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培训小组在内科低年资护士培训中的应用

2015-05-25闫杏娜王云梅吴利敏

医学研究与教育 2015年4期
关键词:年资内科护士

闫杏娜,王云梅,吴利敏

(1. 河北省博野县医院护理部,河北 保定 071300;2. 河北省博野县医院内一科,河北 保定 071300)

·教育教学研究·

培训小组在内科低年资护士培训中的应用

闫杏娜1,王云梅2,吴利敏2

(1. 河北省博野县医院护理部,河北 保定 071300;2. 河北省博野县医院内一科,河北 保定 071300)

目的 探讨培训小组在内科低年资护士培训中的应用。方法 选择临床内科工作时间在5年以下的118名护士,以科室为单位建立培训小组,确定培训目标、培训内容,以护士各项目标考察合格作为培训结束,分别比较培训前后低年资护士评判性思维能力(CTDI-CV)各维度以及总分变化、培训前后医生以及患者对低年资护士各项工作内容评价情况。结果 培训后118例低年资护士在开放思维、寻找真相、系统化能力、分析能力、自信心、求知欲、人之成熟度以及CTDI-CV总分均较培训前有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培训前医生及患者对低年资护士工作满意度比较,培训后满意度显著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培训后118例低年资护士理论知识、专业技能、急救配合能力以及沟通技巧考核评分均较培训前有显著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培训小组模式在内科低年资护士培训中,能够有助于低年资护士熟练地运用各项操作技能,提高护士的护理工作胜任力,从而有助于避免医疗纠纷发生。

培训小组;内科;低年资护士

在临床工作中,护士队伍综合素质是提高临床专业技术水平以及护理质量的关键,同时也是保证患者生命安全必要条件[1]。随着现代医疗需求不断增大以及无门槛教育设立,大量护理人员进入临床实践工作,对于内科低年资护士而言,如何提高其综合素质已经成为了临床护理管理当中一个重要课题[2]。本研究针对博野县医院临床内科工作118名工作时间5年以内低年资护士,采用科室培训小组形式进行培训工作,经培训后,118名低年资护士其临床工作能力有显著改善,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选择临床内科工作时间在5年以下118名护士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11名、女107名,护士年龄为20~29岁,平均年龄为(23.53±3.42)岁。文化程度大专75名、本科43名。工作1年内27名(22.88%)、1~<3年48名(40.68%)、3~5年43名(36.44%)。

1.2 研究方法

1.2.1 培训目标

培训主要包括以下三个目标:第一阶段培训目的为熟悉护理工作相关程序以及病区工作环境,能够熟练掌握护理基本技能以及基础理论知识;第二阶段目标主要为研究对象能够掌握其工作专科常规护理内容以及专科仪器相关使用;第三阶段目标为培养护士对于危重患者抢救、对患者病情的观察以及护理文书规范书写。

1.2.2 培训计划

根据上述相关培训目标,制定出相应护理培训方案。各个科室成立护理培训小组,小组成员包括护士长、骨干及责任护士,小组带教工作由护师以上职称高年资护士担任(工作经验在10年以上),按照制定的培训计划及内容进行带教工作,对低年资护士实施一对一带教工作。

1.2.3 培训方法和内容

每周对各培训小组学员进行常见疾病知识以及基本理论知识培训,理论培训由专人进行,每个培训阶段结束之后对低年资护士进行相应理论知识考核工作,每阶段考核合格之后再开始进入下一个阶段培训工作,对于未考核合格护士则继续进行本阶段培训工作,直至本阶段考核合格为止,每月由科室培训小组组织理论考试,记录护士每次考核成绩。

在对低年资护士进行培训过程当中,需要借助各种教学方式,以引导护士尽快掌握护理理论知识、护理技巧及护理技能,并帮助护士发展其认知能力。具体内容包括:对日常护理操作进行规范化示范教学,示范前首先讲明其相应理论知识,并指导低年资护士进行正规操作;使用作业巩固低年资护士所学习护理内容;采用典型病例探讨分析、床边护理查房、特殊患者现场示范教学等方式,以培养低年资护士对于患者病情判断、思维能力;使用多媒体教学模式向低年资护士讲授护理工作理论知识;采用提问方式以帮助低年资护士培养其独立思考能力。同时通过对护理工作中容易出现危重症进行总结归纳,制定出突发事件应急方案,并向低年资护士进行培训、演练以及考核工作,指导低年资护士参与危重病人抢救工作,组织其讨论分析死亡病例,以进一步提高低年资护士对于危重症应急能力,以保证临床护理质量,有效减少护理安全隐患。采取讲座、竞赛形式对低年资护士护理文书书写进行培训,将优秀护理文书进行相应点评以及展览,以调动低年资护士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组织低年资护理学习各类常见疾病健康教育临床路径,并指导低年资护士将其运用于护理全过程当中,以提高其健康教育能力。

图1 培训内容

1.3 评价指标

1.3.1 评判性思维能力测量表(CTDI-CV)

CTDI-CV量表由彭美慈等设计,内容包括受试者开放思维、寻找真相、分析能力、自信心、系统化能力、认知成熟度以及求知欲共7个维度组成,每个维度包括有10个条目,每个条目按照“非常赞同”“赞同”“不一定”“不赞同”“非常不赞同”分别赋值1~5分,得分越高表明受试者不赞同越高,总分在280分以上表明受试者具有着正性评判性思维。CTDI-CV量表调查分别与培训开始前以及学员培训结束后,问卷采用不记名方式,问卷当场回收。培训前共发放问卷118份,回收有效问卷118份,问卷回收有效率为100.00%;培训完成后共发放问卷118份,回收有效问卷118份,问卷回收有效率为100.00%。

1.3.2 医生及患者满意度评价

分别于培训前、培训后由医生客观评价护士工作能力,包括对病情观察判断、治疗及时性、对医嘱执行以及对危重病人抢救配合方面;患者对护士评价包括对护士工作满意度评价,主要包括护士护理操作能力、对患者关怀以及照顾方面。

1.3.3 综合素质评分

分别于培训前、培训后对低年资护士理论知识、专业技能考核、急救配合能力考核以及沟通协调能力进行测评,由培训小组带教组长进行考核、评价,每种考核总分均为100分。

1.4 统计学分析

对研究结果采用统计学软件包SPSS 22.0进行统计分析处理,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计数资料采用百分比(%)表示,结果比较分别采用t检验以及χ2检验,双侧检验P<0.05为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培训前后低年资护士CTDI-CV得分比较

118例内科低年资护士培训前后CTDI-CV得分比较,培训后118例低年资护士在开放思维、寻找真相、系统化能力、分析能力、自信心、求知欲、人之成熟度以及CTDI-CV总分均较培训前由显著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培训前后低年资护士CTDI-CV得分比较结果 (n=118,s)

表1 培训前后低年资护士CTDI-CV得分比较结果 (n=118,s)

?

2.2 培训前后医生以及患者满意率比较

培训前后医生以及患者满意率比较,与培训前医生及患者对低年资护士工作满意度比较,培训后满意度显著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培训前后医生及患者满意率比较结果(n=118)

2.3 培训前后各项能力考核

低年资护士培训前后各项能力考核成绩比较,培训后118例低年资护士理论知识、专业技能、急救配合能力以及沟通技巧考核评分均较培训前有显著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低年资护士培训前后各项能力考核成绩比较 (

表3 低年资护士培训前后各项能力考核成绩比较 (

?

3 讨论

加强对于工作时间在5年以内低年资护士培训工作,有助于其护理基础知识得到拓展以及加深,有助于帮助其全面掌握护理操作技术以及危重患者抢救技术,增强其对于疾病处理应急能力,有助于临床抢救成功率提高[3-4]。在本次研究中,对于118例内科低年资护士采取科室培训小组方式,通过各项培训内容,结果显示,培训后低年资护士其判断性思维能力较培训前有着显著提高。与传统带教模式相比较,医院培训小组模式则更加注重对低年资护士独立思考能力培养。在本次培训过程中,采用典型病例探讨分析、床边护理查房、特殊患者现场示范教学等方式,以培养低年资护士对于患者病情判断、思维能力;通过培训中对典型病例讨论,有助于护士个人分析、推理、评价、判断能力提升,通过评判性思维能力锻炼,能够帮助低年资护士对于病情观察的科学性以及严谨性,从而提高护理工作有效性以及计划性,能够更好地为患者提供优质护理服务。

通过系统化培训,医院118名低年资护士基本理论知识、专业技能、急救配合能力以及沟通技巧有着明显提高;同时医师以及患者对于低年资护士护理工作的满意率也较培训前有着显著改善。在本次培训中,通过培训小组的方式,将培训内容分为不同的三个阶段,每个阶段分别有不同的培训内容,通过各阶段的培训,能够进一步加强低年资护士的工作能力,加强低年资护士对患者病情观察判断能力,从而能够有效保证医疗安全,避免医疗纠纷发生[5-6]。此外,通过现场示范教学等形式,教导低年资护士与患者的沟通能力,并建立起良好的护理服务态度,而良好的护理服务态度是建立和谐医患关系必要条件,经过本次培训之后,有效改善了低年资护士沟通技巧,有助于医患关系改善[7-8]。

综上所述,培训小组模式在内科低年资护士培训中,能够有助于低年资护士熟练地运用各项操作技能,提高护士的护理工作胜任力,从而有助于避免医疗纠纷发生。

[1] 朱珠, 田莹莹. 专科医院低年资护士专业核心能力评估分析及对策[J]. 中国实用护理杂志, 2013, 29(34): 74-76.

[2] 夏淑娇, 田伟珍, 周莉雪, 等. 急诊科低年资护士洗胃知识培训效果分析与对策[J]. 护士进修杂志, 2013, 28(6): 504-506.

[3] 许素芃, 刘晓为, 李桂宝, 等. 情景模拟训练在低年资护士急救能力培训中的应用[J]. 中华护理杂志, 2010, 45(10): 922-924.

[4] 金丽萍, 王宁, 宁永金, 等. 护士核心能力量表对低年资护士培训体系的研究[J]. 护士进修杂志, 2012, 27(7): 589-591.

[5] 金丽萍, 宁永金, 何雅娟, 等. 案例分析法在低年资护士评判性思维能力培养中的应用[J]. 中华护理杂志, 2011, 46(9): 852-854.

[6] 黄俊华, 黄文霞, 杨小蓉, 等. 手术室低年资护士在职教育模式探讨[J]. 护士进修杂志, 2011, 26(5): 422-423.

[7] 王玲, 张海燕. 分阶段双向 360 度评估在低年资护士规范化培训中的应用[J]. 护士进修杂志, 2014, 8(24): 2223-2226.

[8] 袁晓玲, 赵爱平, 杨艳, 等. 低年资护士护患沟通技能培训的效果研究[J]. 中华护理杂志, 2012, 47(7): 633-636.

(责任编辑:高艳华)

Application of training group in training junior nurses from department of internal medicine

YAN Xingna1, WANG Yunmei2, WU Limin2
(1. Nursing Department, Boye Country Hospital of Hebei Province, Baoding 071000, Chine; 2. Department of Internal Medicine, Boye Country Hospital of Hebei Province, Baoding 071000, China)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application of training group in training junior nurses from department of internal medicine. Methods 118 cases of nurses working in the internal medicine less than 5 years were selected as the experimental subjects according to their departments to determine the training objectives and training content, all required target of nurses were qualifi ed as the end of the training. The changes of critical thinking of the junior nurses before and after training, the changes of total points, the evaluation of the doctors and patients to the junior nurses in every job contents before and after training were compared. Results After training, the open-mindedness, seeking truth, systematization capacity, analytical skills, self-confidence, curiosity, maturity and the total score of CTDI-CV of junior nurses were signifi cantly higher than that of before training, which showed statistical significance (P<0.05); the job satisfaction of the doctors and patients to the junior nurses was signifi cantly higher than that of before training, which indicated statistical signifi cance(P<0.05). The results indicated the facts that after training, the examined grade of the theoretical knowledge, professional skills, emergency coordination and communication skills were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of before training with statistical signifi cance (P<0.05). Conclusion Establishing raining group mode in training junior nurses has contributed to the exertion of the various operation skills for the junior nurses, improving the nursing competence so as to avoid the disputes of medical treatment.

training group; department of internal medicine; junior nurse

10.3969/j.issn.1674-490X.2015.04.016

G71

A

1674-490X(2015)04-0071-05

本文引用:闫杏娜, 王云梅, 吴利敏. 培训小组在内科低年资护士培训中的应用[J]. 医学研究与教育, 2015, 32(4): 71-75.

2015-05-08

河北省医学科学研究重点课题(20100546)

闫杏娜(1978—),女,河北博野人,副主任护师,主要从事护理管理工作。E-mail: yanxna@163.com

猜你喜欢

年资内科护士
最美护士
最美护士
最美护士
最美护士
呼吸内科治疗慢性咳嗽的临床治疗体会
2019年资管行业十大猜想
主诊革命
急诊消化内科上消化道出血治疗
PBL教学法在中医内科临床教学中的应用
PBL与CTM在中医内科教学中联合应用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