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经济衔接期:新旧动力转换

2015-05-21

环球市场信息导报 2015年16期
关键词:经济

中国经济衔接期:新旧动力转换

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显示,2015年一季度国内生产总值(GDP)为140667亿元,同比增长7.0%,国家统计局发言人盛来运表示,7%在国际上仍是较快速度。

从“国富”走向“民富”

4月15日国家统计局发布了2015年一季度国民经济运行情况。作为世界经济发展的引擎之一,中国经济季度数据的发布总是备受关注。英国《金融时报》于当周二发表的一篇文章就将2015年一季度中国宏观经济数据发布出来,称为“现代宏观经济学上最令人翘首以待的事件之一”。

在发布会上,国家统计局发言人盛来运称,初步核算,一季度国内生产总值140667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7.0%。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7770亿元,同比增长3.2%;第二产业增加值60292亿元,增长6.4%;第三产业增加值72605亿元,增长7.9%。从环比看,一季度国内生产总值增长1.3%。

对此,盛来运表示,中国经济目前处在新旧动力转接的关键阶段,今年经济困难较多,短期内经济仍会面临下行压力,因国内经济调整格局不太容易改变,且出口压力比较大,今年一季度增速回落在预料之中。

事实上,一季度经济增速的回落的确早已在市场普遍预料之中。从此前公布的数据来看,3月份PPI降4.6%,连续37个月负增长,一季度进出口总额同比下降6%……经济运行仍然存在下行压力。

尽管经济增速有所放缓,但居民收入继续增加。一季度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6087元,同比名义增长9.4%,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8.1%。这意味着一季度居民收入增速跑赢了GDP增速。分析人士称,居民收入增速跑赢GDP增速,这是近些年中国经济的特别现象,表明中国经济结构调整取得了积极效果。

中国经济深入“新常态”

1978年至2011年,中国经济年均增长率达9.89%,比同期世界经济年均增长率高出逾7个百分点,曾经书写了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增长故事。2012年起至今,中国经济从9%以上的高速增长换挡至8%以下的中高速增长。

从2014年一季度开始可以看到,中国经济增速呈现“有序放缓”态势。截至今年一季度,五个季度的GDP增速分别为7.4%、7.5%、7.3%、7.3%和7.0%。

国家信息中心经济预测部宏观研究室主任牛犁表示,放眼全球,服务业的边际生产率和劳动生产率均比制造业低,伴随着服务业比重的上升,经济增速会普遍放慢一些,加之转型中的新旧动力转换需要一个过程,从中国经济总体的大盘技术考量,增幅的放慢也是增长的规律。

国家行政学院决策咨询部研究员王小广也认为,最新季度经济数据强有力地证明:中国经济发展正在“深入”新常态,不可逆转地向形态更高级、分工更复杂、结构更合理的阶段演化。

4月17日,中国人民银行行长周小川在出席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与世界银行2015年春季会议、二十国集团(G20)财长和央行行长会议时就表示,外界对于中国经济今年一季度的数据非常关注,他将继续向世界解释中国经济的“新常态”。

他表示,中国经济增速放缓,为结构调整、转变增长方式提供了空间,也会使中国未来经济增长更加平衡,可持续性更强。

在谈到中国经济面临的外部风险和波动时,周小川表示,中国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内因对于中国经济而言作用更加明显。从外部来看,世界经济整体复苏相对缓慢,但并无严重的负面冲击,并且中国一直对外部风险和波动做好了政策准备。

稳增长的“新骑术”

4月14日,在经济形势座谈会上,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以自行车来比喻中国经济,“‘稳’不意味着不动,不动就会像骑自行车,会摔下来。”

要在骑行中做到行稳看远,必须在中国经济新旧动力“衔接”之际掌握一套新骑术:“保持定力、灵活施策,针对新情况新问题,用好多种政策工具。”

自去年开始,国家发改委已陆续推出“七大工程包”和“六大领域消费工程”。经济学家张其佐表示,这两大抓手几乎包括了主要稳增长领域,是阻止经济继续下滑的果断科学决策,也是把握好稳增长与调结构平衡的重大举措。

“值得赞赏的是,这次投资组合拳是‘巧刺激’而不是‘强刺激’”,张其佐指出,“投资组合拳”充分考虑了在稳增长和调结构的平衡中突出“稳增长、稳投资”,可以避免重复投资、低效率投资。也是在区间调控基础上加大定向调控力度的大胆探索。

据不完全统计,国家发改委自去年四季度至今,公布了批复项目近70个,投资规模超万亿,主要集中在水利、交通领域。另据国家发改委投资司副司长罗国三介绍,发改委正在根据实际情况,不断充实完善和动态调整重大工程包,把一些符合方向、具备条件的重大项目及时补充进来,形成“四个一批”,即“实施一批、核准一批、储备一批、谋划一批”。

此外,今年政府工作报告进一步强调推进“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和京津冀协同发展三大区域型发展战略,针对房地产市场的多项政策措施也在逐渐显现出释放需求的积极作用。

国家统计局发言人盛来运在发布会上称,中国政府有应对复杂局面宏观调控的经验,面对新情况、新问题会不断地完善宏观调控。未来将继续创新调控方式,确保经济稳增长、调结构保持合理的平衡。

三个政策工具箱

4月24日,国家发改委就当前宏观经济形势与政策召开了新闻发布会。“增速稳,物价稳,农业稳,消费稳,就业稳,收入稳。”发布会一开始,国家发改委秘书长李朴民就连说了六个稳字。但同时他也坦言:“经济下行压力依然较大,部分指标增速回落超出预期,不少矛盾和困难相互交织、相互叠加。”

“去年以来,针对经济平稳运行、发生波动和出现趋势性下滑三种情况,发改委相应制订了三个政策工具箱。”国家发改委经济运行局局长李仰哲介绍。

今年一季度,城镇新增就业320多万人,完成全年目标任务的近1/3,调查失业率为5.1%左右;同期,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上涨1.2%,呈温和上升态势。按照“稳增长和保就业为下限,防通胀作为上限”的标准,国家发改委综合司副司长丛亮判断,“总体来看,现在经济还在合理的区间运行”。

根据国家发改委透露的信息,三个工具箱的具体内容指的是,在经济平稳运行的情况下,多出促改革、调结构的政策措施;当经济出现波动的时候,预调微调的力度就会大一些;当经济出现下滑的情况,就会采取力度更大的稳增长措施。“随着稳增长措施的出台,在把握好稳增长和调结构平衡的同时,下一步的经济情况将会有所改观。”李仰哲说。

“稳增长”的关键是“稳投资”,然而刚刚公布的数据显示,一季度全国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3.5%,比去年同期下降4.1%,是自去年6月份以来连续8个月下降。国家发改委投资司副司长罗国三在发布会上透露,近期发改委可能会推出新的一批重大工程包。

连平认为,稳增长政策仍然需要重点支持基础设施建设,今年棚改、铁路、水利投资将加大实施力度,以及采用PPP模式吸引社会资本参与投资,这将在一定程度上对冲制造业和房地产投资,缓解固定资产投资增速的下行压力。

旧动力如何转换升级

4月底,一季度全国各省GDP出炉,从数据上看,2014年GDP增速位列全国倒数的东北三省,2015年一季度经济增速依然未见起色。辽宁省一季度GDP增速仅1.9%,黑龙江和吉林分别为4.8%和5.8%,三省GDP增速都远低于全国。

2014年,东北三省经济增速大幅回落,曾引发广泛关注,今年“两会”结束后李克强总理的首站考察地点选择在东北地区。窥一斑可见全貌,总理坐镇督战“新常态下新东北现象”的决策解决取向,被外界视为中国政府对整个宏观调控大局的把控之道。

李克强表示,对东北来说,实现新一轮振兴还要靠改革增动力、开放拓空间。要下大力气把简政放权、放管结合向纵深推进。这其实是强调了重振东北经济,不能走回头路,而必须仰赖转方式、调结构。

进一步详析今年一季度的经济数据也可以看到,中国经济结构优化趋势更加明显,经济发展深入新常态的特征更加明显:服务业占比更加明显地超过工业;消费需求更加成为主体;城乡区域差距进一步缩小,居民收入占比继续上升;工业内部创新升级步伐继续加快,节能降耗继续取得新进展……

今年一季度,第三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为51.6%,比上年同期提高1.8个百分点。消费对GDP的贡献率继续达50%以上,大幅超过投资,远远超过出口。此外,高技术产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1.4%,装备制造业增长7.7%,增速分别比规模以上工业快5.0 和1.3个百分点;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同比下降达5.6%。

投资拉动方面的结构也在不断优化,民间投资的比重进一步增加。2014年民间投资增长18.1%,占全部投资的比重为64.1%。今年一季度,民间投资占全部投资的比重上升至65%。

国家信息中心经济预测部宏观研究室主任牛犁表示,“转方式、调结构”——中国经济发展新常态的两大衡量指标正在顺利地推进展现,中国经济向中高端迈进的步伐是稳健的、明显的。

培育新的增长动力

2014年,中国新登记注册市场主体达1293万户,其中新登记注册企业增长45.9%。

今年一季度经济运行情况显示,新产业、新业态、新主体、新产品、新动力加快孕育,新的经济成分加快增长。例如,新登记注册企业数量同比增长38.4%,互联网网上销售额增长41%,新能源汽车、机器人增长超过50%。这表明,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热潮正在形成。

据新华社报道,南开大学的郭鑫是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中的一名“弄潮儿”。还在大四的他,就已经是一家互联网金融创业公司的负责人。此外,他还先后创办了几家创业公司,为社会提供了超过240多个就业岗位。

2014年,全国研发投入占GDP的比重达到2.1%的历史新高,江苏、上海等中国多个发达省份均已达到甚至超过发达国家的投入水平。

分析人士认为,中国经济未来支柱性产业将包括健康、医疗、能源、环保、电商等,这些新兴行业对中国经济增长的影响将越来越大。

而培育这些能激发新增长点的企业,最重要的是仰赖技术创新和简政放权,当然简政放权最终依然是为了鼓励企业和个人从技术到商业模式的全方位创新。

中国领导层清醒地意识到,发展是硬道理,是解决一切问题的基础和关键,必须稳定和完善宏观经济政策,有效顶住经济下行压力,否则就业、收入等民生问题就会受到较大影响,经济的提质增效升级也难以实现。

整体来说,中国一季度经济数据呈现了“三稳”“三快”“三新”的特点——就业稳定、收入增长稳定、发展预期稳定;第三产业发展快、消费增长快、市场主体增长快;市场主体新、业态新、动力新。

国家信息中心总经济师范剑平说,一季度的经济运行情况提供了这样一个佐证,即中国经济正在为持续“深入”新常态全方位储备信心和能量。

猜你喜欢

经济
“林下经济”助农增收
经济下行不等同于经济停滞
民营经济大有可为
分享经济是个啥
分享经济能给民营经济带来什么好处?
拥抱新经济
“怀旧经济”未来会否变怀旧?
经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