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一生大爱,记恩师李小文先生

2015-05-21徐敏

中国教师 2015年5期
关键词:李老师院士研究

徐敏

李老师无时无刻不在思考着问题。两年前他一次病重在306医院住院,有天晚上我在陪护,他半夜醒来忽然要跟我讨论“不同尺度下蒸腾和蒸散的问题”。

与李老师的结缘纯属意外之喜。之前在武汉读书的时候就早闻李老师的大名,没想到竟然有幸拜入他老人家的门下。这还得感谢我的另外一位导师曹春香研究员,通过她我才得以进入李老师的世界。入门的时候曹老师说:“成为李院士的弟子,既是你们一生的光环,同时也将给你们多一份压力,你们得比别人更加努力来维护院士弟子的这一份荣耀。”

第一次近距离接触李老师是2008年秋季开学前,我们三名遥感所新入学李老师的学生跟随曹老师前往北师大李老师家中汇报我们的研究方向。他住在北师大的一栋普通住宅楼里,刚进家门的时候我感到非常的惊讶:客厅仅有10平方米左右,几张老式沙发围着个茶几,一台CRT电视,一台电脑,没有任何修饰,朴素而紧凑。这就是院士住的地方吗?怎么跟我想象中的不一样?李老师则还是印象中消瘦的脸,大部分时间是安静地倾听,当听到感兴趣的地方会忽然提出一两个问题。汇报结束后李老师留我们在师大餐厅吃晚饭,席间他让每个学生点自己喜欢吃的菜。我开始点了个清蒸鱼,旁边的同伴提示我李老师不吃鱼,我就赶紧换了个菜。在我们点完菜的时候,李老师悄悄地把服务员招呼回来说“加个清蒸鱼”!

在读博士期间,印象最深的就是每两周一次的小组例会,由于李老师在北师大和遥感所都带有学生,所以每两周他就会把两边的学生聚在一起就近期的研究进行讨论交流,由北师大和遥感所轮流主持。虽然大家的研究方向相差较大,有做水资源的,有做反照率的,有做传染病的……李老师总是认真听完每一个学生的报告,然后一针见血地指出大家研究中关键问题所在。大家虽然对彼此的研究方向不是很熟悉,但每次讨论都非常热烈。

记得科学网上有位先生评价李老师说:“李小文是个有大爱的人。”我觉得这是对李老师最贴切的评价。从SARS爆发到汶川地震,他都时刻想着如何让自己团队的研究成果能够服务于社会。

有件事我记忆犹新。2009年,李老师为了帮助孙爱武博士后,面试他来北师大做顾问。当时有记者混入并拍照宣传,事后有很多不明真相的网友对李老师进行暗讽,有的说李老师是为了博取名声,有的说李老师私调公家的资源……我们对此都非常气不过。因为李老师一直是个非常低调的人,记者是孙博士带进来的,事前李老师并不知道记者的身份;李老师面试时承诺给孙博士每月4500元的专家费其实是从李老师个人的工资里挤出来的。我们让李老师把真相说出来,他则摆摆手:“我本意只是想帮助他,如果我说出来反而会害了他。”

李老师无时无刻不在思考着问题。两年前他一次病重在306医院住院,有天晚上我在陪护,他半夜醒来忽然要跟我讨论“不同尺度下蒸腾和蒸散的问题”。就在半个月前,我去看望李老师,当得知我上班要乘坐两个小时的地铁时,他便鼓励我说:“当年我在美国留学的时候,很多研究方法都是在地铁上思考出来的。”李老师在弥留之际还不停地嘱咐吴阿姨:不要上呼吸机、不要插管,不要浪费国家的资源,也不要拖累别人,让自己轻松地离去……

(作者系中国科学院遥感与数字地球研究所2008级博士)

猜你喜欢

李老师院士研究
《院士的中学时代》(第二辑)
顾诵芬:“90后”双院士
该得奖的李老师
宠物难伺候
谁说小孩不能做研究?
Applications of Deep Mixing to Earthquake Disaster Mitigation
A Thought:What have We Learned from Natural Disasters? Five Years after the Great East Japan Earthquake
对周期函数最小正周期判定法的研究与应用
院士违反科学道德将被取消称号
平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