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加值贸易,还原真实的中国对外贸易
2015-05-25耿楠
耿楠
2001年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以来,中国对外贸易发展迅速,贸易规模持续扩大。根据WTO统计,2009年中国货物贸易出口额为1.2万亿美元,并超过德国跃居世界第一位;2013年中国货物进出口总额为4.16万亿美元,并超过美国成为全球第一大货物贸易国。与此同时,中国的出口额占全球的比重也持续提高。2013年这一比重为11.8%,比2000年提高7.9个百分点。在对外贸易快速发展的同时,中国的贸易不平衡现象也较为突出。根据中国海关统计,1978年中国货物贸易逆差为11.4亿美元,而2014年中国货物贸易顺差高达3825亿美元,其中,同期中美贸易顺差为2429亿美元。全球第一的出口规模、巨额的贸易顺差是否反映了真实的中国对外贸易情况呢?要想回答这一问题,还是要从全球价值链说起。
重复统计催生贸易核算新方法
在全球价值链时代,国际分工出现新的变化,即从产业间分工到产业内分工进而逐渐演变为产品内分工为主的国际分工体系。在这一分工体系下,最终产品的生产要经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环节。这些生产环节分布在两个或者更多的国家并在各个生产环节产生价值增值,而且中间投入品要多次跨越国境。传统的国际贸易统计是依据原产地规则对最终产品进行统计,而随着中间品贸易的迅猛发展,其比例已经超过最终产品贸易,国际贸易模式也发生了改变。因此,传统统计方法暴露出越来越明显的弊端。具体来讲,主要有以下两点:一是贸易数据存在大量重复统计,即在中间品贸易大量存在的情况下,如果每次跨境贸易都统计总量而不是统计增加值,则会产生大量的重复统计;二是一国贸易品包含了其他国家的投入品的价值,即由于原产地规则没有反映出产品在价值链上不同生产环节的流动,所以在统计一国贸易额时也将其他国家的中间投入包含进来,使统计数字放大了最终制成品出口国的贸易规模。由此可见,统计最终产品的总值已经不能反映一国贸易的真实状况,需要对现有国际贸易的统计方法进行创新,以反映国际贸易的真实规模和各国的贸易所得。
增加值贸易(Trade in Value Added)核算方法,作为一种能够反映全球贸易真实情况的新方法,正在受到日益广泛的关注。增加值贸易核算方法是基于全球价值链来统计各国对产品价值的贡献,它扣除了中间产品每次经过海关统计所重复计算的增加值,能够真实地反映出各国在全球贸易中的状况。各国贸易所得也可以通过计算每个国家出口货物中本国增加值和外国增加值的比例来得出。2010年,WTO为推进全球价值链下国际贸易统计方法改革,提出了“世界制造”倡议,试图测度价值链每个环节的增加值,解决重复计算的问题,还原国际贸易的真实面目。2011年6月,时任WTO总干事拉米指出,传统的对进出口的总价值进行统计的贸易数据,造成了对国家间贸易不平衡认识的扭曲,如果改为对总贸易流量中的各国国内增加值进行统计,则能更好地测度和反映全球贸易状况以及贸易不平衡问题。
增加值贸易核算方法的逐步完善
增加值贸易核算方法起源于垂直专业化比率的计算。2001年,美国普渡大学经济学教授大卫·哈默斯等提出了出口垂直专业化(Vertical Specialization)这一概念,并运用投入产出测算一国出口中包含的进口成分和一国出口中作为中间产品被其他国家进口的成分,得出该国垂直专业化程度。出口贸易的垂直专业化程度越高,说明出口产品中进口中间产品所占比例越大。但垂直专业化比率的计算方法有两个基本假设:一是不管最终产品用于出口还是国内消费,其使用的进口中间投入品的程度相同;二是所有进口中间产品都是由国外增加值构成。这两个假设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举例来讲,如果一国加工贸易所占比例较大——如中国,加工贸易出口所需要的国外投入品比重远高于一般贸易,则第一项假设不成立。再比如,如果本国向另一国家出口中间产品,经后者加工后再作为中间投入品由本国进口,则第二项假设不成立。
为了克服上述方法的局限性,WTO首席经济学家罗伯特·库普曼等提出了增加值贸易核算方法。这一方法是通过多国投入产出表,测度最终产品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国内和国外价值增值的贡献程度。多国投入产出表提供了不同部门产品的交易情况,并将这些产品作为中间投入品和最终产品加以区分。目前的多国投入产出数据库,主要有联合国贸发会议(UNCTAD)的全球价值链数据库、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和WTO的增加值贸易联合数据库、日本贸易振兴机构亚洲经济研究所(IDE-JETRO)开发的亚洲国际投入产出数据库、美国普渡大学建立的GTAP 数据库以及世界投入产出数据库等。增加值贸易核算弥补了出口垂直专业化方法的不足,成为基于全球价值链的国际分工体系下更加科学、有效的贸易分析工具。
增加值贸易消除中国外贸统计幻觉
传统的贸易总值统计方法大大高估了全球贸易的规模和贸易失衡的程度。在新的增加值贸易核算方法下,中国的贸易规模和中国对美国等主要发达国家的贸易顺差均大大减少。具体来说,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一是中国对外贸易规模大幅下调。在新的核算体系下,中间产品多次出入海关的重复计算被剔除,全球贸易总额统计结果大大减少。2013年2月,联合国贸发会议发布的《全球价值链和发展:全球经济中的投资和附加值贸易》报告指出,在全球出口中,一国进口的商品中仅仅为了生产某种出口商品或服务的中间产品的比例,占到全球出口的约28%。以2009年为例,全球出口总额为19万亿美元,其中重复计算的有5万亿美元。
这种重复统计形成的虚高成分,对于主要以加工贸易融入全球价值链的中国更为显著。根据OECD-WTO增加值贸易数据库统计,2009年作为第一大出口国的中国,按照总值统计的出口额近1.3万亿美元,而按照增加值贸易核算方法仅为8386亿美元。可见,增加值贸易方法的统计结果仅为传统方法的65%,也就是说中国规模巨大的出口中,留在国内的增加值只有65%。基于增加值贸易方法计算中国对美国的出口,结果也显示出口规模的大幅缩减。根据OECD-WTO增加值贸易数据库统计,2009年中国对美国出口规模按照总值口径计算为2899.6亿美元,而按照增加值口径计算则为2012.5亿美元,减少了31%。
二是中美双边贸易格局发生显著变化。全球贸易失衡、尤其是中美贸易失衡已经成为全球广泛关注的问题,甚至被认为是此次金融危机的根源。中国与贸易伙伴庞大的顺差,也加剧了中国与其的贸易摩擦。新的增加值贸易核算方法有助于从更加科学的角度解释全球贸易失衡,厘清中国在其中的责任。2011年,WTO和日本贸易振兴机构亚洲经济研究所在《贸易模式和东亚的全球价值链:从货物贸易到任务贸易》报告中,以增加值贸易方法计算了中美贸易顺差。相比传统统计方法,2000年、2005年和2008年中美贸易顺差额减少了20%~27%。如果考虑加工贸易因素,同期中美贸易不平衡的程度将会进一步缩小40%以上,2005年甚至达到53%。
2013年,OECD和WTO联合发布增加值贸易数据库,按照增加值贸易方法计算的2009年中国对美国的贸易顺差减少了25%。并且,中国与欧盟之间的贸易失衡问题也存在虚高成分。初步结果显示,以增加值贸易计算的中国对欧盟的贸易顺差减少约三分之一。中国商务部《全球价值链与中国贸易增加值核算研究报告(2014年度)》也得出相似的结果。可见,经过增加值贸易的重新核算,中国对美欧贸易失衡的状况并没有那么严重。而形成这种明显统计差异的原因,可以从全球价值链的角度进行分析。随着中国融入全球价值链特别是深度参与东亚地区的价值链,“三角贸易”的格局逐渐形成,中国在东亚地区价值链条中处于加工组装的环节,因此实际上承担了整个东亚地区对美欧的贸易顺差。
(作者为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副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