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三江口村这样跳龙门

2015-05-25陈一良

浙江共产党员 2015年8期
关键词:片区公益网格

◎本刊记者 陈一良

三江口村这样跳龙门

◎本刊记者 陈一良

暖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

在村前村后绿树果蔬、河道池塘的装点下,有“慈溪镜头中最美村庄”之称的慈溪市周巷镇三江口村尽情地展现着她的美丽与和谐。

三江口村位于慈溪市西部,2000年开始陆续由6个自然村合并而成,总人口6000余人,是慈溪市第一农业大村。

在慈溪,三江口是个名副其实的文明富裕村。近年来,三江口村先后获得了省文明村、省全面小康建设示范村等荣誉称号。去年,村集体资产总额超亿元,村级集体经济收入突破700万元。

但是,并村之初的三江口村最大的特征却是“又大又穷又难管”——6个自然村各行其是,党组织薄弱涣散,村集体负债86万元,村庄各项工作推进迟缓,干群关系紧张……当地百姓编了这样一句顺口溜:“三江口村当干部,老虎也会变病猫。”

2000年开始,周巷镇机关干部姚志苗被下派三江口村任党总支书记。在姚志苗等党员干部的带领下,三江口村走上了自己的凤凰涅槃路。

一张网,网起民生民情

上任伊始,姚志苗便带着村干部大力发展集体经济。

“我们的集体经济发展很快,仅2001年的商业街项目就赚了300万元,还清了86万元陈年旧债。”姚志苗告诉记者。

村集体经济的发展顺风顺水,成果喜人,但姚志苗还是常常眉头紧锁。

俗话说得好:人多心难齐,村多事难办。三江口的6个自然村发展不均衡,各村之间多有嫌隙,再加上村务繁杂,管理松散,村里人心涣散,村民们对村干部的意见很大。

“刚并村时,我们连个会都开不顺,一开会就有人要拍桌子吵架,有人来堵门闹会场。”姚志苗说,“我们第一次党员组织生活会还是跑到镇政府里开的!”

如何让新的三江口村拧成一股绳,如何将为民服务落到实处?渐渐成了村干部心头最大的困惑。

经过充分的商讨酝酿,2001年起,三江口村推出“网格化管理”,推动“大村融合”,实现为民服务全覆盖。

村里首先根据村落形态、历史传统、管理幅度等因素,破除6个自然村的原有边界,划定5个片区,下设39个网格,每个网格覆盖50~80户农户,形成“村—片区—网格—农户”四级管理模式,做到户户入网、人人入格。各片区和网格以党员干部为骨干向村民提供信息传达、纠纷调解、事务代办等服务。

村党总支每周组织召开片组例会,交流问题、汇总情况,四级网格上下配合,使问题解决更高效。

“网格化管理在一定程度上打破了原自然村干部的小村意识,督促大家把精力集中投入到网格管理服务中。”姚志苗说,“这样,小村之间的纷争少了,村干部为村民服务的意识强了。”

这张看似无形的网,为村民们织起了一张全方位的服务帮困网。

去年4月,连着几场大雨让三江口村的榨菜收割工作刻不容缓。村民熊国风因家中缺乏劳力,不能及时完成榨菜收割,眼看大半的收成就要“泡汤”了,熊国风焦虑不已。

正在此时,通过网格长得知此事的20多位片区党员及时赶到,冒着大雨帮助熊国风完成了榨菜收割。

村民张海洋的孩子考上清华大学,但家境贫困,交不起学费。村里通过片区干部了解到这个情况,及时送去了1万元助学金。

低保户陈老太患结肠癌,村里第一时间为她筹集费用并联系了医院。

“不管哪家哪户有困难,我们都可以在第一时间获知信息,绝不会漏掉一户,基本做到了‘小事不出片,大事不出村’。”村党总支委员戚梦乔说。

三江口村党员干部入户询访民情。

一把尺,量出党员差距

村看村,户看户,村民看干部,干部看党员。村庄的建设发展,离不开农村党员的模范带头作用。

三江口村下设6个片区党支部,党员人数达289人。如何管理教育这支数量庞大的队伍,激发党员模范带头作用,一直是村党总支书记姚志苗思索的问题。

“以前有村民开玩笑说,‘村里党员和群众的区别就在于党员每年要开两次会,发展党员开一次,年终总结开一次’。”三江口村村主任陈建明告诉记者,以前我们个别党员确实还不如普通群众!

2009年,面对党员素质参差不齐,活动难以组织,为民服务意识不够强问题,三江口村建立了党员积分制,将党员日常表现量化,为党员的日常教育管理设下了一道硬杠杠。

参加党组织会议、参加公益活动、参与守夜巡逻、民主评议、一对一帮扶……在三江口村的党员积分汇总表上,记者看到了10多项详细的党员考核事项。

“每个事项都有对应的分值,我们根据积分的多少,评出优秀、先锋、合格、不合格党员,奖优惩劣。”戚梦乔告诉记者,“对于不合格党员,如果不改进,将有可能被劝退或除名。”

三江口村的年轻党员陈岳波是一家模具厂的大班师傅,他曾由于多次未参加组织活动,在首次党员积分考评中被评定为不合格党员,面临被党组织劝退的危险。

“党员积分考评对我来说是个重重的提醒,但也是个鞭策。”陈岳波说,“通过积极参加义务劳动、助困帮扶、守夜巡逻等活动,我很快就把分数提了上来,还评上了优秀党员!”

三江口村党员老劳以躲避债务为由,长期不参加组织生活,不缴纳党费,多次积分考评不合格。最终,党员大会全票通过了对其“除名”处理的决议。

据了解,积分制实施6年来,三江口村112人次被评为优秀党员,5名不合格党员被劝退或除名。

党员积分制的推行大大改变了三江口村党员群体的精神面貌,也大大提升了党组织的吸引力和凝聚力。

“实行党员积分制以来,党员们踊跃参加义务守夜巡逻工作,基本杜绝了夜间偷盗案件的发生。”戚梦乔说,“在党员的带动下,许多普通村民也主动加入到夜巡队伍中!”

今年64岁的老党员杨天林,早年参军入伍,离开了村子。退休前他是慈溪市第三人民医院的一名内科医生,退休后仍需每周回医院上班3天。出人意料的是,他一退休就将自己的组织关系迁到了村子里。

“组织关系在村里,我不时地要城里村里两头跑,确实有些不便。”杨天林笑着对记者说,“但是村里的党组织这么有活力,这让我也很想加入其中,和大家一起为村里做点事!”

一项制度,激发群众共建热情

“谁受益,谁承担”是三江口村公益工程建设的重要原则。

“我们村子大,各片区发展不平衡,花钱的地方也不少,光依靠集体经济很难全面推进各项工程建设。”姚志苗说,“我们的办法是发动广大村民参与到公益工程建设中来。”

2001年以来,三江口村探索建立了一套“自助式”公益工程自愿集资制度,并不断加以完善。该制度规定,凡村内公益工程,沿线受益村民以自愿为原则,认捐部分工程款,捐款数额按公益事业的不同性质、类型确定,认捐比例从10%~40%不等,其余部分由村里配套出资。

今年50出头的三江口村村民连群家住板桥路片区,他家门前的沟渠水质清澈、潺潺流动。

“在砌坎整治之前,这条沟一下雨就涝,水漫金山,水一退就垃圾遍地,臭不可闻。”连群指着家门前的沟渠告诉记者,“光靠我一个人或者附近几户人家很难整治好这段沟,村里建设任务重,比我们这里更需要整治的地方还很多。”

于是,“自助式”公益工程集资制成了连群和邻居们最好的选择。大家有钱的出钱,有力的出力,沟渠整治很快展开。

“以前大家会把腌制榨菜的废水直接排进这条沟,整治完成后大家再也不这么做了。”连群说,“这毕竟是大家共同努力得来的成果啊!”

公益工程集资制度不仅扩大了公益工程建设的资金来源,同时也增强了村民们的主人翁意识。一些村民自愿承担起公益项目建设的监督工作。由于村民的监督特别认真,一位工程负责人曾对村干部开玩笑:“你们村的活,算得上是世上最难干的活了,村民们个个都盯得紧啊。”

在三江口村,无论是河道砌坎、道路硬化,还是路灯安装、卫生保洁,几乎每项工作都有村民的参与,村庄的面貌也因此得到快速改善,村庄基础设施建设走在了全市的前列。

“现在路变宽了,不但方便了大家出行,农产品也可以用大车运出去了。”村民倪项胜笑着对记者说,“晚上路灯会准时亮起来,河道整洁美丽,村庄建设还有哪个村比得上阿拉村?”

据了解,近三年来,该村开展公益工程达30多项,总投入560多万元,村民自愿集资82万余元。

猜你喜欢

片区公益网格
公益
公益
片区综合开发的投资模式探讨
公益
中国自由贸易试验区再迎扩容
展望临港新片区金融改革与创新
青岛新片区打造人才聚集高地
追逐
重叠网格装配中的一种改进ADT搜索方法
基于曲面展开的自由曲面网格划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