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我的导师

2015-05-21袁兰英郑泽忠魏焕陈鹏旭

中国教师 2015年5期
关键词:电子科技开学典礼院士

袁兰英 郑泽忠 魏焕 陈鹏旭

关于李小文院士的报道非常多,他的学识、他的敬业精神在学术界一直被传颂,而我今天想说的是我亲身接触到的李院士。

我是学地理信息系统的,真正知道李院士是在2012年的下半年。那时我要报考电子科技大学的研究生,在导师简介里看到了李院士,瞬间便被他渊博的学识、高尚的人品以及纯粹的学术态度所打动。于是,我决定报考李院士的硕士研究生,但又很担心他是否会接收一个二本院校的学生,就给在电子科技大学读研究生的师兄打电话询问情况。师兄说李院士人很和蔼,他不亲自带研究生,但每个学期都会回来指导学生,询问学生的情况。我最终还是决定报考李院士,虽然他不亲自带,但是能得到他的一些指导也很好啊!

2013年9月我如愿以偿,考入了电子科技大学。在开学典礼的前一天,学院的辅导员说李院士想见一见他的学生,我们就在学院5楼的会议室里见到了仰慕已久的李院士。当时,他的身体状况很差,走路的时候,吴老师(师母)在旁边搀扶着。在正式见面会前,李院士要去洗手间,在走廊上我们给他打招呼,他很和蔼地回应我们。那是我第一次见到李院士—他穿着看起来有点旧的马甲,一双黑布鞋,没有穿袜子。当时我除了震惊,第一个想到的是在《百年恩来》的纪录片中,敬爱的周总理因为脚很肿穿不下皮鞋而穿布鞋办公的画面。在我们正式见面的时候,吴老师拿出一支笔和一个记录本,我们每个人依次开始自我介绍。吴老师把每人的名字、副导师、研究方向、现在正在做什么研究一一记录下来,遇到学生名字中不确定的字还会停下来询问。更重要的是,如果他认识的学者和你的研究内容相似的话,他会推荐给你。会后,李院士、师母和我们一起吃晚饭。他只吃了半碗面条,但教育我们不能浪费粮食,要把桌子上的菜全吃完,年轻人一定要吃饱。2013年的开学典礼上,李院士除了欢迎新同学外,还做了一场关于遥感尺度问题的学术报告。直到现在我都很后悔没有提前了解一些关于遥感尺度的知识,以至于当时听得似懂非懂。

本以为再见到李院士会在2014年的开学典礼,但令我们惊喜的是,他在寒假开学不久也到电子科大来了。李院士此行主要了解学生的科研、学习和生活情况。起初并不知道为什么获得“李谦奖助学金”的同学也和我们一起开会,后来了解到“李谦奖学金”是李院士以他长女的名字命名,用他的长江学者津贴帮助家庭贫困的学生能够顺利完成学业。当时,李院士询问了我们每个人的情况,对研三的同学更是特别关心,仔细询问了每个学生签约的情况,包括工作单位、工资等。有个博士想出国深造,但找不到合适的导师,李院士当时就推荐了一个国外的导师,并把联系方式给了这位博士。当问到生活情况时,有的学生说如果只有国家补贴,没有其他经济来源的话,就吃不饱,穿不好;女生可能吃得饱,但是吃不好……这些师母都记在了记录本上,李院士都一一记在了心里。没过多久,辅导员说李院士给我们每位学生发了一千元钱。我们当时都很震惊,后来才知道这些钱是李院士的工资。我们当时特别感动,虽然很少去北京,不在李院士的身边,但是他却时刻关心着自己的学生。他总是先帮助学生解决遇到的科研难题和生活困境,然后才会想到自己。

后来有研究生说,2012年在成都时,李院士因病在华西医院抢救,学生们一起去医院看望他。李院士不顾身体虚弱,找了一个房间给他们开会。他说:“既然来了就不能白来,应该要学点东西的。”

最近一次见李院士,他还在给我们讲数据共享的问题,给我们讲地图的由来,讲到皇舆全览图。我们没有想到,这是最后一次见他。

李院士是一个纯粹的人,他纯粹地做学问,纯粹地做人,不掺杂任何的杂质。

李院士致力于中国遥感事业的发展,更希望遥感这个学科能够快速发展,并应用到各行各业,而他也确实在这样做。他在电子科技大学创建了资源与环境学院,意在培养更多遥感方面的人才,服务于中国西南地区的经济发展,并应用遥感技术来解决各种自然灾害问题。

听在北京的同学说,李院士在弥留之际还在关心着他的学生,希望再给他的学生开一次会。他太累了。他想在有限的生命里,尽自己的最大可能为国家、为人民做贡献。现在他终于可以好好地休息了。

当“布鞋院士”李小文走红网络的时候,我想他一定看得很淡。他依然全身心地投身于自己的学术研究,想着如何把遥感的应用更好地拓展,更好地解决国民经济发展中遇到的问题。

我在网上看过李院士的生平,李院士16岁就读电子科技大学,自称“老邪”。他小时候很可能不是老师眼中的乖孩子、好孩子,但他在做最真实的自己。他的一生是传奇的,也许正是他的率性真实,造就了他自己,使他走到了学术的巅峰。纵观国内外,像他这样不图名,不图利的学者,是学术人的真正楷模,我们身为他的学生深深感到自豪。

他走了,世上也许再无“扫地僧”,我们无法用言语来表达难过的心情。我们觉得他不想我们为他难过,他希望我们努力工作,推动我国遥感学科的发展,把他未竟的事业继续做好。我们要学习他淡然、纯粹的精神,把他作为我们的榜样,把他的精神发扬光大,弘扬他的学风,以告慰他在天之灵。

(作者单位系电子科技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

猜你喜欢

电子科技开学典礼院士
《院士的中学时代》(第二辑)
顾诵芬:“90后”双院士
和冬奥一起向未来
开学典礼
?The language of interpersonal relationships in China
How to reduce the reluctance of Chinese ESL adolescent students in speaking
Developing a Writing Class
惠水县老年大学举行秋季开学典礼
院士违反科学道德将被取消称号
西班牙政客怕挨骂缺席开学典礼 学生痛斥政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