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医药治疗后循环缺血性眩晕疗效观察

2015-05-24李飞泽

浙江中西医结合杂志 2015年7期
关键词:肝肾基底黏度

李 洁 李飞泽 陈 琳

中医药治疗后循环缺血性眩晕疗效观察

李 洁 李飞泽 陈 琳

后循环缺血;眩晕;补肾活血汤;肝肾亏虚型

后循环缺血(posterior circulation ischemia,PCI)是常见的缺血性脑血管病,包括TIA和脑梗死,多见于老年人,约占缺血性卒中的20%[1]。PCI无特异性症状及体征,常见临床症状有头晕、头痛、肢体或头面部的麻木、肢体无力、行走不稳或跌倒、短暂性意识丧失、视觉障碍;常见体征有眼球运动障碍、肢体瘫痪、感觉异常、肢体共济失调、吞咽障碍、声嘶、Homer综合征等。眩晕是PCI的常见主要症状,属中医“眩晕”范畴,李飞泽老师采用补益肝肾法联合盐酸氟桂利嗪胶囊治疗该病,取得较好疗效。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2012年3月—2014年3月本院脑病科门诊及住院患者9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45例,男24例,女21例;年龄45~78岁,平均(64.6±9.8)岁;病程1月~9年,平均(5.0±3.1)年;伴有高血压病25例,高脂血症19例,糖尿病7例。对照组45例,男23例,女22例;年龄45~79岁,平均(65.1±11.3)岁;病程2月~11年,平均(4.0±2.9)年;伴有高血压病27例,高脂血症17例,糖尿病9例。两组年龄、性别、病程、并发症方面无明显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 西医诊断标准 参照《实用神经病学》[2]及《中国后循环缺血的专家共识》[1]:年龄40岁以上;慢性起病、逐渐加重,或反复发病,或急性起病;既往有动脉硬化病史;发作性眩晕,伴或不伴恶心呕吐,听力下降,耳鸣,视物不清;有共济失调、构音障碍,可有病侧头面部及对侧肢体感觉减退或者消失;经颅多普勒超声(TCD)示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均行头颅CT或核磁共振检查排除脑干、小脑及脑叶缺血、颅内占位、眼病或全身性疾病等导致的眩晕。

1.3 中医诊断标准 参照《今日中医内科》[3]及《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4]诊断为眩晕(肝肾阴虚型)。主症:头晕目眩;次症:恶心呕吐,眼球震颤,耳鸣耳聋,视力减退,两目干涩,少寐健忘,心烦口干,神倦乏力,腰膝酸软;舌象:舌红,苔薄或少苔或有裂纹;脉象:弦细。

2 方法

2.1 治疗方法 对照组予盐酸氟桂利嗪胶囊10 mg,1天1次,口服。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服补肾活血汤,方药:熟地黄、山茱萸、淮山药、枸杞子、菟丝子、怀牛膝、丹参、川芎各10g,葛根30g,陈皮6g,天麻9g,地龙10g。1天1剂,由本院药剂科代煎,煎取300mL,分早晚2次温服。两组均治疗21天后评价疗效。

2.2 观察指标及方法 观察两组治疗前后中医症状改善情况及中医症状积分、血液流变学指标、TCD变化情况。中医症状积分方法: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试行)》[5],主要症状:头晕频繁,影响日常生活和活动为6分;经常头晕但能忍受为4分;稍有头晕,时轻时重为2分。次要症状:无计为0分,以恶心呕吐为例,有轻度恶心呕吐为1分,恶心呕吐频繁计为2分,重度恶心呕吐并影响日常生活为3分。舌脉如符合计为1分,如不符合计为0分。

2.3 安全性检测 定期监测体温、脉搏、呼吸、血压、心率,治疗前后各检查1次血、尿、大便常规及肝肾功能。

2.4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12.0统计软件,计数资料用χ2检验,计量资料用t检验。

3 结 果

3.1 疗效标准[4]治愈:眩晕症状及体征基本消失;显效:治疗后眩晕症状明显减轻,一般活动无碍;有效:治疗后眩晕减轻明显,一般活动仍有影响;无效:治疗后症状无明显减轻或加重,体征无改变。

3.2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观察组总有效率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例)

3.3 两组中医症状积分比较 同组治疗后及组间治疗后中医症状积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3.4 两组血液流变学指标比较 对照组仅红细胞压积治疗后改善明显(P<0.05);观察组全血黏度、血浆黏度治疗后改善明显(P<0.05)。治疗后观察组全血黏度高切较对照组改善(P<0.05)。见表3。

3.5 两组椎基底动脉血流速度比较 两组治疗后椎基底动脉血流速度均有改善(P<0.05)。观察组治疗后右椎动脉及基底动脉较对照组改善明显(P<0.05)。见表4。

表2 两组中医症状积分比较(分,±s)

表2 两组中医症状积分比较(分,±s)

注:与治疗前比较,*P<0.05;与对照组比较,△P<0.05

对照组45观察组45治疗前治疗后治疗前治疗后45 45 45 45 16.57±4.68 10.55±4.24* 17.05±4.77 7.43±3.19*△

表3 两组血液流变学指标比较(mPa·S,±s)

表3 两组血液流变学指标比较(mPa·S,±s)

注:与治疗前比较,*P<0.05;与对照组比较,△P<0.05

对照组45观察组45治疗前治疗后治疗前治疗后20.57±1.44 20.26±1.35 21.37±1.53 20.08±1.14* 5.05±0.88 4.78±0.89 5.01±0.94 4.16±0.67*△1.34±0.34 1.18±0.29 1.42±0.31 1.06±0.30* 0.43±0.14 0.38±0.10* 0.45±0.11 0.41±0.09

表4 两组椎基底动脉血流速度比较(cm/s,±s)

表4 两组椎基底动脉血流速度比较(cm/s,±s)

注:与治疗前比较,*P<0.05;与对照组比较,△P<0.05

?

4 讨论

PCI专家共识[2]指出,PCI的主要病因是动脉粥样硬化,而动脉粥样硬化多发生在中老年人,并且PCI的最主要发病机制是栓塞,栓子可以来自动脉和心脏。《眩晕诊治专家共识》[6]亦指出,血管源性的中枢性眩晕多是椎—基底动脉系统血管病变的结果。治疗上西医多应用钙离子拮抗剂、血管扩张剂、抗凝剂及脑保护剂等。盐酸氟桂利嗪胶囊是一种新型钙离子通道阻滞剂,可防止细胞水肿、坏死,改善血黏度及红细胞脆性,临床上多用于PCI非急性期的治疗。

后循环缺血性眩晕归于中医“眩晕”范畴。《素问·至真要大论》云:“诸风掉眩,皆属于肝”,《灵枢·海论》亦日:“髓海不足,则脑转耳鸣”,《景岳全书》云:“无虚不能作眩”。李飞泽老师认为,眩晕是由肝肾亏虚、气血不足致脑髓空虚,清窍失养,或由风、痰、火上扰清窍致病,病性以虚者居多。临床观察PCI患者多为中老年人,多有基础疾病,《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曰:“年四十,而阴气自半也,起居衰矣”,又年老体弱之人阴精衰弱,虚火内灼,熬血为脂,渐成血瘀,上扰清窍,故临床以肝肾亏虚,瘀浊内阻为病机,治以补益肝肾,活血化瘀降浊。

李飞泽老师将张景岳《景岳全书·新方八阵》左归丸减鹿角胶、龟板胶加丹参、川芎、葛根、陈皮、天麻和地龙组成补肾活血方,全方补益肝肾,活血化瘀降浊,主治肝肾亏虚型PCI眩晕。方中熟地黄补血滋阴,山茱萸、枸杞子、菟丝子补益肝肾,丹参、川芎活血祛瘀,怀牛膝祛瘀并引血下行,葛根升阳解肌,山药、陈皮兼顾脾胃,天麻、地龙熄风止痉通络。全方于众补益药中加入活血行气祛瘀之品,兼补脾降浊,升阳逐瘀,共奏止晕定眩之用。药理研究表明,葛根中的葛根素能通过抑制内皮素的过量产生,改善脑血流动力学,纠正神经内分泌系统失衡及保护内皮细胞[7],同时葛根素可以对抗脑水肿和星形胶质细胞肿胀[8],这些作用使葛根能增加脑部血流量,改善微循环,改善因缺血引起的脑血管异常。陈皮含川陈皮素具有抗动脉粥样硬化的作用[9],并有助于预防缺血性中风。天麻能减轻缺血、缺氧对脑组织的损伤,增加脑血流量,降低血管阻力,保护受损伤的神经细胞[10],从而改善动脉粥样硬化,抗血栓,增加脑血流量,改善后循环缺血引起的眩晕。

本组结果显示,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中医症状积分两组均有改善,但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血液流变学比较,对照组仅红细胞压积治疗后有改善,观察组全血黏度低切、高切及血浆黏度在治疗后均有改善,且观察组治疗后全血黏度高切比对照组改善明显(P<0.05);两组治疗后椎基底动脉血流速度均有改善,但观察组右椎动脉及基底动脉较对照组改善明显(P<0.05)。

补肾活血方联合盐酸氟桂利嗪胶囊改善肝肾亏虚型后循环缺血性眩晕疗效显著,且安全性好,无明显不良反应,值得临床应用。

[1]中国后循环缺血专家共识组.中国后循环缺血的专家共识[J].中华内科杂志,2006,45(9):786-787.

[2]史玉泉.实用神经病学[M].第2版.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4:1072-1073.

[3]王永炎,沈绍功.今日中医内科(上卷)[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0:120.

[4]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S].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4:122-186.

[5]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试行)[S].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2:99-104.

[6]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中华神经病杂志编辑委员会.眩晕诊治专家共识[J].中华神经科杂志,2010,43(5):369-373.

[7]毛庆军,夏瑞,张传.葛根素对脑缺血再灌注家兔脑组织及内皮细胞的保护[J].中国临床康复,2006,10(3):40-41.

[8]袁芳,王忠诚,王天佑,等.葛根素对星形胶质细胞肿胀及大鼠脑水肿的对抗作用[J].首都医科大学学报,2001,22(1):206-208.

[9]Yang EJ,Lim SH,Song KS,etal.Identification of active compounds from Aurantii Immatri Pericarpium attenuating brain injury in a rat model of ischemia-reperfusion[J].Food Chem,2013,138(1):663-667.

[10]林少杰.天麻药理研究进展探析[J].亚太传统医药,2014,10(2):50-51.

(收稿:2014-12-20 修回:2015-01-28)

浙江省舟山市中医骨伤联合医院脑病科(舟山 316000)

李洁,Tel:13616802335

猜你喜欢

肝肾基底黏度
《我要我们在一起》主打现实基底 务必更接地气
停不下的酒局饭局最伤肝肾
肝肾好的男人更健康更有魅力
超高黏度改性沥青的研发与性能评价
可溶岩隧道基底岩溶水处理方案探讨
超声引导下老年肝肾囊肿抽吸固化治疗效果观察
水的黏度的分子动力学模拟
SAE J300新规格增加了SAE 8和SAE 12两种黏度级别
磁共振显像对老年椎基底动脉缺血的诊断价值
高黏度齿轮泵径向力的消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