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刻在援疆史册上的“浙江精神”
——第八批浙江援疆党员干部纪事

2015-05-24蒋鑫富

浙江共产党员 2015年7期
关键词:阿拉尔市一师阿克苏

◎本刊记者 蒋鑫富

刻在援疆史册上的“浙江精神”
——第八批浙江援疆党员干部纪事

◎本刊记者 蒋鑫富

肩负着党和人民赋予的援疆使命,从东海之滨到天山南麓,从勇立钱江潮头到心系大漠戈壁,浙江510名党员干部,在对口援建的新疆阿克苏地区这个古丝绸之路要冲,如茫茫沙漠中挺立的胡杨,一个个用内心的坚强和不折不扣的言行,将杰作自豪地写在了阿克苏的大地上——“就业、产业、职教”三位一体……

从浙商投资到建维吾尔族群众安居房,从新建职业技术学校到开办双语教育课堂,从推进现代农业园区到建设团场(社区)文化礼堂,正因为众多浙江元素的注入,让南疆阿克苏地区群众的生产生活变得越来越祥和。对此,浙江省援疆指挥部(以下简称“省指”)指挥长、党委书记、阿克苏地委副书记徐纪平信心满满地告诉记者:“从2013年12月23日第八批40名援疆干部齐聚阿克苏,接过前一批援疆干部交给的担子,翻开浙江援疆工作新的一页这天起,弘扬‘六个特别’(特别能学习、特别能吃苦、特别能干事、特别能团结、特别能自律、特别能奉献)的浙江援疆精神,有力助推了阿克苏地区和兵团一师的跨越式发展和长治久安。”

“这里也是我们的家乡”

“援疆为什么?在疆干什么?离疆留什么?”6月12日,当记者从“省指”副指挥长、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兵团第一师党委常委、副师长劳泓手中接过一册沉甸甸的“省指”全体党员干部立下的《进疆誓言》——“为国家分忧,为当地奉献、为浙江争光、为人生添彩”四句话格外醒目,掷地有声,这也是他们共同的答卷。

紧密结合浙江援疆工作实际,“省指”在援疆理念上首先把援疆不单纯看成是给钱、给物,关键是助推发展,标本兼治。首先在产业上确立了引进一家企业促进当地一批人员就业思想,并让就业离不开产业,产业离不开产业工人,就业、产业和职教三位一体这篇文章越写越精彩。二在建设项目上坚持了“以需定建”,适度超前的原则,不断实现建成一个项目,就见效一个项目。三在人才智力上做到了坚持派出一批人才,带动当地一批人才发展的工作理念,打造一支扎下根的人才队伍。尤其是送医送药,深受当地干部群众称道。

5月31日这天,对于兵团一师金银川镇少数民族团场黄官社区的维吾尔族老人来说是个难忘的日子。这天,“省指”组织20多位省派具有高级职称的医生进社区开展义诊,就诊人数多达500多人,共开出400多张处方,送出价值4万多元的药品。

“这里也是我们的家乡……”在阿拉尔人民医院妇产科的副主任医师杨宇动情地对记者说,他来自台州市立医院妇产科,在一年半的援疆援医中,一例例手术和一次次在风沙中奔波,虽然好多次累得不想动弹,但这也真真切切加深了与维吾尔族群众和兵团人的感情。

原来,杨宇所在的妇产科一共只有6个医生,因为团场医院的畏缩,加之生育二胎政策的实施,他作为科里的主刀医生就更忙了。有一天深夜,9团一位产妇的家人突然向医院打来求救电话,当杨宇赶到产妇家里时,这位产妇已经到了无意识状态,收缩压和舒张压分别只有49mmHg/29mmHg了。他当机立断,叫助手与产妇亲属到门外谈话办手术签字的事,自己就打开手术包,采取“切子官止血法”进行抢救。结果,当助手谈完话,他止血的手术也做好了。产妇的亲属握着杨宇的手久久不愿松开,感激得话也说不出来了。当杨宇拖着疲倦的身子,推开宿舍门时,细心的台州市援疆指挥部(以下简称“台指”)办公室主任谢伟正的问候电话也到了。

《美哉!大峡谷》/徐纪平摄

“对口援建”只有进行时

一师是三五九旅传承过来的,现有16个团场1个民族乡——托喀依乡和三个街道,总人口30万,阿拉尔市人口为8万。在整个兵团里边,拥有6400平方公里的一师阿拉尔市处于第一方阵,与之对口援建为主的是台州市。

“我们指挥部共29个人,有17个干部,12个人才(其中10个教师、2个医生)。今年的援建资金为2.68亿元,有项目30个,资金量居全省首位。在全国对口援建兵团任务中,资金量为第二,项目第一。去年还连获兵团的‘智力、产业、教育、科技援疆和工作创新’5个突出贡献奖,同时在兵团中也是唯一获得‘文明单位’称号的援疆指挥部……”说起援建情况,6月6日,风尘仆仆赶回家乡沟通对接的“台指”指挥长、党委书记蔡文富面对记者,从一个个党员干部到一个个联系项目,从一个个项目推进到兵团领导一个个批示肯定,可谓如数家珍。

“我是洁丽雅的维语翻译,在公司现有1500名职工中,维吾尔族占了一半,现在试生产中公司搞培训,给职工发制服、发生活用品,每月工资两三千元,还建有专门的清真食堂,吸引着越来越多的当地待业青年。”家在拜城的热孜亚·艾合买提姑娘向记者露出腼腆的笑容,她今年19岁,从阿克苏地区高级技工学校一毕业就被招工到了洁丽雅这个在新疆的世界最大毛巾生产基地。

“企业招工能有今天这个良好势头,是“省指”和“台指”这两级合力搞校企联姻的结果。我们正式投产后,将年产7500吨毛巾成品、纺纱5万绽、绵纱9000吨,员工总数将超过8000人……”在洁丽雅担任新疆新越丝路有限公司经理的夏敬永喜悦之情溢于言表。

早在2014年3月13日这天,徐纪平一踏进一师阿拉尔市,第一句话就是:无论是“台指”还是“省指”,整个浙江省第八批援疆工作无论是产业方面、资力方面还是城市建设方面,对口支援一师阿拉尔市这里的,首先要出经验。

“看!这是来自仙居皤滩古镇的一个个无骨灯笼,好有文化味哟!”

6月9日,当记者在六团驻地看政委王新东和仙居籍的副政委李疆指着——工程已近尾声的文化礼堂门口随风飘动的灯笼,一个劲地夸奖全靠“台指”副指挥长林杰。

“瞧!这是铁皮石斛和来自仙居的三棵杨梅树苗,长势多好呀!”

6月10日,当记者随“台指”智力支持与资金管理组长罗海琦进入位于阿拉尔市青松路北首的——南疆(十团)苗木繁育中心,犹如置身在了世外桃源,一脸憨厚的冯豹主任竖着大拇指不停地念叨着林杰的名字。

入夜。带着些许迷惑和好奇,记者叩响了教师出身的“台指”副指挥长、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一师阿拉尔市党委组织部副长林杰宿舍的门。低调谦和的他,得知记者要问无骨灯笼、铁皮石斛和三棵杨梅树苗及人才援疆的情况时,他呵呵一笑说:“千万别写我,要多写写其他同志……”

足迹印证着梦想

不是每一朵花都能盛开在雪山上

雪莲做到了

不是每一棵树都能屹立在戈壁中

胡杨做到了

不是每一个人都能来援疆

我们做到了

这是写在塔里木高级中学崭新校园内一幢教学楼楼道口的红色文字。教室里用4张课桌拼成的会议桌,四周围坐着校长孙汝福、副校长杨东林和教务主任陈宏,还有教历史和生物的金碧洋、夏冰姿等老师。他们你一言,我一语,谈着从台州到南疆任教一年多来的心得。

特别是夏冰姿的生物课教学运用多媒体手段,并采取师生互动法,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开了“塔高”由“满堂灌”向课程教学创新式转化的先河,这在塔高三千多师生中被传为佳话。

欣喜的是“省指”、“市指”全面实施援疆人才“帮带提升”计划,使当地一大批专技人才脱颖而出。目前,我省已在当地援建26个援疆人才传帮带工作室,370多名援疆人才与当地622名专业技术人才建立帮带关系,帮助当地在教育、卫生等领域新建10个学科,填补地区、县市医疗技术空白40余项,推广应用新技术、新项目100余项。

6月17日这天,新疆阿克苏地委、行署和省指专门总结表彰浙江第八批援疆人才,有177人被授予优秀援疆人才、医生、老师等荣誉称号。而下一批人才两个月后就赶赴阿克苏上任。此前两天,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一师也嘉奖了浙江20多名援疆人才。

2014年10月14日,浙江省援疆指挥部指挥长、党委书记、阿克苏地委副书记徐纪平,副指挥长、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兵团第一师党委常委、副师长劳泓,副指挥长、党委委员、阿克苏地区行署副专员诸葛建在一师政委邹跃斌、师长王新民、台州援疆指挥部指挥长、党委书记蔡文富等陪同下一起考察了解阿拉尔医院台州援疆医生传帮带工作室。

“浙江精神”是援疆的永恒财富

“我们是获得兵团‘产业援疆突出贡献奖’单位,今后更要夯实基础,增强招商后劲……”举措多多的“台指”副指挥长、一师发改委副主任王若嘉解释说,打造南疆纺织、服装中心是产业援疆的重中之重。王勇军接过话茬说,他与一师阿拉尔市有缘,他的前任院长也在这里工作了三年,是他带记者进入有江南风情的浙苑新村、台州丽苑社区和机声隆隆的客运中心等工地,作为“台指”党委委员、一师建设局的总工程师,他与他的前任都是从台州城乡规划设计院岗位上援疆的,他有句名言叫“一脚踏进塔里木,终生便是兵团人。”

“浙江精神”是援疆的永恒财富。

坐在一师阿拉尔市政府办公大楼二楼的一间会议室里,只见窗外有一座金字塔造型的巨大建筑,听钟情文史考古和书法并在一师阿拉尔市文广新局挂职的陈引奭介绍“三五九旅纪念馆”。耳边,仿佛一下就隐隐响起了南泥湾垦荒那遥远的歌声。在中外军史上,可以说很少有把一个部队的番号直接写进歌词的,只有中国,也只有作为解放区大生产运动模范的王震将军的三五九旅,才配得上将番号变为歌声。

勤劳智慧的浙江人的“浙江精神”,注定在南疆要与三五九旅创造的“南泥湾精神”会师。

离开阿克苏时,劳泓向记者介绍,浙江对口支援阿克苏建设,有利于抓住新疆发展的机遇,加快自身的发展。因此,浙江在成立省级援疆指挥部的同时,还在十个地市(除舟山外)成立了十个分指挥部,分别对口支援一个县和兵团一师,比如杭州对口支援阿克苏市,宁波对口支援库车县,温州对口支援拜城,绍兴对口支援阿瓦提。值得自豪的是,浙江省的援疆干部在全国参与援疆的19个省市中人数是最多的。现在,有许多浙商也将目光瞄准了这片热土,他们带着技术和资金进入阿克苏。

据了解,在阿克苏工作、生活的浙江人已超过3万,阿克苏已引进100多个浙江产业援疆项目,共计700亿元。而,阿克苏苹果、红枣、核桃在浙江的名气也是响当当的,成为浙江老百姓最喜爱的农产品之一。

(杨宇峰、陈永其、陈加雷、邢宝青对本文也有贡献)

猜你喜欢

阿拉尔市一师阿克苏
用教育信息化推动“一师一校”发展
阿克苏诺贝尔发布2020年第二季度业绩报告
阿克苏诺贝尔
阿克苏诺贝尔发布2020年第三季度业绩报告
浙江省立第一师范对俞秀松教育理念形成的影响
阿拉尔市工业用水分析及节水对策
新疆阿拉尔市发展全域旅游的理性思考
阿拉尔市罕见降水天气对棉花后期生产的影响
阿克苏林果虫害专家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更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