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实施多元评价 促进个性发展

2015-05-25张伊璇

小学教学参考(综合) 2015年5期
关键词:评价语言课堂评价学习效果

张伊璇

[摘 要]课堂评价是教学过程不可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贯穿于语文教学活动的每一个环节。教师评价教学语言质量的高低,不仅影响课堂学习的效果,而且对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过程、思维和情感体验的及时总结和调控,能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激发学习语文的潜能,树立学好语文的信心。

[关键词]课堂评价 语文教学 学习效果 评价语言

[中图分类号] G62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5)15-016

课堂评价是教学过程不可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贯穿于语文教学活动的每一个环节。法国教育家第斯多惠说过:“教学艺术的本质不在于传授,而在于激励唤醒和鼓舞。”适当的评价语言、灵动的评价方式能够有效地调动学生兴趣、激发学生灵感,引发学生妙思,张扬学生个性,开发学生潜能,能够为一节课增添不少亮色。那么,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如何进行有效的课堂评价呢?

一、评价语言丰富生动,幽默智慧

教育需要赏识。教师要善于发现学生身上的闪光点,肯定学生的优点。教师多采取赞赏、激励性的评价,这有助于保护学生的自尊心,激发上进心,但一味给予“好”“你真棒”等评价,既空洞乏味,学生又不以为然。如果教师将“你读得真好”,根据当时的情境换成“你读得字正腔圆”或者“你读得声情并茂”或是“你读得优美动听”,这样既能激励学生,又能用语文的方式让学生具体感受到自己究竟“好”在哪里。再比如“你回答的太棒了”,在中年级的课堂上,这句话可以具体转化为“你用一句话来概括,表达准确,言简意赅”或者“你用了一个比喻句来回答,很有文采”“你懂得抓住中心句来概括段意,值得大家学习”。这样摒弃笼统模糊投之四海皆准的评价,依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学段特点,用丰富灵动的语言来肯定和激励学生,教师多使用此类针对“这一个”的个性化评价,才是学生所珍视的。

幽默风趣,富有智慧的评价,可以使学生的理解和体验更加深刻,轻松活泼的课堂氛围,对于学生来说更容易接受教学信息,真正的做到 “乐学”“好学”。如特级教师于永正在上《小稻秧脱险记》时,要求学生把杂草的话读一读,让人感到他已经是有气无力了。一生朗声读道:“完了,我们都喘不过气来了。”于老师边做喷药的动作边说:“你没有完,再喷洒两遍你都不会完。”所有学生都笑了,该生意会,喘着气读:“完了,我们……我们……都喘不过气来了。”于老师继续做喷药状,说:“我听到你喘气了,但是声音仍然很大,说话的声音这么大能完吗?得再喷点。”学生又笑。这次,该生用微弱的声音读这句话,不仅表情到位,富有情感,还真是活脱脱一个“有气无力”的小稻秧。在课堂教学中强调让学生感悟,并不意味着教师可以放任不管。恰恰相反,只有教师评价引导得法,学生才能悟得真切。

二、评价态度自然真诚、以诚动人

只有发自肺腑的表扬才能触动学生的心,唤起他们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评价,呼唤自然真诚!特级教师于永正在一次公开课上,一位男同学把课文读得正确、流利而又声情并茂。于老师听完他的朗读后主动走上前去,微笑着和这位男生握手,并真诚地说:“你读得太好了,播音员也不过如此。在读这篇课文上,我不如你,我和同学们想再听你朗读一遍。”话音未落,听课的教师和学生报以热烈的掌声,这掌声不仅是送给有精彩表现的学生,更是送给对学生进行真诚评价的于老师。一位教师让一个学习中等生读一句话,这个学生读得并不怎么样,可教师却说:“你读得多好啊!”这位学生便会想:“我真的是读得这么好吗?”班里的其他学生也在心里会说:“老师在瞎说,欺骗同学……”这种现象既有损于学生心理的健康和人格的完善,也不利于学生正确地认识自己。如果教师对学生这样说:“你读得比昨天(以前)好听多了,继续努力,相信会读得更好!”那这位学生自然也会感到自己进步了,既增添自信心,又能迸发出学习积极性,而其他学生也容易接受了。

三、评价要是非分明,敢于批评

在平时教学中,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主体性,善于对学生进行鼓励,但绝不能因此对学生回答问题时出现的不好或不对,充耳不闻或回避错误,而要“是其是,非其非,好其好,坏其坏”,给学习中的学生梳理一个明确的审美尺度。例如,贾志敏老师在上《那片绿绿的爬山虎》时,一生朗读,读得声情并茂,落落大方,贾老师很真诚地说:“你读得太好啦,三百个里面才出一个,同学们学着他这样,自己读一读,看看谁读得也好。”因为有了这样的参照和教师评判的尺度,后面朗读的学生,在节奏和声调上把握得就比较到位。在另一处课文朗读时,一个女生,一张嘴就有点拖音,贾老师就立刻止住说:“不要这样读,拖腔拿调的,要这样读——”说着,示范读了一遍,学生很快地纠正过来。对于一个正在成长、发展过程中的学生,教师明确的评判尺度,无疑具有很重要的形塑作用。

针对一些文本内容价值方面的解读,当课堂上众说纷纭,甚至出现一些错误的观点时,比如说“《狐狸和乌鸦》寓言中狐狸是聪明而非狡猾”“《临死前的严监生》中严监生是节约而非吝啬”“《愚公移山》中愚公是愚不可及不懂变通而非不惧艰难执着追求”等等,教师在讲解这些问题时应及时地进行评判和引导,不能含糊其辞,不辨是非,否则将导致学生发言的盲目与随意性被放大,甚至紊乱其价值取向。

四、评价要指明方向,便于改进

课堂评价还应为学生指明改进方向。对于学生的出色表现,教师要予以赞赏和肯定;对于学生存在的问题,同样应以婉转的语气以建议形式提出,让学生知道今后努力的方向。如特级教师支玉恒在上《我的伯父鲁迅先生》时,请一位学生回答问题,该生言简意赅地说出了自己的观点,赢得了台下众多听课教师的掌声。支老师请该生站上讲台,向听课的教师说声谢谢。该生走上前,行动局促忸怩,抓耳挠腮,惹得台上台下笑声一片。支老师问:“为什么大家都笑了,知道吗?”该生回答:“可能是笑话我吧!”支老师说:“大家的笑是善意的,看见你一下子变得腼腆,便觉得挺有趣。一个人不但要有知识、有学问、有道德,而且行动举止也要大大方方,礼仪周全。你愿意这样吗?”该生点头说愿意,并大大方方地朝台下教师敬礼,说:“谢谢老师们!”台下立刻响起了热烈的掌声。相信这一幕会深深地印刻在这个学生的心里,支老师的评价不但纠正了这位学生举止上的不足,也为其他学生提供了典范。如果教师能够为学生指明改进方向、办法以及措施,并鼓励学生努力去做,那么学生一定能在课堂评价中不断成长,同时也能取得良好的课堂教学效果。

五、评价形式创新多变,有效激励

课堂评价包括语言评价和动作行为评价等。精炼准确、富于变化、幽默风趣的评价语,能有效地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增强学生自信心,使学生处于兴奋、主动、积极的状态,充分发挥其潜能。除语言评价外,情感激励和动作行为评价也是一种重要的激励方式。比如:一个充满希望的眼神、一个鼓励的微笑、一个赞许的点头、一根竖起的大拇指,或者是轻轻拍了一下学生的肩膀……这些不仅仅传达了教师对学生一份关爱,还表达了一种尊重、信任和激励,这种润物细无声的评价方式更具亲和力,更能产生心与心的互动,其作用远远大于随意的口头表扬。当学生发表见解时,教师多微笑,多点头,专心倾听,诸如此类的态势语可以明确地传达“我对你的观点很感兴趣”“请继续说下去”这样的信息。对于回答特别出色的学生,让其将自己的答案写在黑板上并署名,或者与学生亲切地握手等,更得学生青睐。

总而言之,教师应当不断积累知识,锤炼课堂评价语言,有意识地针对每个学生的发言进行富有激励性、个性化的评价,或肯定激励、或解惑释疑、或点拨引导,让学生体会到教师对他们的关注与期望,体会到成功的喜悦,让学生不断提高学习语文的兴趣,激发学习语文的潜能,树立学好语文的信心。

(特约编辑 严 玲)

猜你喜欢

评价语言课堂评价学习效果
“百词斩”对于大学英语四级词汇学习效果的实证研究
莲心宝宝有话说
灵动的评价语言让课堂锦上添花
落实“两个关注”,促使课堂评价走向有效
试论通过评价促进学生的语言习得
给评价语言套上语用“范儿”
巧用课堂评价 提高教学效率
中职信息技术课堂评价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巧用评价语言,打造高效课堂
浅析教师评价语言在幼儿园语言教学中的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