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写给我的高三

2015-05-21孟昱汐

美文 2014年20期
关键词:高三

孟昱汐

六月与七月的纵横线交汇,炙热灼烤,我拎着矿泉水瓶站在五楼的栏杆前,回头看见四楼某个班级的一个男生低头收拾起一摞摞复习资料,然后从后门离开,静悄悄的,没有人回头注视,一级级长而干净的大理石台阶,从未觉得如此短暂。五楼的窗前只能看见一个小人走出红砖白瓦的科技楼,日光把他的影子拉的很长,我眯起眼睛,在夏日浓烈中,最终只看见一个孤寂的人向远处走去。

这仅仅是开始,而我始料未及。

曾同为艺术生的我,最终在岔路口作出艰难痛苦的抉择,小心翼翼地向高考那根钢丝踩去。然后不甘地告别曾坚持十几年的梦想。凤凰花开六月,此去一别付诸流水。欢送会开了一场,刻意不谈伤感,终于不知是谁唱起《十年》,克制不住湿了眼眶。

编辑开会说起交接季,不由一怔,忽然间想起创刊时几个人窝在黄昏的教室里,拿着小纸条艰难地想创意,一溜人坐在微机室里打稿排版,更辛苦的是满街拉广告的同学,偶然看到他们爬到群里哭诉,饿着肚子徒步几公里只能就着冷风蹲路边啃面包。

那天,艺洋似不经意又认真地对我说,你用心为我写篇稿子,或许那就是我最后一次播音了,终于意识到了,高二已渐渐走远,我们所面临的战场是无声无息的,克劳塞维茨在《战争论》中写过,要在茫茫的黑暗中,发出生命的微光,带领着队伍走向胜利。

我已经不想过多言语,生命的正好年华若不曾奋不顾身过,怎能在过往中慨叹不曾悔过?

A楼已经空空荡荡,寂寂无人,LED屏幕上倒计时已经消失了,红蜻蜓即将向高天碧水飞远,新鲜人即将走进新世界。

记得去年冬天,一对情侣在五中街边的快餐店吃面,听他们跟老板娘寒暄说笑,说想念这里的味道,女孩对男孩说起她在这里的青涩往事,暗恋的学长,狂热追过的明星。我穿着紫色臃肿的校服在白炽灯下用陌生的目光看着他们如我年轻的面容,就像看见时光彼岸的自己,明灭可见,灯影幢幢。

这是一个人的战场,路上没有人与我同行,畏惧黑暗的人看不到曙光,走不到远方。

有人说,耽于回忆是变老的一个标志,我越来越容易想起几年前的我,狭窄闷热的教室里我窝在座位上睡得昏天黑地,同桌帮忙看着讲得唾沫横飞的老师是否注意到我,在课上看蜡笔小新和各种闲书,日子混沌而闲适,悠悠就过了三年。

从来没有为自己努力过,胸无大志,懒人一个,只希望日子平平淡淡安安静静,越来越多人问起我的理想,开始迷茫,以前是画画,那现在呢?想了很久,大概就是能一直去学自己想学的东西,衣食无忧吧。

三年的两年都在逍遥,只剩下八个月。时光像生长的竹子,被分成一节一节,每段的我都有不同的模样,流着新鲜的血液。回头看自己都觉陌生的自己。一阵唏嘘。

或许不能有勇气坚持,或许不能一路顺风,或许我将不能再塞一堆漫画在书包里了,或许我尘封所有的cD,或许我……

就想一想万籁俱寂时深夜未歇的灯火,想一想从指缝簌簌漏下的流沙,想一想你未来奢求的安稳的岁月。

七月流火,天气渐渐转凉了,头发可以扎成一个小尾巴了,没过多久树叶就要落了,冬天就要下雪了,年年岁岁这样轮回,我们却都不一样了。

青春已经不再谈了,我们终要成长,永无岛美丽而危险,我宁愿落脚回到烟火人间。

没有心中不会盛开的鲜花,没有心中不曾思慕的明月。

(荐评人:刘万春)

推荐理由

写高三的作文可谓浩如烟海,但本文却独树一帜。文章没有写奋斗的高三,而是以即将步入高三的角度来写自己的高三,大量的回忆与富有内蕴的记叙,深厚的文化底蕴在平实的文字下越显不俗,读完这篇文章,相信每一位读者都会有这样的感受,高三对于孩子们来说,都有一种不可回避的面对与“心有猛虎,细嗅蔷薇”的冲动吧!

猜你喜欢

高三
高三·共鸣篇
高三第一轮复习测试题之选修3—5
我把高三写成诗
高三未了,你准备好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