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兼职印第安少年的超真实日记》中主人公阿诺的身份认同与建构
2015-05-22吕侠
摘要:本文探讨了《一个兼职印第安少年的超真实日记》中主人公阿诺所经历的最初对自我身份的不确定、迷惘痛苦阶段,到积极地建构新身份的过程,最终阿诺通过自己的努力获得了一个全新的混合的身份。
关键词:印第安人 身份认同 身份建构 混合身份
中图分类号:I10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672-1578(2015)04-0016-02
1 引言
谢尔曼·阿莱克西是美国当代最优秀的年轻作家之一,他的作品获奖无数,《一个兼职印第安少年的超真实日记》(下文简称《日记》)是谢尔曼·阿莱克西的最优秀的代表作。这部作品讲述了一个名叫阿诺的14岁印第安少年为了自己的人生与世界抗争的故事。阿诺天生患有脑积水,其貌不扬。生活在一个印第安保留地里的他从小就遭受贫困、暴力及家人和族人酗酒的困扰。为了逃离这个让他痛苦不堪的地方,为了获得未来生活的希望,他毅然决定转学去离家较远的白人学校。他的这一举动被族人和朋友视为背叛,他的白人同学也视他为异类,但阿诺从未放弃过,他的聪明才智和他坚定的信念最终让他获得来自印第安人和白人的理解和支持。这部作品是阿莱克西的一部半自传体小说,小说中的很多情节都是作者根据自己的亲身经历所写的。2007年阿莱克西因这部小说获得美国国家图书奖。阿莱克西因其幽默的文笔及对印第安人形象的全新定义而广受欢迎。在他的笔下,印第安人原本的沉默、暴力的刻板形象被解构,呈现在读者面前的是全新的、生动的、积极向上的新印第安人形象。在《日记》中,阿诺就是一个新印第安人形象的杰出代表。他经历了最初对自我身份的不确定、迷惘痛苦阶段,到积极地建构新身份的过程,最终阿诺通过自己的努力获得了一个全新的混合的身份。
2 阿诺的身份认同与建构
2.1身份的迷失
在《日记》中,主人公阿诺是个年仅14岁的印第安少年,他生活在保留地上,备受白人主流文化的摧残。因此他最初经历了对自己身份的不确定、迷惘痛苦的阶段。在《新关键词:文化研究词汇修订版》(2005)中,身份的定义是这样的:“身份关乎个人或社会团体在任何时候,任何境地中想象的共同性;关乎个人或团体能够持续地作为自己,而不是其他的什么而存在。”从这个定义我们可以看出,身份是一种关系,身份构成往往需要参照他者[1]。对于阿诺来说,他最初对自己身份的困惑正是由他的生活环境和白人的文化压迫造成的。首先,阿诺和他的族人一样,作为生活在保留地上的印第安人,他们被主流社会所遗忘。他们生活窘迫甚至开始自我否定,他们边缘化的社会地位让他们对自己的身份也非常的困惑。印第安人在遭受白人的烧杀抢掠后又被迫来到一个陌生的文化环境,在这里他们被与外界隔绝,他们接受着来自白人的洗脑般的教育,他们的保留地土地贫瘠,印第安人不能再像他们的祖先那样种植打猎。同时保留地上也没有白人世界的工业,人们没有太多的就业机会,事实上,保留地上唯一的支柱产业竟然是赌博业。贫穷使印第安人越来越绝望,他们开始相信他们贫穷是因为他们是印第安人,他们觉得印第安人生来就该是又丑又穷,没有未来。阿诺生活的保留地上的人们酗酒成性,暴力、赌博和死亡充斥着整个保留地。在他短短14岁的生命中,阿诺已经参加了四十多次葬礼,其中很多人的死都与酗酒有关。
另外,白人的文化殖民也使阿诺的身份认同困难重重。白人眼中的印第安人形象是他们凭空想象的,非常刻板的形象。如小说中阿诺提到他比正常人多长了几颗牙齿,但保留地上的牙科诊所每年只对印第安人免费开放一次,因此他不得不在一天之内拔掉十颗牙齿,但天真的白人牙医却以为印第安人的痛觉神经只有白人的一半,因此只给他打了一半剂量的麻药。这样赤裸裸的种族歧视恰恰印证了白人对印第安人的偏见。这样的偏见以及贫穷、充满暴力的生活让阿诺经常会感到愤怒,但他却没有意识到自己愤怒的原因是什么,直到他把几何书摔到P先生脸上,后来P先生向他忏悔的时候他才明白,他愤怒是因为他对现状不满,他受够了贫穷、暴力以及不公平的对待,他想改变现状。于是他开始积极地建构自己的新身份。
2.2建构新身份
在阿诺尝试建构新身份的过程中,他的老师P先生起到了至关重要的引导性作用。当阿诺因为愤怒而把书摔到P先生的脸上时,P先生并没有责怪他,而是向他忏悔。P先生说:“你用书砸我一点也没错,我应该为我对印第安人所做的事受到惩罚,每个保留地的白人都应该被赏一巴掌。不过我跟你说,所有的印第安人也都应该被赏一巴掌。[2]”P先生这样说是因为他觉得所有的印第安人再面对白人的压迫时都放弃了抵抗。印第安人从骨子里对本民族的低劣深信不疑:他们不觉得自己可以过更好的生活;他们觉得他们的生活本该如此;他们对未来毫无期待。这也就是为什么当阿诺问他的父母谁是最有希望的人时,他的父母交换了一下眼神后,异口同声的说:“白人。”但阿诺没有放弃,当他决定转学去白人学校时,他的父母很支持他,他的父亲对他说:“你已经是个印第安武士了。”但他的朋友和族人却视他为叛徒,他们称他为“苹果”,外面红,里面白。在白人学校阿诺也遭遇了白人异样的眼光,以及语言和肢体暴力。这段时期对阿诺来说,是异常艰难的。在他放弃原有印第安身份,尝试建构新身份的过程中,他不仅仅是被边缘化了的人,他更像是生活在夹层中的人。他的朋友们因他的出走恨透了他,而他新学校的同学不了解他,更不可能接纳他。
在这样一个错位的环境中,他对自己身份的困惑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强烈。然而,阿诺从来都不肯向命运低头。他聪明、勇敢,在面对高大的洛杰的羞辱时,他奋力反击。他的勇气甚至吓倒了洛杰,并从此赢得了洛杰的尊重,学校里其他的白人学生也都开始对他毕恭毕敬,再不敢轻举妄动。但是此时阿诺在他的白人同学心目中的形象仍然是片面的,他们仍然拒绝与他沟通。后来在一次科学课上,阿诺纠正了老师对于石化木的说法并得到了“书虫”高弟的支持。这让他的老师和同学再一次对他刮目相看,也让阿诺又一次成功地解构了印第安人在白人心目中的沉默、野蛮的刻板形象。阿诺在自己建构新身份的道路上又前进了一步。然而,最终让阿诺获得来自印第安族人和白人的共同理解和尊重的却是——篮球。在阿诺的球队与保留地学校的球队比赛时,他为了自己的尊严而战,毫不退缩,赢得了他的教练和队友的尊重,他的同学和队友开始把他视为他们中的一员。在阿诺失去最亲爱的奶奶和朋友,无比悲痛的回到学校时,却受到了老师的嘲笑。而这次阿诺不在是孤军奋战,他的所有同学都站在了他的一边,他们把书扔到地上,走出教室以示抗议。此时阿诺的内心是非常喜悦的,他看到了希望,他对老师说:“我过去以为世界只分成了各个部落,只有黑人与白人之分、印第安人与白人之分。但现在我知道了,世界其实只有两个部落:一个混蛋部落、一个好人部落。”这段话表明阿诺的内心已经超越了种族界限,他不再为自己是个印第安人而自卑,他不再考虑人种和肤色的问题,他和他的白人同学站在了一条战线上,他的白人同学和他都是这社会中的成员。阿诺此时已经成功的融入了主流社会,他也为印第安人塑造了全新的形象。另一方面,保留地上阿诺的朋友和族人虽然认为他跨越界限的行为是一种背叛,但是他们心中却也明白这事他们任何其他人都不敢做的勇敢行为。虽然阿诺最好的朋友罗迪对他的出走无比愤怒,甚至在第一次篮球比赛时把他打成了脑震荡,但阿诺还是爱着他的朋友。在第二次篮球比赛中,阿诺奇迹般地击败了罗迪,最终他们和好如初。至此,阿诺重新获得了印第安人的认同。
应该说,阿诺在建构新身份的路上尽管历尽艰难坎坷,但他用他的智慧、勇气、毅力和信念为自己在白人世界和印第安人世界之间谋得了一席之地。最终他能够自由地穿行于印第安保留地和白人世界之间,他也成为了他所居住的保留地与白人世界联系的唯一纽带。他成功地解构了印第安人在白人心目中的刻板形象,建立了全新的,充满智慧、勇气和进取心的新形象。阿诺所建构的新身份即不是印第安人,也不是白人,而是一个全新的混合的身份。
3 结语
在当今这个瞬息万变的世界中,身份已不再是单一的、永恒不变的,而是不断变化的、永无终点的建构过程。像阿诺这样生活在美国主流文化压迫下的印第安人,要想获得全新的身份建构,就必须走出保留地,跨越安格白人为他们设立的地理和心理界限,勇敢地到白人世界中展现他们的才华、勇气和他们的文化精髓。只有这样才能获得自我认同感并获得主流社会的认同。
参考文献:
[1]周敏.后殖民身份认同—奈保尔小说研究.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11.
[2]Alexie,Sherman. The Absolutely True Diary of a Part-time Indian[M].New York:Little,Brown and Company, 2007,42,45,55,
176.
作者简介:吕侠(1980-),女,辽宁省海城市人,英语语言学硕士,沈阳理工大学外国语学院讲师,主要从事英语语言学及后殖民文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