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为干有为人生,大干事业
2015-05-21关小舒
关小舒
林家好男儿
说起林为干,就不得不提及对他影响深远的两位兄长。林家三兄弟虽然走上了截然不同的道路,人生境遇和最终命运也千差万别,但他们所共有的,就是在动荡年代的一颗拳拳爱国心。
大哥林为栋毕业于中山大学,学生时代的他思想活跃,追求进步,不仅是中山大学学生会的主席,还是广州市学联主席,可谓是一位进步青年。为实现报国之志,林为栋投笔从戎,加入了国民党。抗战期间,他跟随国民党抗日名将张发奎,任其军需处长。后在广西越南接壤处的一个小县城做县长,因其妥善处理与法国盟军的关系而备受赞赏。后内战爆发,林为栋于广州解放前夕移居香港。新中国成立前,林为栋积极与大陆联系,寻求回内地的方法,但最终因为顾虑自己的历史背景而放弃了回广东。后来林为栋移居美国,终其一生都未曾再回内地。
虽然没有回内地,但他的家人依旧因为林为栋的“历史问题”而难以幸免。新中国成立之初,由于林为栋曾任国民政府县长,林家被划定为地主官僚,连祖屋都被没收。在后来的政治运动中,林为栋的身份问题牵连到他的亲属,他的大儿子被从军队赶回了农村,小儿子因为高考政审不过关而精神失常跳楼自杀,林为栋的夫人在小儿子自杀后不久亦自杀身亡。期间,林为干也因大哥的问题屡次受到冲击。直到1979年,林为栋才被平反。尽管林为栋的政治选择导致家人备受牵连,林为干对大哥的问题也一直讳莫如深,但不可否认的是,林为栋投笔从戎的爱国热血、为国贡献的赤子之心,都一直影响着林为干。
相比大哥,二哥林为梁对林为干的影响更为深远。学生时代的林为梁也积极投身于社会活动,深受新思潮的影响,在学校是小有名气的人物。林为干刚入中学,就因为是林为梁的弟弟而备受学生们的关注。林为梁曾因参加共青团组织的活动而被捕入狱,但3个月的铁窗生活和家人们的责备并没有动摇他抗日救国的决心。出狱后他便加入了左翼作家联盟和中国社会科学家联盟。1934年林为梁进入日本明治大学攻读政治经济学,积极从事文艺活动,宣传革命思想。1935年林为梁加入中国共产党,并担任中共东京支部书记。1937年“七七事变”之后,林为梁毅然回国参加抗日战争,后被派往新疆从事革命工作,此后化名为林基路,先后任新疆学院教务长、阿克苏专区教育局长、库车县县长、乌什县县长等职。任职期间,他政绩卓著,不仅大力发展农业生产、兴修水利、重视教育,还释放无辜被关押的群众,提拔有能力的各族官员,深得百姓爱戴。
1942年9月,林基路被反动军阀逮捕入狱,受到严刑拷打。在狱中,他写下了著名的《囚徒歌》,表达自己对革命的忠贞和坚定的信念:“坚定信念,贞守立场!掷我们的头颅,奠筑自由的金字塔;洒我们的鲜血,染成红旗,万载飘扬!”1943年9月27日,林基路与陈潭秋、毛泽民等共产党员英勇就义,年仅27岁。
“为干,你不要走我这个路,你功课好,要好好做功课……现在我们穷得很,过了这阵子,我们以后就会富起来了。你的数理化好,你要好好学习,以后新社会会用得着你这样的人才。”或许就是二哥这样的教诲,才让林为干在科学救国的道路上更加坚定信念,也或许正是二哥对新社会这样的坚信和对祖国的忠贞,才让林为干在学成之后毅然选择回国。
曲折求学路
初二考高中,高二考大学,林为干在学业上始终天赋异禀。在清华大学、中山大学、中央大学都向他敞开大门时,15岁的林为干选择了清华。在考试制度十分严格的清华,年纪尚小的林为干依旧名列前茅,但动荡的时局却让他的求学之路一再中断。
“七七事变”后,清华被迫南迁,林为干回到老家,后来得知长沙临时大学组建后,便到长沙求学。南京沦陷后,在进步人士的鼓舞下,很多同学投笔从戎参加抗战,林为干虽然也受到这种激昂情绪的影响,但想到二哥的教诲,还是决定继续求学之路。于是他便跟随学校西迁到了昆明。1939年,林为干从西南联大毕业,在国民政府昆明广播电台短暂停留后,他考取了清华研究院电子工程学部电讯组攻读研究生,跟随导师任之恭做无线电定向研究。但由于经济拮据,通货膨胀严重,林为干的学业很快就无法持续下去了。同学们纷纷退学谋生路,身无分文的林为干也不得不选择退学。几十年后,在回忆起这段经历的时候,林为干依旧难以释怀,认为这是他人生中最大的遗憾。
离开清华研究院后,林为干来到昆明电政局担任技术员,很快被提升为昆明机务段段长兼昆明机务站站长。1941年,林为干回到西南联大担任电机系兼职教员。期间与电政局工程师邓乃鸿的侄女邓蓉芬相识相恋,并很快结为伉俪。
1944年,中国远征军第二次赴缅作战,林为干被借调前往保山前线为远征军装设载波电话,在没有任何文字说明书的情况下,他经过仔细研究,掌握了这部中国从未见过的先进机器的关键电路,最终把载波机开通,成功地接通了联盟军和重庆的电话。为此,美军还专门嘉奖了林为干,国民政府交通部还特意发了一笔奖金。每当回忆起此事,林为干都因自己能为抗战出一份力而感到无比自豪。
1945年,国民政府交通部决定利用租借法案的资助技术人员到美国工厂实习,为战后建设培养人才,林为干抓住了这个机会,顺利通过考试,踏上了前往美国留学的路程。由于战后美国的很多工厂没有恢复生产,经过交涉,美方同意安排他们进科罗拉多州立大学学习研究生课程,这个来之不易的机会也为林为干后来继续留美深造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实习生活结束后,经济拮据的林为干毅然决定半工半读、留美攻读博士学位,也是从这时开始,他开始从事微波研究,最终成为了中国的微波之父。在此期间,林为干关于单腔多模的研究在微波技术研究领域取得了重大突破,而他的论文后来也被刊登在了美国《应用物理》杂志的第一页,引起了很大反响。他的这个理论半个多世纪以来也一直被国内外学者引用。即使到了21世纪初,学术界也依然没有人突破他的研究,即使在半个世纪以后,他也依然站在学术的最前端。
“梁园虽好,非久居之地。归去来兮……为了国家民族,我们应当回去……”每当读到恩师华罗庚的这封《致留美学生的公开信》时,林为干都激动不已。博士毕业后,林为干毅然选择了回国。60年后,当回忆起这段往事的时候,林为干还记忆犹新。“美国人说钱学森一个人顶五个师,但是他要回国,我也要回去……他拿着3.5万美元的年薪仍要回国,我们还等什么呢?”卖掉房子和汽车后,他回到了刚刚成立的新中国。
拿文章来
“以前每次上他家,如果送花或者水果,他都会告诉我们扔出去,拿文章来!”在学生们的眼中,恩师林为干始终是这样一个重视学术的人。他曾在90岁高寿时说:“希望每年都发表一两篇论文,要做一辈子的研究,当一辈子的研究生。”而他的一生也的确在践行着这句话。
归国后,林为干前往中山大学和岭南大学任教,为学生讲授无线电工程等课程。后来他响应国家号召,举家西迁到成都,筹建了成都电子科大,潜心研究、著书立说,为新中国的微波事业与人才培养作出了开拓性的贡献。因为在培养学生方面取得突出的成绩,1991年,他被四川省教委评为“优秀研究生指导教师”;他关于培养研究生的论文《矢志育人,硕果累累——探索我国培养高技术人才的有效途径》获得国家教委第一届优秀教学成果奖特等奖。
除了教书育人外,林为干在研究领域也始终孜孜不倦。1995年12月,林为干的一篇名为《一个介质球的静电镜像群》的论文发表在美国《静电学》学报上。这篇论文的发表震惊了学术界,因为它的出现标志着一道百年难题被攻克。
自1892年麦克斯韦的《电磁学》(第三版)出版以来,关于点电荷在介质球中能够形成多大的镜像,位于何处的研究一直是一个未知数,也是从那时候开始,这个镜像问题就成为历代电磁学学界的“哥德巴赫猜想”。在博士期间就接触这个问题的林为干,在经过几十年的不懈求索后,终于成功地找到解决这个百年难题的钥匙,解决了这一经典难题。论文得以发表的这一年,林为干76岁。
“我们应该不虚度一生,应该能够说:‘我已经做了我能做的事。”居里夫人的这句名言,也是林为干时常用来审视自己的话语,同时,他也在用一生的经历诠释着它的含义。即使在晚年身体情况不是特别好的时候,他还是保持每天至少两小时学习、研究的习惯,就连发病离世的前一天他还在看书。“做一辈子研究生”,这位好脾气的科学家,一直在用自己“活到老、学到老”的精神感染着他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