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我闻到乡土的味道

2015-05-21毛彦明

美文 2014年20期
关键词:土坯房乡土家乡

毛彦明

曾经有朋友“奉劝”我最好远离乡土文学,不妨接触一些“高端大气”的东西.理由是现在写乡土的作品太多了,而且很杂,这样容易落入俗套。当然也有人喜欢乡土作品,因为它显得真实和厚重。

说实话,在这些看法面前,我是一个十足的白痴。我不认为写乡土就得考虑这么多,或者非得有什么鲜明的目的。写下一筐玉米,不代表就得表明丰收;写牛耕并不要表达春天。我之所以一开始把目光投向这些在很多人笔下出现过的、平凡的事物,只是因为我从小到大一直生活在这里,我深爱着它们。仅此而已。

但是这种爱却有着它的缘由。

很多年前就有一个梦想——哪天可以走出这圈养了我二十年的大山,去一个繁华的城市用每一个日夜和汗水拼凑自己想要的生活,哪天也可以真正融入到快节奏的环境之中,抬头就可以看到街市车水马龙。后来终于上了大学,而且跑得很远——我一直天真的认为,我很多年的梦终于实现了。可是后来我发现这并不是我想要的。

于是,我逐渐习惯了将半小时的公交的车程拉长到一小时,习惯了常常隔三差五地从城中心逃到郊区,习惯了每天晚上鼻孔里满是黑垢,习惯了看一字排开的车队每隔一两米便有黑烟小股冒出……我开始歇斯底里地朝自己发疯,这真的不是我所想象的现代化。从那时起,我便喜欢上了一个人回忆黄土高原上的一切事物,空阔的蓝天、暖人心田的阳光以及那些被霜花爱上的土坯房……我开始喜欢上了乡土文学,并且明白:那些生长在西北贫穷的事物——比如一把锄头,比如一朵白云一捆青草,再比如那些曾经熟悉的背影,原来可以让一个人真正对自己的家乡爱得如此刻骨铭心。而在我看来更重要的是,承载了这些事物的乡土文学,在某种程度上拯救了一代人的心灵。

过年回家的路上,K213次列车一路驶过石家庄、太原以及古都西安。浓重的霾天笼罩在我的心头,像一颗撕破黄昏带来黑夜的毒牙,我心生恐惧。而只有陕北高原和随后到达的陇东农村,出现了久违的好天气,我不记得我当初因为冲动有着怎样的表现,只是忘不了那深藏在冬日里明媚的阳光和一望无际的辽阔的蓝。当提着行李箱步行回家的时候,我欣喜看到冬小麦趴在封冻的土地上,享受着大自然最美好的赠与;土坯房的向阳处,几个老人蹲在墙角,从旱烟袋里掏出往事,吧嗒吧嗒抽出一辈子的辛酸;而远处我半年不见的娘亲,跑到离家一里远的地方跺着脚等我的足音。

我想我是第一次闻到了乡土的味道,有点儿甜。

毫无疑问的是,每个人都是成长变化的。不管在内心和体貌上,还是在个人的情感和能量上。而唯一不变的是,当他终有一日对自己家乡概念了熟于胸的时候,他再也不会埋怨它曾经给过他多么潦倒不幸的生活和过往,即使它封闭得黑暗无光。

我想当我终于不再为生计而忙碌奔波的时候,我会在这里——生我养我的土地上建一座新房子,并且以我自己的文字记录这里的一切,不去理会哄闹和偏颇。我可以洞悉这个只生长糜谷和土豆高梁的地方所有的秘密,比如说今天二十出头的张三买了面包车,比如说已过不惑的李四用三轮车娶回了新娘……

猜你喜欢

土坯房乡土家乡
阿勒泰地区创意民宿开发模式研究
陕西土坯房工程整治模式
善用乡土历史资源 提高史料实证素养
为往事干杯
乡土分外妖娆
夏天的家乡
家乡美等
打铁铺
最后的炊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