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管圈在护理交接班中的应用效果
2015-05-24徐春燕
徐春燕
南昌大学第四附属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南昌 330003
交接班制度是护理核心制度之一,是护理工作的重要环节,规范交接班流程,完善交接班内容,提高交接班质量是确保护理安全的重要一环[1]。品管圈(quality control circle,QCC)是指在同一工作现场内自主地进行质量管理活动的小组。2014年4~10月我科成立了QCC小组,将品管圈运用到护理交接班的质量控制中,提高护理交接班的工作质量,减少了护理缺陷发生,确保护理工作的连续性和针对性,降低了护理交接班的不合格率,取得了很好的效果[2-4],现汇报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在呼吸危重症医学科内公开招募10名护士,自愿加入QCC小组。小组圈员中主管护师3名,护士4名,护士3名;本科学历5名,大专学历3名,中专学历2名。推选呼吸科责任组长担任圈长,护士长担任小组辅导员;圈名为“呼吸生命圈”,圈徽为“双手托着心肺”。QCC活动按照PDCA的步骤进行。
1.2 方法
呼吸生命圈成员利用头脑风暴和科室拟定的标准法进行评价,并采用问题达成型来完成本次QCC活动,以降低护理交接班的不合格率、提高护理安全为本次QCC活动主题。
呼吸圈活动时间为2014年4~10月,活动周期为6个月,根据本次活动的内容,拟定活动周期的甘特图以及圈员的工作职责、工作任务等。
1.2.1 现状调查和原因分析
1.2.1.1 现状调查 2014年4月圈长或者辅导员带领2名圈员跟踪、检查交接班,2次/d,进行现状调查、统计、总结存在的问题。
1.2.1.2 原因分析 采用头脑风暴,从人员、方法、设备、环境4个方面深入分析问题存在的原因并确定要因,总结如下。
人员方面的因素:①护士。对晨会上交班思想上不够重视,交接班前对所交接的内容不够熟悉;年轻护士缺乏呼吸专科评判性思维能力;交接内容没有体现重点,口头交班时不能反映出患者24 h的病情动态变化,对下一班的护理重点及重要观察内容没有重点提醒;床头交接不仔细,没有将交接的各项内容落实;交班时站位不规范,造成患者对护士床头交接班满意度低;护士流动性大,天气变化时病区病人突然增加,护士人员配备达不到床护比1∶0.4。②护士长。对于年轻护士交接班的流程培训不到位;对于发现的问题只是和个人进行指正,没有及时在晨会上进行反馈。
环境的因素:①病房面积小,床头交接班时过于拥挤。②病人探视制度未执行,在交接班时。患者家属等闲杂人员随意进出病区;护士未将手机处于静音状态,甚至随意接听电话。③保洁人员清扫不及时,病区环境脏。④护士站桌面物品多,使用后的病历未及时收入病历车中。
方法的因素:①管理不规范。科室无符合本科室操作性强的交接流程,无规范的呼吸专科交接内容,无衡量晨间护理交接班质量的关键指标,未建立起科学的质控管理体系。②管理缺乏力度。发现的问题未纳入护士的个人绩效考核,造成同一问题反复出现。
设备的因素:①仪器设备未进行维护,使用过程中出现问题,未进行交接。②物品摆放没有秩序,药品柜内较凌乱。③床单位不整洁。
1.2.2 制订和实施对策
呼吸生命圈小组成员开圈会做整体性的自主查检,尤其对数据收集、实施对策、圈员向心力、热心度等,全盘分析并提出改善方案。
1.2.2.1 提高临床护士的责任心 加强护士责任心教育,树立核心制度的概念。护理人员要认识到核心制度—交接班制度的重要性,使其真正落实到实处。用敏锐的观察力,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在日常工作的安全防范中不断培养慎独意识,将护理过失防范于未然[5-6]。为了使交接班更加规范,科内制订了交接班各项制度和相应的绩效考核措施,并组织学习以及实施。具体如下:①N4护士(责任组长)提前15 min上班,在交班前评估本组所有患者的情况以及危重患者的病情、治疗及护理重点,并协助N3(临床工作5~10年)和N2(临床工作1~5年)护士共同完成晨间护理工作;②护士长提前10 min到岗,巡视整个病区,了解病区危重及昨日入院患者,从HIS系统中查阅本病区各类高危患者,和N4护士一起评估当天护理量,根据护理量做出计划并进行合理分工,指导护士给患者提供个性化的护理。
1.2.2.2 护士明确交接班中各自的责任 交班者做到清洁交班,并为下一班准备所有物品。科室的各类器械和病人情况应当面交接清楚,接班时发现的问题由交班者负责,交班后发现的问题由接班者负责;前一班班内能完成的事尽可能不交给下一班,特殊情况下未完成的护理做好详细的交接。
1.2.2.3 形成标准化的床头交接流程 晨间交接按照交班护士、护士长、N4、N3护士、N2护士、N1护士、实习护士顺序走进病房,交班护士问候病人,接班的责任护士进行自我介绍。交班护士站在病床左边,接班护士和N2护士、N4和N3护士站在病床右边,护士长及其他护士站在床尾。交班护士介绍本班患者病情变化的内容→使用的抢救设备→输液情况及穿刺部位情况→各种管道是否通畅(引流液的量、颜色、性质)→查看患者皮肤情况→床单位是否整洁干燥→接班护士核对交班内容→护士长或N4对于不完善的地方及时提醒和补充。
1.2.2.4 标本采集的交接 对已采集的各类标本做好交班,对未采集的标本和责任护士进行交班,并告知经管医生。本班采集的标本及时通知助理护士送检,要求已采集的标本在本班必须送检,不能进行交接,特别是培养的标本在30 min内要督促助理护士完成送检。
2 结果
2.1 2014年4月护理交接班中出现的问题
本月本科室交接班中出现的问题合计228例,经统计分析,确定护理人员责任心不强、管道交接不清、护士站环境和床单位不整洁、标本未及时送检为交接班质量改进的重点,上述4个问题共占85.9%(表1)。
表1 2014年4月护理交接班中出现的问题统计
2.2 目标设定及运用QCC管理后的效果
根据工作年限(30%)、学历水平(30%)、个人能力(40%)评估圈能力为73.3%,确定目标值=现况值-(现况值×累计百分比×圈能力)=228-(228×85.9%×73.3%)=84。经过6个月改进,交接班存在的问题例数下降到25例,即远远低于目标值的84例,说明将QCC管理运用到护理交接班后,护理的交接班不合格率大幅度下降,护理质量有所提高,即护理安全得以保证(表 2)。
表2 QCC活动前后护理交接班质量的比较
3 讨论
QCC活动最早出现在20世纪60年代的日本,后在企业广泛传播,20世纪90年代被引入医院管理领域,近几年被国内少数医院引入护理管理领域[7]。QCC是我国台湾地区医院最重要也是最普及的医务管理工具[8]。QCC要求医护人员从根本上转变服务理念,变被动为主动,增强责任意识。近年来,QCC被广泛应用于医疗机构中护理管理的各个方面,并取得了很好的成果[9-12]。我院从2012年利用QCC管理工具对护理工作进行质量控制,每年开展丰富多彩的QCC活动,取得了很好的效果[13]。
护理交接班制度是护理14项核心制度之一,是确保护理工作安全的重要环节。但在实际护理工作中,很多时候护理人员在交接班时重点不突出,思想上也不重视交接班,因此,影响了护理工作的安全、降低了护理质量[14]。将QCC运用到护理交接班的整个过程进行有效的质量控制,制订了和科室相适应的交接班标准化流程[15],从而减少了交接班出现的各类问题,使护理交接班的不合格率显著降低,从而提高临床护理安全,促进住院患者早日康复,提升了年轻护士的护理专业技能及科室凝聚力,增强了成员之间的合作意识,同时提升患者的满意度及医院的影响力,为创建群众满意、服务好、质量好、医德好的三级甲等综合性医院奠定良好的基础。
综上所述,本院通过QCC活动发现了医疗护理过程中存在的许多问题,经过不断的努力和整改,护理工作人员的责任心有所增强,团队精神有所提高,但在其他方面仍存在一定的问题,在以后工作中,本院将会继续完善QCC,不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为患者提供更好的优质护理服务。
[1]戚依平.护理交接班中的缺陷与对策[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06,22(2):50-51.
[2]邵翠颖,金钰梅,朱胜春.品管圈在护理质量管理中的实践和成效分析[J].护理与康复,2012,11(4):381-382.
[3]王瑞云,陈林,田云珍.品管圈活动对提高住院患者满意度的效果观察[J].护理与康复,2012,11(12):1157-1159.
[4]王玉琼,郭秀静,雷岸江,等.品管圈在护理工作中的应用研究[J].护理进修杂志,2009,24(21):1945-1946.
[5]张红梅,张和平,吴洁.护理传统习惯中潜在法律问题的分析与对策[J].中国医院管理,2001,21(9):51-52.
[6]赵满丽,赵玉英.晨间交接班方法的改进[J].中国医学创新,2009,6(30):77-78.
[7]乔丽曼,周璇,苏素红.品管圈在降低静脉药物配置中心差错中的作用[J].中国药学杂志,2010,30(23):2025-2027.
[8]沈崇德.以精细化管理之手塑造中医院品质之形——以后勤品质化管理构建中医院全新保障体系的实践与体会[J].中国医院管理,2009,29(12):67-69.
[9]徐东媚,邱彩婵.品管圈在提高住院病人大便送检率中的应用[J].中国民族民间医药,2012,21(17):87,89.
[10]陈淑珍,毛丽洁,郑秀云,等.品管圈活动在提高呼吸内科患者痰培养标本及时送检率中的应用[J].护理学报,2012,19(17):42-44.
[11]俞玲英,管学妹,庄丽萍,等.医护一体化品管圈在胸外科管道护理中的应用效果分析[J].中国临床护理,2015,7(1):73-76.
[12]周莉梅,赵小娟.品管圈在老年COPD患者护理中的应用[J].中国当代医药,2014,21(28):132-133,136.
[13]王美兰,毛祚燕.品管圈运用临床护理路径对永久起搏器植入术患者进行健康教育的效果[J].中国当代医药,2014,21(26):151-152,155.
[14]梁丽.护理交接班存在问题及对策[J].中国误诊学杂志,2011,11(8):1844.
[15]张丽,彭琳,詹婷,等.标准化护理晨间床旁交接班的实施与评价[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4,7(35):170-1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