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山仰止,景行行止
2015-05-21陈一铭
陈一铭
接到李小文老师去世消息的时候,是美国时间凌晨0点20分。在异乡寂静的夜晚,竟不知该如何面对这突如其来的噩耗。犹记得2014年8月底临出国前,去找先生告别并求教。先生谆谆叮嘱,说到了美国更需加倍努力,切莫骄躁,要踏踏实实地做科研、出成果。独在异乡为异客,总免不了会有浮躁、急于求成的时候,每每此时想起先生的叮咛,想象着先生在美国求学时定会如何,也能慢慢地静下心来告诉自己,科研需要有十年磨一剑的毅力。临行前,先生的身体还算健康,无论是科研项目会议还是组会,他从不缺席。我总以为等一年后回国时,能有更多的收获与老师共享,只是没想到,那一次的促膝长谈,竟成了永别。
最为外界所知的,大概便是先生的布鞋了。于外人而言,先生朴实的着装与印象中的院士是那么不同,仿佛先生是一个遗世独立的怪人。一时间,媒体纷至沓来,先生竟也成了一位“明星”,上了网络头条。于外人而言,或许这是一种特立独行,而于我们而言,早已习惯他这十年如一日的着装,清瘦且坚毅。先生心如止水,并没有借此去夸耀自己,反而一直告诉我们,他不希望大家过分在意自己的穿着,而是更希望大家关注他的研究,关注北师大的定量遥感研究。
2011年9月,我从武汉大学到北京师范大学地理学与遥感科学学院追随先生攻读硕士,得以仰沾时雨之化。那时,先生的身体状况欠佳,但仍然坚持按时召开组会,关心每一个学生的生活。因为生病的原因,先生的记忆力大不如从前,时常会忘记学生的名字,但每次我们去看先生的时候,他总是嘱咐师母记下我们的名字和研究方向,以便下一次能马上认出。学生自然不会怪罪先生,他却总是很过意不去。先生很健谈,也很喜欢和我们这些年轻人交流。我们每个人的研究方向,他总能滔滔不绝,尽管师母总劝他多休息,不能聊得太久。先生总和我们说,不要因为他是院士而有所畏惧,要把他当作朋友。他常常感慨学生是他最大的财富,大家是一家人,要永远团结,互相帮助。先生甚至常常关心我们生活上是否有困难,生活费是否够用。
每次上课或组会的时候,先生总鼓励我们勤思考,不要怕说错,他甚至会跟我们对于学术观点打赌,并希望自己赌输。先生总说,作为一名教师,最快乐的事情便是能从学生当中学到知识,所谓“弟子不必不如师”。先生讲起课来总是充满启发性,还会从诗句和图片中引出一些遥感原理。上老师的课总觉得时间飞逝,尚意犹未尽却已到了下课的时间。有时聊得兴起,误了吃饭时间,每每此时,先生总会真诚地向我们道歉,觉得耽误了我们吃饭,甚至自掏腰包,请我们去改善伙食作为补偿。此时的先生,更像是一个慈父,想尽一切关怀
我们。
先生是一个严谨认真的人。博士阶段,我虽然不再在先生门下继续学业,却仍受到先生莫大的恩惠。先生推荐我去波士顿大学Alan Strahler教授小组进行交流学习,而Strahler教授正是他当年在美国求学时的导师。还记得申请联合培养填写资料的时候,我将自己的资料拿给先生看,请先生签字评分。本以为日理万机的先生会匆匆将资料扫过,哪知他看得最仔细,在与张吴明老师一一核实其中的每一条内容之后,才签下了名字。他再三叮嘱我,一定要珍惜这次机会,在美国认真学习,不要荒废时光。去年9月,带着先生的教诲,我终于搭上了前往波士顿的飞机。在和Alan Strahler教授交流的时候,他总会拿先生的例子来激励我,并不无自豪地说,李小文是他的学生,希望我能像先生一样主动思考、多思考。
先生另一个令人佩服之处,便是对传统文化的造诣。理工科学生语文差的情况见怪不怪,但他却总在文章中引经据典来解释科学的问题,并鼓励我们多读些人文方面的书籍,提高自己的文化涵养。先生在科学网上的文章,更不居于一隅,常能针砭时弊,给人启发。先生从未高高在上,经常与博友互动,认真回复每一个问题。与先生认识的这三年多时间,如沐春风之化。他从不给我们讲什么大道理,只是经常鼓励我们要多思考,敢思考,在学术上要不畏权贵。同时,在做学问时,也要脚踏实地。如今回想起先生的点点滴滴,仍心有戚
戚焉。
“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虽不能至,然心向往之。”虽然以先生的为人,必会说这样的赞美愧不敢当,但我却实在找不出更合适的语句来表达对先生的敬仰之情;虽然在研究上不敢望先生项背,但后来学者当以先生为学术的榜样;虽不敢奢望达到先生的高度,但至少应该踏实努力,在浮躁的社会中找到学术的净土。
(作者系北京师范大学地理学与遥感科学学院2011级博士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