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声乐课程建设研究
2015-05-25计皓宇
计皓宇
摘 要:高职院校的课程建设工作是高职教育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本文提出,高职声乐课程建设要通过对声乐课程的前期建设的分析,确定课程目标,设置以突出实践技能训练为主的教学内容,改革评价机制,突出课程的职业培养功能。
关键词:课程建设 调研 创新实践 职业能力
课程建设是高职教育内涵建设的重要内容。课程是专业的基础,只有做好每一门课程的开发建设,才能做好专业建设工作。高职声乐课程是音乐教育专业的核心课程,主要研究声乐的基本知识教学和基本技能传授。声乐课以提高学生综合音乐素质为基本出发点,结合专业知识的学习和传授,把学生培养成适应音乐发展,能胜任社会音乐演出团体和教学岗位的人才。声乐课在整个音乐教育专业中,为相关音乐知识的学习提供必备的知识和技能,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
一、课程建设前期调研
1.声乐课程在音乐教育专业中的定位
音乐教育面向社会、艺术团体、文化传播和演艺公司学校等相关行业、企业、事业单位,培养从事声乐教育、演唱、文化创新、演出经济等岗位的专业人才。声乐课是该专业的核心课程之一,学习者要有较好的声乐基础和表演能力。声乐课重视基础知识的传授和基本技能的培养,根据内蒙古地区艺术氛围和文化需求,应加大蒙古长调、草原歌曲的教学和实训,面向当地需求,整合教学内容,调整培养方向,促进专业目标的实现。
2.学习情况的调查
随着上世纪末我国高校大扩招,高职院校的招生人数也逐年上涨。这不可避免地导致生源质量下降。以笔者学院艺术专业招生为例,音乐教育专业每年招收40~70人不等,录取的学生分数低,高中阶段接受正规艺术培养的人数少,基础知识差,技能不过关,质量处于中下等。这些学生入校后,跟不上专业老师讲授的课程,致使老师的教学计划难以完成。这些学生学习习惯又不好,缺乏努力训练、苦练基本功的意志品质,往往遇到困难就退缩,影响了学习的效果。
二、做好教学目标分析
1.知识目标
理解声乐专业知识的基本理论和演唱技巧,了解声乐知识随时间的发展而经历的不同阶段和历程,掌握不同流派唱法的特点,并掌握重点曲目的演唱方法。
2.能力目标
学会音乐语汇和声乐内涵,提高音乐表现力和音乐鉴赏审美能力,培养学生的识谱能力和初级演唱能力。
3.素质目标
通过声乐课的学习,培养学生热爱艺术的情感,提高艺术审美意识,提高音乐鉴赏力和表现力,培养实事求是的学风,提高创新意识,培养创新能力。引导学生学习国内经典作品,进行爱国主义、民族主义教育,培养其尊重各国音乐艺术、理解多元文化的精神,从而全面推进素质教育。
三、针对本地区艺术市场需求整合教学内容,改革教学方法
针对音乐教育专业的声乐课教学,首先我们要做好教学内容的整合工作。笔者学院处于内蒙古东部,是科尔沁文化发源地,有丰富的民族音乐遗产和浓郁的科尔沁风土民情。当地的艺术文化市场,对民族音乐的推广十分普及。根据上述情况,在声乐课堂上,我们有意识地加大民族声乐内容,选取一些经典的民族曲目,如《嘎达梅林》《诺思吉雅》等。另外,蒙古长调、数来宝等艺术形式也常常出现在课堂上,科尔沁民歌是我们大力推广的。其次,要改革教学方法,坚持理论讲授和技能训练相结合的课堂教学模式,注重技能训练,多为学生争取上台演出的机会,为学生提供更多实践的机会,增加他们的表演能力。
四、改革评价机制
怎样科学、客观地评价学生学习的好坏和教师工作的优劣,是一门课程建设的另一重要内容。首先要确定评价方法。对学生的评价,要采取对学习成绩和平时表现、实践能力相综合的办法,既注重理论成绩、卷面分数,也注意平时上课及参加实践活动的表现,要定好标准,不能搞一刀切。对教师的评价,传统内容同样重要,如能否完成教学目标、完成工作量、上课不迟到、课堂效果好等,也要加入教师对本门课堂的创造性改进等内容。有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很有思想,结合教学目标,将这门课程重新赋予了生命和活力。对这一闪光点,要充分予以肯定,并加以重视和加大力度推广,这样我们的课堂改革才有持续不断的生命活力。
五、小结
课程建设是高职教育改革工作的基础环节和重点内容,关系到改革的成败,也关系到高职教育质量的提高。我们通过不断努力、创新实践,将高职声乐课程建设成充满活力、不断创新、永保生命力的优质课程,为实现专业目标服务。
参考文献:
[1]赵国祥.高职艺术设计类专业课程建设研究[J].教育与职业,2013(11).
[2]张玲潇,王晓阳.高校艺术类大学生创业教育策略[J].教育与职业,2014(12).
(作者单位:通辽职业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