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北京补花
2015-05-25元愫
元愫
北京补花是北京特有的传统民间工艺,是在抽纱工艺和堆绫绣工艺基础上发展形成的一个独立刺绣工艺。主要以棉、麻、化纤、玻璃纱、生丝等面料为底布面料,选用质地优良,染织工艺特殊的凤尾纱为花料,施以“拨花”技巧将花料边缘拨窝成花片,堆积、贴画于底布面料之上,构成立体花型的布局。一件补花制品通常要经过主、次30道工序才能完成。
一、北京补花的历史和现状
补花工艺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相传古时候的平民百姓生活窘迫,衣不遮体,所以就在破漏处用不同颜色的布来补好,后来人们用巧手制出花样补在衣服上,既巧妙地遮住了漏洞,又显得好看,这种补花工艺就一直流传下来。补花从技艺和图案的不同,可以为分北京补花、民间布贴及少数民族布贴。
北京补花起源于我国南北朝时期的“堆绫绣”,到唐代则称之为“贴绢”和“堆绫”,有诗词这样形容拼贴:“新贴绣罗襦,双双金鹧鸪”。宋代以后,“贴绢”、“堆绫”与刺绣相结合,形成一种新的装饰手法。明清两代,这种技艺盛行于北京,称之为“堆绫”、“补绣”、“堆纱”、“包纱”或“摘绫”等。最初主要作为一种装饰品流行于上层社会,如皇帝的龙袍上、各级皇室人员的服装服饰上均有堆绫和刺绣工艺体现。曾在故宫午门举办的清朝历代皇帝服饰展览和清东陵慈禧墓出土的文物中,都可见到堆绫工艺装饰的衣物。北京雍和宫佛像中有一幅堆绫工艺制作的绿度母,据说就是乾隆母亲绣制的。
清晚期,“堆绫”工艺开始流入民间,称为之“堆绫子”。劳动人民出于美好生活的热爱,用各种颜色的花布配上绣花点缀在枕头顶、烟荷包上以及小孩的老虎帽、狮子头鞋等等,这种手工艺在美化生活的同时,也得到了空前的发展。
19世纪末欧洲传教士到中国传教,把欧洲的抽纱工艺带到了中国。北京补花工艺在抽纱和堆绫绣工艺基础上,发展形成一个独立刺绣工艺。大约在20世纪三十年代,专用于补花的凤尾纱开始生产,四十年代,补花产品已形成商品批量生产并远销西方国家。新中国成立后,具有独特风格的北京补花作为北京市出口创汇的重要产业,备受国际市场的欢迎。
资料显示,1973年北京市抽纱工业公司挂牌,北京补花技艺由北京抽纱研究所、北京挑补绣花厂、北京第二补花厂、北京朝阳补花厂(后更名为北京时装绣品厂)集体承传。1995年后北京抽纱研究所解散,北京挑补绣花厂、北京第二补花厂、北京时装绣品厂均搬迁转产,北京第二补花厂、北京时装绣品厂并入京城百工坊。
随着机器工业的发展,高效率的机器生产逐渐代替了原有的手工生产,设计、制作新颖的替代品层出不穷,闻名一时的北京补花在历史潮流的冲击下开始走向没落。目前在北京补花从业人员已没有,只有极少人自娱自乐,整个补花工艺的传承和发展面临极其严峻的现实。
二、北京补花的艺术特点和工艺特点
北京补花工艺体现为多层次文化的综合。从制作来看,是传统手工艺的体现,从成品来看,明清时期的制品多带有强烈的宫廷贵族欣赏趣味,解放后的制品凭添了许多大众的审美趣味。
在高难度的手工制作中,北京补花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及其独特的艺术美感。完成后的作品花朵层次分明、清新自然,富有明显的立体感,犹如浮雕般微微突起,用扦、锁等针法沿起边缘装饰,恰如中国画的白描,令人赏心悦目,体现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理念。
北京补花,以其简练夸张的艺术造型,朴实无华的刺绣针法,技巧独特的“拨花”工艺,深浅润色自然的色纱,构成了这一传统工艺的主要工艺特点。主要以棉、麻、化纤、玻璃纱、生丝等面料为底布面料,选用质地优良,染织工艺特殊的凤尾纱为花料,施以“拨花”技巧将花料边缘拨窝成花片,堆积、贴画于底布面料之上,构成立体花型的布局。一件补花制品通常要经过主、次30道工序才能最后完成。
三、北京补花的工艺过程以及分类
北京补花的工艺过程大概分为以下几步:
1、起壳。将图案花稿复写到纸板上,制成“壳样”。要求正确划分层次,分清上下重叠关系并画出毛茬。剪壳边缘要求圆滑,不得有凹凸不平或棱棱角角。
2、开花。按照图稿将布料剪成各种形状的花片。
开花和拨花是补花艺术造型的基础工艺,决定着补花图案的基本形状准确程度。
开花的技术性在于会看图,能够正确理解花型分瓣、重叠、拼压的关系,巧用凤尾纱深浅颜色的变化来处理花瓣之间的配色,要让花色渐变自然,同时要根据设计画稿的不同题材不同图案采取不同的排料方法。如花卉题材的花型用“斜丝”来找深浅颜色的变化,而对于建筑物(如桥、亭、塔)和器皿、花篮等静物用“直丝”来找深浅颜色的变化。
3、拨花。将花片的毛边用拨针拨窝进去。
拨花是补花中非常关键的一道工序,要求花型边缘轮廓圆、团、齐、平,即边缘平齐,没有毛边,背面拨窝的褶要匀称,不能有死褶。成型花朵必须与图案相符,走样则会影响整体艺术造型。
拨花的操作方法分为两种。一种是按拨壳细剪缝份后,捻动拨针拨窝其花型的边缘,把每个花片的缝份反窝进去,然后按攒样拼接成花朵,也叫硬拨。另一种是按拨壳形状细剪其形边缘,留出一定的缝份,然后弃其壳用小木板托着剪好的花片,将其留出的缝份用拨针捻转窝向背后,这种方法又叫软拨。
硬拨工艺能保证花型轮廓准确性,适用于细小而复杂的花型。软拨工艺通常用于比较简练的花型和图案。
4、攒花。将拨好的花片根据图案攒成一呆呆一堆堆的待用花朵(或是其它图案的基本单位组合)。
攒花时要注意正确处理花片的重叠关系,依次到位地进行粘合。具体操作时应在图纸反面进行粘贴。
5、贴画。将攒好的花朵粘贴在底布上组成图案。
经过拨花工艺加工好的花型,在粘贴前还要按图样要求在花型及花叶内部,画上花筋、叶脉等。这一工艺即是增强补花色块的装饰效果,也起着牢固花型与底布的作用。这一工艺要求画出的线条流畅自如。
6、缝缀。又称针工。
补花的针工包括“锁”(锁边绣)、“柳”(柳绣)、“坝”(钉针)、“套”(套叶)、“打疙瘩”(打籽绣)、“扎花心”(平绣)等几种基本针法。
针工绣制的质量将会直接影响成品的工艺质量,如锁边绣要针码均匀,坝针、套绣要松紧适度,打疙瘩要牢、匀、圆。
北京补花从技法上主要分为三大类:平补、雕补、棉补。
其中平补图案布局散漫,做工精细。平补根据边缘缝缀的方法不同又分为扦补、锁补、勒补、绣补、双面补、柳补、影补等等。雕补是粗工补花,雕补纹样布局有两种:一是半雕圈花,只是在边沿做花;二是全雕满花,全部做花,题材以花卉为主,具有浓厚的北京地方特色。
棉补又称棉古,花内垫有棉花,具有浮雕效果,配以彩色绣花,通过虚实凹凸表现形象,生动活泼,耐人寻味。
四、北京补花工艺与现代贴布的异同
近年,随着拼布在中国的流行,拼布爱好者开始寻找并学习沉寂已久的补花。笔者自2009年开始接触补花,师从北京补花第三代传承人郎莹老师,经过系统学习后发现,它和现代拼布中的贴布技法有很大的相似和不同。相似之处都是用棉布、丝绸等布料补绣在底布上形成图案,再用绣线在图案上及周围用各种针法绣制装饰点缀。不同之处有几点:
1、成型顺序不同。北京补花经过开花、拨花、攒花等工艺,将图案先粘合成待用花型,最后在底布上缝合。而贴布则是直接将
2、工艺方法不同。北京补花特有的拨花工艺,将布片按花形剪成花片(注意比花形多留0.5厘米缝份),用拨针反拨,再按花形贴于底布上,然后进行针工。贴布也是布片比花形多留0.5厘米缝份,直接在布片边缘剪牙口,用针将缝份向里拨后,直接缝到底布上。
3、常用材料不同。北京补花的花型最常用凤尾纱,是一种质薄、色泽由浅至深的晕色棉纱,用不同颜色的凤尾纱面料,分别剪切成各种形状的花瓣、花叶。贴布常用各色棉布。
4、成品手感不同。补花因为开花、拨花、攒花的工序中都用到了浆糊,成品出来比较硬挺。贴布因为是按顺序直接贴缝,手感会比较软和舒服,机缝贴布是背后粘有布用双面胶的做法,出来的成品会比补花手感更硬。
5、成品用途不同。补花多直接缝在家居用品,如床单、窗帘、餐桌布上。贴布则运用的更广泛,爱好者一般将做好的贴布表布再加上铺棉、里布进行压线,可制成各种成品,如各种手包、被子、壁饰等。补花工艺更适合大批量工厂生产,贴布则比较适合爱好者在家制作。
五、北京补花如何能植根传统融合创新
1、从品种上进行创新
传统的北京补花品种主要是日用品,如台布、椅垫、窗帘、床单、被罩、枕套、枕巾等。可以尝试运用到服饰上作边缘装饰,或也可在上胸、肩内外、侧腰等处做点的装饰,或是运用到各种流行手包上,不仅体现民族文化内涵,更增添了时尚休闲感。
2、与现代不同面料进行结合
补花通常使用凤尾纱,一般适用于棉、麻或混纺面料。可以打破北京补花用凤尾纱的传统,将补花与现代各种面料结合,将中国传统精华元素与现代各种面料结合,演绎出风格迥异的补花作品。如用绉缎做面料,以绉做面,以缎做补料,虽二者质料、色彩相同,但在光泽上有差别。也可选用色彩协调的丝绸做补料,力求面料、补料质地的一致性。有毛感、绒感的面料,也尽量选用同一性质的补料。过厚的面料、毛料、弹挺不易倒伏的面料,一般也不适合做补料。
3、用现代设计理念进行设计
可以将传统补花工艺与现代设计理念紧密结合,可以应用分割、呼应、局部突出等手法,制作现代艺术作品,彰显补花艺术的魅力和时尚气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