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蘑”范王贺祥

2015-05-21张文雅

科学家 2015年4期
关键词:京郊蘑菇百姓

张文雅

作为著名食用菌专家、中国农业大学生物学院教授,王贺祥的办公室与其他的科学家、教授的办公室有些不同。

因为研究的专业与生产实际以及实验科研都有密切联系,因此,进入王贺祥办公室,首先映入眼帘的是琳琅满目的实验设备,还有学生埋头实验的场景,在这忙碌场景的一侧才是王贺祥的个人办公室。因为与实验室相连,他的办公室被一股淡淡的实验菌气味所包围。

虽然室外是贴有理科标签的实验室,但进入王贺祥的办公室有一种别有洞天、深藏韵味的感觉。不大的办公室中,书柜占了将近一半的空间,柜中各种专著鳞次栉比;书柜对面墙体上的字画更是完美地将艺术与专业相结合——四幅栩栩如生的灵芝画,以及语出恩师张树庭、著名大型真菌分类学家卯晓岚题字的墨迹:“无叶无芽无花,自身结果;可食可补可药,周身是宝。”题词说的就是食用菌,也就是百姓熟知的蘑菇。

可以说,王贺祥的工作生活几乎全部都在与蘑菇打交道,而这样的生活已经持续了38年。

爱下乡的蘑菇科学家

1977年,我国恢复高考,王贺祥成为第一批高考大军中的一员。那个时候的他,对专业并没有明确的认识,误打误撞报考了北京农业大学(中国农业大学的前身)微生物专业,并成功被录取。后来,王贺祥预感到食用菌广阔的发展前景,因此在后来的硕士、博士的进修过程中,他开始研究起了蘑菇。

王贺祥有此预感不无道理。根据2009年中国种植技术网的统计数据,欧美地区年人均消费食药用菌约2千克-3千克,日本每年人均消费量约3千克,中国香港地区每年人均消费量为4.8千克,数据在中国大陆有很高的提升空间。这组数字表明,国人对食用菌的认知度较低、对饮食营养健康的关注度较小,但同时也意味着,食药用菌在中国有很大的市场潜力可发掘。这也是王贺祥近几年在做的事情。

在业内,王贺祥可谓是与基层紧密结合的典范。十多年来,他的足迹遍布全国。每到一个地方,他都会询问当地的百姓本地的野生食用菌及其药理作用,然后采摘带回实验室进行实验验证,在验证的过程中王贺祥发现,有些菌食药用价值的确很高,但百姓对它们的了解却十分有限。

作为国家食用菌产业技术体系岗位专家,王贺祥十分热衷于科技下乡,尤其是近几年来,他更成为京郊农民实现科技种田的引路人。在他看来,科学技术只有与生产实际相结合才能彰显其价值。这句话被引述为他在中国科协与人民网联合举办的“乡村情·科技梦”栏目中的名言。

“乡村情·科技梦”栏目旨在发掘一批优秀农村基层科技工作者,通过网络电视与文字报道,让更多人了解农村科技种田的创新人才。在最终入选的100人宣传名单中,王贺祥的身份有些独特。相比较其他各地“土生土长”的基层创新农民来讲,王贺祥其实更多的是以外聘专家、教授的身份来帮助、指导京郊农民的生产作业的。王贺祥通过帮助指导农民,令他们收获先进种植方法、科学管理方法以及良好的经济效益。

在京郊农民的眼中,他是来自高校的专家。在媒体笔下,他则被称为心系百姓的“大棚里的蘑菇科学家”。其实,作为教授、博士生导师,王贺祥在中国农业大学有繁重的授课任务,指导学生实验以及发表学术论文的任务,他本可以在学校专心教书、做科研。但他依然十分注重科技下乡工作,并且坦言在现在与未来的工作中,他会把科技下乡工作看得与教学工作同等重要。而面对有可能出现的时间与精力上的冲突时,他十分云淡风轻地说“就是忙一点而已了”。

“我们要建设小康社会,不仅要看城市跑得有多快,更重要的是农村能不能跟上。要想让农村跟上小康的步伐,最重要的(动力)还是科技。要进行科技(种田),那就需要一大批人来进行科普活动,没有科普活动,也就没有科技的力量来支撑(农村)迅速发展。所以我希望城市里、学校里、研究单位中有实用技术的人才能够更多地投入到农村科普活动中,让我们农村的发展节奏快起来,才不会拖全国建成小康社会的后腿。”这一段话是王贺祥在参加“乡村情·科技梦”节目制作中回答记者的一段话,或许,这也正是他矢志不渝地坚持走基层的缘由。

变蘑成宝

那么,王贺祥走基层到底做什么呢?

在过去几年,北京郊区一直在推广种植板栗,于是每年农民都会在种植的坡地上修剪出大量的枝杈,如果不去利用的话,这些枝杈就会被成为垃圾,甚至成为滋生害虫的温床。恰逢北京市科协正在进行“科技套餐配送工程”,王贺祥便把握住这个机会,想到在京郊推广栗蘑种植。

栗蘑,又称为灰树花,是生长在板栗树下的食用菌,含有丰富的氨基酸、蛋白质等多种微量元素,可以有效地预防艾滋病、糖尿病和癌症,而且气味芳香、口感酥脆、肉质柔嫩,有极好的食药用价值。更重要的是,人工培植的栗蘑刚好需要板栗树的枝杈为原材料,而且种植占地少,种植栗蘑的菌袋还可以滋润其他绿植,可谓是一举多得。

由于自然环境的变化以及人类活动对自然环境的破坏,近年来的野生栗蘑越来越少,有时候一年都采不到一两朵。因此,人工栽培栗蘑变得更为迫切。当然,在王贺祥之前,京郊的一些百姓也尝试过自行培植栗蘑,但由于缺乏优质的菌袋以及科学的管理方法,因此栗蘑产量低、质量差,口感与野生栗蘑相差甚远。

当王贺祥一行刚开始来到种植板栗最多的怀柔、密云时,当地的百姓并不能接受这种新兴的种植技术,担心像往常一样种植效果欠佳,王贺祥只好作罢。在回城的路上,他们刚好经过昌平地区,虽然昌平并不是板栗种植最多最好的地方,但他们还是打算试一下。当地科协以及百姓一听说他的想法,便欣然接受:“这是个好主意!”于是,王贺祥便选定在昌平推行这项新技术。

其实与其说是新技术,倒不如说王贺祥的种植方法更加科学。他反复强调,种植栗蘑的原材料中必须要有板栗,不能一味追求产量而使用其他副产品来滥竽充数,而影响栗蘑味道。而且他要求采摘栗蘑的时间也要恰当,不能等它完全熟透才摘,否则口感会大打折扣。王贺祥还会对当地的农民进行科学培训,传授他们正确的管理技巧,而不能使用像种植其他食用菌那样的粗放式管理方法来种植栗蘑。因为有王贺祥这样细致科学的指导,当地的栗蘑很快得到的丰收,而且口感、味道基本与野生栗蘑无异。

现在,栗蘑已经成为京郊地区有名的特产。无论是供游人采摘、农家乐主打特色、还是晒干以其他形式外销,当地农民都获得了良好的效益。

看到这里,或许会有人说,既然种植栗蘑经济效益好、食用价值高,那我们可以扩大种植规模、增加产地,让栗蘑进入城市,让更多的人来消费食用。但王贺祥有他的担忧。首先,他担心,有些人为了增加栗蘑种植效率,而故意砍摘板栗树的枝杈,而破坏板栗树的生长条件,影响生态平衡。其次,到目前为止,种植栗蘑需要花费较高的技术成本,而且需要人员的精心培植,人力成本相对较高,因此作为蔬菜,栗蘑并不适合在普通的菜市场或者超市销售。在讲述他的担忧的同时,王贺祥在纸上写下了一个“度”字,在他看来,现在栗蘑的发展模式恰到好处。

我不是养生专家

因为有京郊的指导经历,很多人会认为,王贺祥从事的研究应该主要是食用菌栽培技术。其实不然,他研究更多的是食用菌的保鲜加工技术,不同食用菌具体有什么保健价值、医学价值,产生这些价值的元素是什么,诸如此类的应用基础研究。

最近,王贺祥以及他的学生团队正在研究一种可以降低食物中亚硝酸盐含量的食用菌。众所周知,我们日常食用的泡菜、香肠、火锅中含有大量的亚硝酸盐。而且由于化肥使用量的增加,农产品中亚硝酸盐的含量也在增加,而摄入过量的亚硝酸盐将直接危害人体健康。

王贺祥团队便发现了一种食用菌可以降低亚硝酸盐含量,而且经实验证明,这种食用菌可以降低泡菜中90%的亚硝酸盐。这项研究已经获得专利认证,王贺祥正在紧锣密鼓地书写与之相关的学术材料。

除此之外,王贺祥偶尔也会参加不同形式的科普活动。现在微博上流传最广的就是他解析的“史上最全的蘑菇吃法”,一篇起源于《生命时报》的报道。报道讲述了不同菇类以什么样的烹饪方法能够发挥其最大的食药用价值。

也有人向他提议,他可以去做相关养生专家。但王贺祥一般都会幽默地谢绝:“我要当养生专家,那就是王婆卖瓜,自卖自夸。”不过,他还会以其他低调的形式做一些力所能及的科普,如接受媒体采访时讲述一些百姓关心的蘑菇食用知识。

“蘑菇的食药用价值这么高,那生活中我们食用蘑菇是否就多多益善呢?”对此,王贺祥做出了详尽的解答首先,一般食用菌针对人体是有很好的保健医疗作用,但它并不是“包治百病”,我们必须平衡饮食,合理搭配营养;其次,联合国的蛋白质顾问组建议,成人摄入核酸的安全限量最高为每日4克,而从微生物食品中摄入的核酸不能超过此限量的一半,也就是每日不超过2克,否则就会对人体产生负作用。经过科学计算,一个成年人,每人每天消费新鲜食用菌量不能超过500克,消费干食用菌量不能超过50克。因此,食用菌的消费量也要控制在“度”内。

虽然有明确的消费量限制,不过在一般情况下,百姓也不必担心计算自己每天摄入的食用菌量是否超标。因为,有数据显示,百姓在日常消费食用菌的数量要远远低于限额量,2010年我国人均每天消费45.3克食用菌,远远低于联合国的建议标准。另外,经过烹煮之后的食用菌子数量还可以再放宽一些。因此,作为日常蔬菜食用,百姓不必刻意限制摄入食用菌的量。因为担心造成百姓不必要的恐慌,王贺祥反复叮嘱,一定要把前后关系为读者梳理明白。

或许是长年工作在教学一线的缘故,在采访过程中王贺祥会像讲课一样,在一张纸上边讲边写,使艰涩的学术知识更加简单易懂。在讲述采摘栗蘑的最佳时机时,他还立刻从电脑上打开教学课件,指着栗蘑的照片直观地告诉记者,“栗蘑长成这样了就可以采摘了。”

如果不是现在的教学工作以及指导基层工作已经占满了王贺祥的时间,或许他会腾出更多时间来参加科普活动,而他深入浅出、幽默风趣的讲解方式一定会让他成为一名优秀的科普工作者。

猜你喜欢

京郊蘑菇百姓
不让百姓撇嘴骂
百姓记着你
京郊独栋别墅
百姓看家“风”
“偏离”与“回归”:京郊土改中的路径依赖与阶级划分(1949—1950)
蘑菇
蘑菇伞
京郊赤城游
驾绅宝D50京郊撒欢儿看APEC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