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陶铸赋词留“飞虹”

2015-05-25肖六芹

文史博览·文史 2015年5期
关键词:陶铸旅舍秦观

肖六芹

20世纪80年代后期,湖南郴州苏仙岭公园门口跃过郴江河,再一路西向跨过京广铁路的一条大街道贯通了,这条大街道的西边尽头是横越京广铁道的一座桥。

街也好,桥也罢,如今看来不显眼,但当初却是揭开郴州城区交通建设序幕的诗篇,也曾经一度成了郴州城区极具吸引力的地方。

大桥名为“飞虹”,大街亦随之定名为“飞虹”。郴州的飞虹桥、飞虹路直接给人诗意蓬勃、豪情生发的感觉。

这样的地名儿是即兴之作吗?非也,其后有着厚重的历史感。

一切源于陶铸的《踏莎行》——词作中有“桥跃飞虹”一句。

1965年3月,时任国务院副总理的陶铸(1908-1969,湖南祁阳人),来到郴州检查农业工作。一路风尘仆仆,他听说苏仙岭下有几百亩果园,决意要去看看。当时,苏仙岭公园正在建设之中,陶铸一行从山麓一路上行。看到岭上处处盛开着鲜艳的映山红,山谷里回响着清脆的杜鹃声,新栽的果树林“千枝吐艳,景象欢欣”,他十分高兴。

到了苏仙岭山腰的“三绝碑”前,陶铸驻足良久,细读碑文,上头北宋秦观(1049-1100,字少游,北宋著名词人,官至太学博士)被贬郴州,满腹惆怅之下所赋的《踏莎行·郴州旅舍》一词让他陷入了深思。

朋党倾轧是北宋政治上避不开的问题。秦观登科以后亲附苏轼,被视为“旧党”,从此党争的迫害便从未间断。1094年太皇太后高氏崩逝,政局瞬变,“新党”相继还朝,“旧党”则连遭罢黜,纷纷出京。秦观作为“旧党”核心人物,在所难免,一路往下,至于“削秩徙郴州”。削秩是将所有的官职同封号除掉——宋朝不杀文士,此为最最严重的惩罚之一。

1096年岁暮,秦观抵郴,居于苏仙岭脚下的郴州旅舍。一连遭受贬谪,对于仕途中人而言,那是分外沉重的打击,何况郴州在当时为南蛮之地。相对于北方中心地带,这里环境荒凉,经济与文化都很落后,远离京城,远离故土,秦观心情悲怅,早已绝了希冀,在1097年的春天,赋成了《踏莎行·郴州旅舍》一词:

雾失楼台,月迷津渡,桃源望断知何处。可堪孤馆闭春寒,杜鹃声里斜阳树。

驿寄梅花,鱼传尺素,砌成此恨无重数。郴江幸自绕郴山,为谁流下潇湘去?

不知迁谪苦,难解少游词。

秦词令陶铸感慨万千。抚今追昔,他思绪飞扬。当天中午,陶铸没有休息,反秦词之意,步秦词原韵脚字赋《踏莎行》一首:

翠滴田畴,绿漫溪渡,桃源何似人间处?不须惆怅怨春寒,万人欢唱朝阳树。

桥跃飞虹,渠飘束素,英雄此际无重数。郴江虽自绕郴山,流向稻香长不去!

词作以自豪之心情,一洗秦少游词幽怨哀愁之情,讴歌了英雄的人民和伟大的时代。

其后,陶铸把这首词作致赠胡乔木。胡捧读再三,赞赏不已,对其中一些词句做了润色和修改,合成如下:

翠滴田畴,绿漫溪渡,桃源今在寻常处,英雄便是活神仙,高歌唱出花千树。

桥跃飞虹,渠飘束素,山川新意无重数。郴江北向莫辞劳,风光载得京华去!

就这样,《踏莎行》有了两种版本,先后都刻在苏仙岭“三绝碑”的石崖上,并列在护碑亭里。

两种版本,“桥跃飞虹”没有异动,四字重达千钧,诗意浓郁,豪情四溢,对秦词中“驿寄梅花,鱼传尺素”那种交通阻隔、音信难达状况做了回应,对郴城交通建设做了肯定。

推断起来,陶铸当时立足苏仙岭,看到的只能是横跨郴江河的苏仙桥或郴江桥吧,或者是他俯瞰郴江而生发出的想象之景也说不定。

“桥跃飞虹”,华美文辞,瑰丽景象,令人充满向往之情。

当然,那时候郴江河上的桥还远没有现在多,其形态相对如今而言也算不上真正的奇观,而城区跨过京广铁路的桥更是没有。

20多年之后,横跨铁道的一座桥和贯通郴城东西的一条路横空出世,名之“飞虹”,这难道不是对陶铸最好的一种纪念与告慰吗?

(责任编辑:齐风)

(邮箱:chenjianxin1123@126.com)

猜你喜欢

陶铸旅舍秦观
旅舍之家
陶铸劈金匾
梦中题词
雷州遇苏轼
秦观拜师
陶铸的“三不准”和“三不吃”
成都青年旅舍空间研究
我国青年旅舍发展核心竞争力初探
陶铸教女儿优雅
曾志与陶铸——红色伴侣生死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