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乔尔达诺

2015-05-21文铮

三联生活周刊 2015年21期
关键词:马蒂亚意大利人质数

文铮

乔尔达诺

2008年,26岁的博洛尼亚大学博士生保罗·乔尔达诺发表了他的小说处女作《质数的孤独》。小说问世后的短短几个月里,销量就超过120万册,几乎每50位意大利人中就有一位捧着这部小说在读,这打破了意大利文学史上小说处女作的销量纪录。直到两三年后,意大利畅销书排行榜上依然能见到此书,然而它的知名度已非局限于意大利境内,而是被迅速翻译成三四十种语言(其中包括中国大陆和台湾的两个中文译本),在世界各地流行开来,仅2008/2009年度,它在欧洲的销量就超过了500万册,对于欧洲而言,这简直就是一个天文数字。又过了一年,根据小说改编的同名电影入围了第67届威尼斯国际电影节的主竞赛单元,乔尔达诺本人参与了电影的创作。可以想见,现在全世界看过“质数”电影的人数要远远超过小说的读者。这部小说获得如此成功,直接原因就是它获得了当年意大利文学的最高奖项——“斯特雷嘉奖”,成为1947年这一奖项设立以来最年轻的获奖者。

与以往很多获奖作品不同,《质数的孤独》是一本不折不扣的畅销小说。但它成为畅销书的理由并不十分充分:没有一波三折的故事情节,没有悬疑、暴力、变态、情色和其他怪力乱神的内容,没有意识形态的背景,也没有悲天悯人的崇高,甚至没有一个看上去像畅销书的书名。

这部小说唯一可能形成“卖点”的就是那个“孤独”的主题。但是,孤独和爱情一样,在文学里已经盘踞了数千年之久,并不是一个容易产生新意的话题。我曾直截了当地问过乔尔达诺:“你觉得你这部小说凭什么能这么畅销?”显然同样的问题他已经被问过很多次,即便在突袭的情况下也回答得平心静气、有条不紊:“因为我描述了年轻人都会遇到的状态,也就是感受到自己成为孤独质数、与世隔绝的状态,这是每个人在成长过程中必须经历的,否则人生就不会完整,尤其对于像我这样成长在八九十年代的人而言,很少有时间真正思考自己的行为,一旦有人思考了,写出来了,自然会有很多人关注……”

显然,乔尔达诺将他笔下的两个关系像“孪生质数”一样的男女主人公——马蒂亚和爱丽丝——作为“80后”和“90后”孤独感的真实载体。童年挥之不去的伤害和痛苦记忆成为他们孤独的源点,也引发了一连串的无法挽回的故事,从内到外影响着他们的生活,在他们的心理上造成了严重的障碍。但他们又彼此不同:爱丽丝渴望被社会接受,却无论如何也避免不了自卑的情绪,因此总是通过自虐的节食方式保持自己“苗条”的身材,聊以获得一丝心理安慰;马蒂亚主动避开人群,以天赐的禀赋和独特的视角孤独、冷静地观察着世界,并经常以自残的方式来平复自己小时候遗失智障的孪生妹妹之后产生的负罪感。这两个人分别在人际的边缘上徘徊,虽偶然相遇,因内心的孤寂而相互依偎,甚至擦出了疑似爱情的火花,但却只能像一组孪生质数——即便离得很近,也永远无法相互触碰。如果说一个人的孤独值得享受,那么两个人之间的孤独感就近乎残酷了。然而就是这种极端的、不可化约的孤独成了永远背负在爱丽丝和马蒂亚们身上的枷锁。

读过小说的人都会不由自主地从男主人公马蒂亚身上捕捉作者的影子,这一点乔尔达诺矢口否认,他说曾经想让马蒂亚和他一样学物理,这样写起来更为顺手,但怕读者误认为这是自传体小说,才让马蒂斯在小说中学了数学。但在现实中,乔尔达诺和马蒂亚一样,是一个不折不扣的理工男,而且是一位粒子物理学的博士。他就读的大学是世界上最古老的博洛尼亚大学,但丁、彼德拉克、丢勒、伊拉斯谟、伽利略、哥白尼、哥尔多尼都是他的校友。在我与他的实际接触中看到,真实的乔尔达诺平和内敛,表情和肢体语言的变化不像一般意大利人那样丰富夸张,甚至说话时还略显羞涩,但目光中和嘴角上却时而闪出一丝狡黠和玩世不恭,这是马蒂亚完全不可能具备的表情,会让人猛然想起他归根结底还是个意大利人。

乔尔达诺不希望自己的作品被贴上“反孤独”的标签,因为他要享受孤独的感觉。他说:“我有时候非常喜欢去独自散步,跟自然界交流也是孤独的一种形式。我在面对很多人的时候会感到不舒服,甚至有点焦虑。”但他否认自己沉浸在小说中那种孤独的痛苦之中,其实他“并不想去创作如此悲情的作品”,他的情感经历无法完成这样的设定,“因为在现实生活中他和恋人彼此相爱至深”。按他的话说:“他们就像粒子物理学里一种特殊的粒子,即便彼此相隔无限远的距离,却依然能够产生交流的信息,也就是说,在一个粒子身上发生任何事,无限远端的另外一个粒子就可以马上感受到。”乔尔达诺坚定地认为,不让读者过分痛苦是一位优秀小说家应该具备的基本素质,即使他经历了生活和写作中非常强烈的痛苦,也应该控制这种情绪,而不是一味地渲染。

然而令人遗憾的是,乔尔达诺的这一创作理念在《质数的孤独》中隐藏得太深,或者根本就没有表现出来,无论是人物形象的设计,还是情感的互动与堆叠,都是在烘托悲伤的气氛,固化读者从一开始便产生的认识,就像是韩剧中惯用的手法。似乎是为了校正读者的这种“韩剧”印象,乔尔达诺将5年后(2013年)出版的第二部小说《人体》的场景设定在了阿富汗前线,描述了意大利维和部队的年轻军人灵与肉的纠葛,还用饱经沧桑的姿态玩起了黑色幽默,希望以枪炮、沙漠和对死亡的达观态度来证实自己的成熟。不管这部作品是否超越了前者,起码它让乔尔达诺回到了意大利文学的阵营中,让我们又看到了《十日谈》和卡尔维诺的影子。

冷静简练的语言和细致入微的观察能力是乔尔达诺最为老到的地方,在挖掘人物内心世界时,他可以捕捉独特的细节,从而放大人物的感官体验,引起读者的共鸣,把读者心底里隐隐存在的但却一直无法表述的东西清清楚楚地说出来,一下搔到痒处。这肯定与他熟悉粒子的微观世界有关,恐怕也与他意大利人的民族性格有关吧。每次我有这种感觉的时候,都会联想起意大利商店里的橱窗:看似简简单单的陈列,没有过分的装饰、机关和炫目灯光,只通过实物的铺陈、堆叠、搭配和细节的处理来吸引过客的眼球,打动看客的心。

猜你喜欢

马蒂亚意大利人质数
意大利人在中国的餐饮事业
奇妙的质数约定
马蒂亚斯十项全能双冠王
怎么教让质数学习更有趣
“喀布尔屠夫”回国
巧记质数
陈仙辉、赵忠贤获马蒂亚斯奖
发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