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让摄影飞

2015-05-21冯建新

中国摄影 2015年2期
关键词:摄影术人本纪实

记得2009年8月19日,是世界摄影术诞辰170周年的纪念日,《光明日报》以《观点新闻》的形式发表了我的摄影观点,以此来作为纪念摄影术诞辰170周年的礼物:“冯建新说,摄影术的发明就是基于生活本身的需要,生活是摄影诞生的原点,是摄影创作的永恒主题。摄影工作者也要坚持‘三贴近原则,倘若脱离生活,就会使作品缺乏恒久的生命力。但与此同时,冯建新认为,‘镜头朝下并不意味着原原本本地照搬生活,而是要体现出创作者的思想,融入创作者的思考。生活的面貌既有直接的一面,也有间接的一面,对于被掩盖的生活面貌,如果原原本本地照搬,则不足以反映现实。因此,倡导‘镜头朝下不是对个性追求的抹杀,恰恰相反,摄影应当是在‘镜头朝下的前提下实现个性追求。”

我认为,在新的形势下,反映生活、再现生活的主流摄影形态应该还是纪实摄影。不管各种流派造成中国摄影界如何的“繁荣”,如何的众说纷纭,纪实摄影始终是站在时代的最前沿,反映着时代,引领着时代。

当前的问题主要在于纪实摄影必须在“镜头朝下”的前提下实现“个性追求”以达到坚守的目的。

我认为,个性就是“新”,之所以“新”就在于“有思想、有观点”,能关注当代的生存方式,以纪实观看的手法去实现摄影的观看,通过这种观看去达到纪实摄影的坚守。

《和平年代的兵》专题作品,是我的一组摄影系列,力图从另一个不被大众所了解的军旅内部去揭示出中国军人的人本。我当过兵,一干就是25年,这组1980年代初到1990年代末横跨20多年之久的军事摄影作品,以抓拍纪实为基本手法,以军营人文精神为主线,一改过去军队摄影题材的“高大全”和“威武雄壮”的形象,以平实质朴、小中见大、不事雕琢的画面来讲述军队在那个年代的故事。力图为军事纪实摄影的创作正本清源,重塑中国军人的人本形象。

1970年代末至1980年代初,摆拍风盛行,尤其是在军队,上至军队全国发行的报纸、画报编辑记者的传帮带,下至军、师、团摄影骨干的身体力行,无不体现出摆拍就能见报的既得效果,于是拍革命军人必是“高大全”,拍人物必讲“三角光”和“轮廓光”,拍环境必讲“整洁、明亮”光影加线条,扭曲和埋没了一个时代中国军人在和平年代生存的人本影像。

在这种大环境下,怎么才能有自己的个性和独特的摄影语言?我从布勒松“决定性瞬间”中受到启发。我认为,摄影主要有两种形态:一种是别人都不可能拍到的,你拍到了。那你就是No.1(老大) ;另一种是别人和你都能拍到,但你拍得比他们都好,更独特,那你就是No.1。

总之,纪实摄影的坚守,在习近平总书记10·15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后更显必要,只有扎根人民中,拍摄人民、歌颂人民,创作出人民喜闻乐见的优秀摄影作品,才是摄影人工作的方向;在创作手法上只有在“镜头朝下”的基础上实现个性追求,才能达到纪实摄影真正的坚守,纪实摄影才可具有最纯朴的持久力和感染力,才可方兴未艾,这才是所有伟大艺术作品的要旨。

让摄影飞吧!

金像奖评语:

冯建新自上世纪80年代就开始了对军旅生活的影像记录,那些朴素、真实的影像在中国新闻纪实摄影探索过程中难能可贵。而今,作者的镜头对准已届耄耋之年的老红军战士,是其为历史留影的一种可贵努力。作为重庆摄影家协会的带头人,他积极参与地方各类摄影活动的组织、协调工作,为整个地区的摄影事业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黄文点评)

猜你喜欢

摄影术人本纪实
砚边纪实
摄影术180年 静观传承百年的影像视野
How photography was developed
从自拍到自拍
人本计算
谈人本理念在新闻采写中的体现
CHINAPLAS2016采访纪实
对古琴音乐审美的人本思考
混乱实验室纪实
混乱实验室纪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