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紫砂“线圆提梁套壶”的线条艺术

2015-05-24刘军华

江苏陶瓷 2015年4期
关键词:紫砂壶线条紫砂

刘军华

(宜兴 214221)

制作紫砂壶必须把它当一门学问,用“心”去做,必须做到细心、专心又有恒心。细心是必须细察精研,把自然的、抽象的、最生动的部分记述描绘下来,整理为壶艺的素材;专心是心无旁骛地专心致志做好一件事,只有这样作品才能达到一定的深度;恒心是一遍遍的制作,获得一次次的新的体会和积累,制作出的壶艺将会更加鲜活生动。制作紫砂“线圆提梁套壶”(见图 1)投入了许多情感和心血,并且真正做到了用心、用神、专一、专注。更多的是想通过壶艺的制作,提高人们在喝茶休闲活动中的情趣,领略精神上的愉悦。

图1 线圆提梁套壶

1 紫砂“线圆提梁套壶”的工艺造型

紫砂“线圆提梁套壶”由“线圆提梁壶”和两只“线圆杯”组成的套壶。“线圆提梁壶”的壶身用两条泥片合制作成扁球状,口部与半球状盖相切;壶底简洁,为圆圈底;扁珠钮与微坡型壶盖协调,整个壶在扁圆中求韵味;流自壶腹胥伸自然向上后旁逸斜出;高挑圆润的提梁壶把与壶腹对应称势。“线圆提梁壶”最为特别的是壶腹中间置一条腰带线,将全壶提携神韵。腰线带方、角圆,变化中求统一,将制作中的泥痕藏于其中,达到天衣无缝的效果。两只“线圆杯”的造型与“线圆提梁壶”下半截的形状一致,故此,紫砂“线圆提梁套壶”的整体感很强,缺一不可,构成了一套赏心悦目的泡茶、喝茶器皿。

2 紫砂“线圆提梁套壶”的线条艺术

紫砂“线圆提梁套壶”的线条顺畅、纹理清晰,具有韵律美,可以说是代表了紫砂壶体系中最常见的线条艺术美。这套茶具突破了紫砂圆壶艺术的传统规律,寻找到了横穿于造型结构的腰带线,将此壶的形体结构一分为二后,两部分又融于整体,获得面、体、形与空间的和谐。同时,线与面的变化,线面的结合协调、柔和,变化又统一。紫砂“线圆提梁套壶”的线条处理清晰挺秀,壶腹与壶把所形成的虚空间与壶的实体对比强烈,巧妙地勾勒出壶体的轮廓美和韵律美。

3 紫砂“线圆提梁套壶”的圆文化

紫砂“线圆提梁套壶”的设计从壶器到杯器,无一不渗透着圆的线条,折射出中国人崇尚的圆文化。《说文》说:“圆,全也。 ”《吕览审时》说:“圆乃丰满也。”《康熙字典》说:“圆即圆满、周全、完备等之意。”古人还有“圆而神,方以智”之说。这里的“圆”指的是行为处事,也就是所谓的“通、活、融、满”。可见,古人眼里的“圆”,不但成为图腾崇拜的象征,也具有“方圆”思辩的哲学意象。正如太极八卦图,一个由黑白二鱼盈满闭合的圆,囊括了宇宙的一切变化夤缘和万物相辅相成的方正本质。

自古到今,无论是帝王将相还是平民百姓,都把中秋节视为千古流传的国粹,入诗、入画者比比皆是。如宋之朱淑贞《菩萨蛮》“多谢月相怜,今宵不忍圆”;吕本中《采桑子》“恨君却是江楼月,暂满还亏,暂满还亏,待到团圆是几时”;朱敦儒《临江仙》“月解重圆星解聚,如何不见人归”;张先《木兰花》“人意更怜花月满,花好月圆人又散”;苏轼《水调歌头》“不应有恨,何时长向别时圆”;周紫芝《江城子》“怎得人如天上月,虽暂缺,有时圆”;唐之韦应物《寄李儋元锡》“闻道欲来相问讯,西楼望月几回圆”;至于李白《月下独酌》,更是中秋赏月的应时佳句,妇孺皆知……在这里,圆,圆月,又成为思乡、惜别、团圆、盼归的一种特殊意象。圆就是月,月就是圆,月圆合一,月圆同化。时至今日,这一意象在紫砂“线圆提梁套壶”身上得到了体现,从壶器到杯器都贯穿着圆的线条,如圆月示团圆,圆梦示成真,圆满示完整。

4 结论

现在是二十一世纪,在紫砂壶造型的宝库中,有许多完美而丰富多彩的圆器造型,孕蓄了紫砂壶的艺术风格和精神内涵,这依旧是主流。但是,我们在继承传统中要注重融入新的文化元素,包括创意、构图、精神和韵味,可以完善自己的设计构想,创作出新的壶艺作品。通过紫砂“线圆提梁套壶”的制作,抒发了作品的艺术语言,给人以油然而生的亲和感。探索中国传统的圆文化,用圆的形象将圆文化移植到紫砂壶艺的造型上,以它的艺术语言表达情感和创意,这也是千百年来,紫砂壶备受世人青睐的原因。

[1]刘荣萍.浅论紫砂光器造型中的线条美——“汉云壶”制作谈

[J].江苏陶瓷.2013(06):26.

猜你喜欢

紫砂壶线条紫砂
线条之美
此时无声胜有声——论紫砂壶“谦德提梁”的创作
顾景舟洋桶紫砂提梁壶
大巧若拙,大拙至美——浅谈紫砂壶“供春”的传承与创新
论紫砂壶“洞天福地”的创作
大美紫砂,无声的艺术——论紫砂艺术的传承与发展
紫砂壶的自然意趣——紫砂壶“怡情”创作漫谈
画家张宜与紫砂
文质彬彬的紫砂新境——吴鸣紫砂艺术品读
大可:把线条玩到极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