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阅读教学中彰显学生的个性
2015-05-22曾芳
曾芳
【中图分类号】G63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02-0094-01
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中的重头戏,学生的阅读能力是一个多侧面、多层次的复合系统。阅读的实质意义是学生主动建构有关阅读知识的过程,这个过程是学生知识自我生成的过程,是由内向外的生长。这个过程最需要的是教学对话平台,学生在其间不仅可以相互实现信息与资源的整合,而且在过程中学会了倾听与尊重,懂得了交往与辨别。
如何在阅读教学阵地上构建互动的对话平台彰显学生的个性呢?
首先,教师的角色定位要由传统的讲授者转变为新型的合作伙伴的身份,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是艺术家,应是魔术师,要将对学生的认识高度上升到作为一个个活的生命元素来关注。让我们的语文课堂教学由呆板僵化的教条形式,转变为一种人文情怀。师生之间搭建一座沟通交流的桥,让我们的语文教学摆脱被文本束缚和羁绊的阻碍。更科学合理地利用文本这个工具,使得语文教学的内容、方法都走向了自由,走向了开放,走向了人性。
其次,教师要能准确把握教材,并能创新地开发教材。
不妨细细地品析一下我们的语文教学,很容易就发现其中有两大精神家园:一个是文本,教师利用它来引导学生与智者交流,了解他们生活的世界,走近他们的精神家园。另一个那就是生活,学生在文本之上为自己交流、体悟自身存在的世界,构建自己的精神家园,教学工作就要沟通好这两个家园。新课程下的教学理念则又强调了后者,强调了学生在自己的创新活动中创新自己,强调了精神生命的提升表现在感悟上。感悟成為人的生命开拓的重要标志和工作间。笔者就自己的教学在此谈谈个人的体会。
1.补白“内涵空白”
在文学创作过程中,一些作者非常重视艺术空白的作用。这些“空白”的设置正因为是在“无字之处”、“无声之处”,因此,就带上了一定的模糊性和不确定性。这就充分地体现了语文的两种层面:一是语言支架,二是内涵留白。
如《穷人》一课,桑娜把邻居西蒙死去的情形告诉了刚刚打渔归来的丈夫,但她没有把话说完就“沉默”了,她为什么欲言又止,她在想些什么?作者用“沉默”一词留了一个“空白”,教师于此可以因势利导,启发学生联系上下文展开丰富想象,为“沉默”一词解密。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对桑娜的内心世界作出各种设想和推断。虽然说法不一定完全相同,但只要不悖对主旨的把握都应该给予肯定和鼓励。
《孔乙己》的结尾也是一块绝好的“开垦地”,可以用片断作文形式让学生续写。学生在续写中会不自主地摆脱当时的社会背景,在他们笔下的孔乙己活得有滋有味,开心无比!这个补白的空间就是一剂催化剂,一剂兴奋剂,学生独特的个性得以激情飞扬。这一点上,我们的教学评价标准要作出一定的微调,应淡化写作背景与主旨唯一,应尊重褒扬他们的独特表达。因为那个时代距他们太远,他们现有的生活体验是永远无法与那个时代里的政治、文化接轨。如此,我们又何苦强迫学生去接受孔乙己必定死去的结局呢?
2.再言“难以言传”
心理学研究表明,人的心理不仅有明晰的,可以表述的一面,而且也有模糊的,难以描摹的一面。我们日常生活中常说的“只可意会,不可言传”就是针对这种心理现象的概括。这种心理现象反映到作品上往往“言”不能尽“意”,甚至于有时的感受是“言”是苍白无力的,“言”反而会削弱那种美感。这时,读者就必须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设身处地去还原。如课文《乡村的傍晚》末句“整个乡村沉浸在一片恬静的气氛中”如何理解“沉浸”呢?似乎很难用准确的语言来描述。
3.力尽“意犹未尽”
狄德罗说:“精神的浩瀚,想象的活跃,心灵的勤奋——就是天才。”正因为如此,才会出现“一千个人眼里有一千个哈姆雷特”的独特文学现象。因而文章中的语句表达到意犹未尽方为妙,正如美酒妙在微醉时。阅读教学就高标准地要求教师能够力尽“意犹未尽”,为学生营造广阔、自由、和谐成长的空间,更好地帮助学生发现自己的特长和潜能。
在《荷花淀》里,作者先描绘出一幅如诗的月下编席画卷:皎皎明月,习习凉风,切切等候,再让水生嫂开口:“你总是很积极的。”人物的语言从字面上看来就是如此的简洁又明了,给我们读者传递的直接语感信息是:水生嫂在褒扬丈夫革命热情。其实,教师只要能够对当时的写作背景再作点拨的同时,又结合分析一下女人的内心情感世界,就会让我们的阅读体验在“意犹未尽”处,得到“二度创作与开发”。使文本的表达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真是“百花齐放才是春”的惊喜:这句对白,可以表达出水生嫂的自豪,甚至是骄傲。可以表达她轻轻的嗔怪还有深深的爱意。还可以表达她淡淡的酸楚——欲穿的眼才盼得夫归,可又要分别,又是分别在这充满炮火与死亡的战争时期。
语文课堂呼唤感性的阳光,努力把语文的工具性和人文性和谐统一起来。引导学生置身于作品之中,吸收文学作品的精华,领悟作品的内涵,从中获得情感体验,最终提高学生的欣赏品位和审美情趣。让我们与语文同行,与学生同行,在教学活动中彰显一种分享的快乐与和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