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3059位老人的“干儿子”

2015-05-24陈一良通讯员

浙江共产党员 2015年7期
关键词:老年人社区服务

◎本刊记者 陈一良 通讯员 周 俐

3059位老人的“干儿子”

◎本刊记者 陈一良 通讯员 周 俐

6月9日下午,嘉兴市斜西街的一家小卖部前,80岁的建设街道南杨社区居民王阿菊和巡查至此的社区党委书记陆荣法唠着家常话。

“陆书记,我们老屋的公共厕所整治还不到位,你可要管到底啊。”王阿菊认真地说。

“老王,我管!我们现在就去你家看看。”陆荣法笑着回答道。

自从2012年开始担任社区书记,陆荣法无论多忙都要每天在社区里转上一圈,“这是我的每日必修课”。可别小看这每日一转:哪家的门窗没关好,哪家有矛盾需要调解,哪家遇上了困难,陆荣法都了然于心。

南杨社区是嘉兴市典型的“老龄化”社区,60岁以上老人达3059人,80岁以上老人806人,空巢老人339人,老年人口占总人口比例已经超过三分之一。社区工作大多和老年人有关,社区工作人员就如同老人们的“儿女”。

“老年人群体有自身的特点。”陆荣法对记者说,“要做好老年人的工作,一定要耐心、细心、热心、贴心,以心换心,持之以恒。”

家住南杨新村7幢的阙小根老人今年已经91岁高龄,曾因一些历史遗留问题没有得到解决而四处反映情况。

“我们社区对阙老所反映的问题也无能为力,毕竟许多事已经无从查证了。”陆荣法说,“但是,阙老年岁已高,照顾他的生活,倾听他的诉求是我们分内的事。”

3年多来,陆荣法多次上门为阙小根老人修空调、装电灯、换马桶,还多次为他送去棉毛衫、棉毛裤、电风扇等家用物品。慢慢地,老人的心结打开了,不时地也会到社区里找陆荣法聊天谈心。

“我现在也不去外边反映情况了。”阙小根老人说,“找谁都不如找陆书记,他能给我解决问题。”

陆荣法(右一)看望南杨社区离休干部徐勤才夫妇,倾听徐勤才老人(左一)讲述他的抗战经历。

为了更好服务社区老人,陆荣法还牵头建立邻里互助、低龄老人帮高龄老人、健康老人帮残疾老人的“银龄互助”机制,并联系爱心人士为辖区老人提供理发、修脚、检查身体、修理家电、陪聊等服务,在生活上和精神上对老年人进行关爱。针对部分行动不便、缺乏亲属照顾的老人,陆荣法提出上门提供居家养老服务的对策,社区聘请专业服务人员,为这些老人提供买菜、做饭、洗衣、打扫卫生等服务。

“要知亲恩,看你儿郎;要求子顺,先孝爹娘。”陆荣法说,“我们都会有老去的一天,尊老敬老工作和你我每个人都息息相关。”

猜你喜欢

老年人社区服务
认识老年人跌倒
老年人再婚也要“谈情说爱”
老年人睡眠少怎么办
社区大作战
3D打印社区
在社区推行“互助式”治理
服务在身边 健康每一天
服务在身边 健康每一天
服务在身边 健康每一天
越来越多老年人爱上网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