的积淀和演化,成为了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关羽本人则成了儒道两家供奉的“关圣帝君”。

兴平地处西北关中一隅,一座关帝庙不仅是当地祭祀关羽的场所,又是当地文化生活的中心。一尊关公造像,不仅是千万民众精神的寄托,又是深入人心的忠义教案。一些富商大贾还把关公奉为财神,也建关帝庙。

据1984年版《兴平县志》第三章民俗、宗教志第三节“关帝庙”载:兴平关帝庙奉三国时期蜀国的关羽,清朝封为关圣帝君(副玉皇)。旧时兴平城内有西关帝庙、南关帝庙、北关帝庙三座。“西关帝庙在县城西门瓮城内,为金主完颜永济时期的大安二年,即南宋宁宗嘉定三年(公元1210年)。兴平西关—白门赵氏(女),因其老爷(丈夫)感化而舍宅建庙,壁龛金人,殿下有石人、石羊、石虎,建有牌楼、戏楼等。明、清时香火兴盛,民国衰落,解放初建为西关小学”。“南关帝庙(称武庙),在县城内南门口,为明代建,内奉关羽像是明代铜铸,为兴平之一宝,所谓‘铜圣贤’,现为文物,保护在文化馆。庙前设武学,有演武场,曾有庙祠田23亩,解放初废,后建为县医院,现为防疫站”。“北关帝庙在县城内北门口,清时建,民国初年废。同治元年,回民起义后,各村筑城堡,深挖地窖,遍建关帝庙,祈示保平安。”

从以上记载可以看出,兴平在金时始建三座关帝庙,其中的南关帝庙亦叫武庙,主要供奉着这尊以“忠义神勇”而闻名的关羽造像,历代均有修葺,后因时代变迁而坍圮,今已不存。

关帝庙是伴随着我国封建社会人们对关公信仰的传承而发展起来的,经过不同历史时期的兴衰演变,最终形成了“关庙遍天下,无处不焚香”的壮观局面。有资料显示,目前全球范围内的168个国家和地区拥有37万多座关帝庙,我国向公众开放的关帝庙多达3万座。这些关帝庙内供奉着神态各异的关羽造像,有的是铁质、有的是木质和石质的,但从时代特征、质地和做工精致方面考察,兴平市博物馆馆藏的这尊关羽造像在全国可谓是难得一见的精品。这尊造像生动逼真,保存完整,纹饰繁缛清晰,制作精湛,充分显示了明代高超的青铜铸造工艺水平,为我们研究明代的社会习俗、精神信仰提供了重要的实物资料。

猜你喜欢

关帝庙关羽
临汾关帝庙沿革考证
华容道
关帝庙
我向关羽借勇气
承德关帝庙探析
城市化进程下的民间信仰与关帝庙文化
周口关帝庙建筑装饰艺术剖析
关羽大意失荆州
关羽是个“大路痴”
关羽收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