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翱翔在埃博拉疫区的“中国天使”

2015-05-20陆睿朱广平

当代党员 2015年4期
关键词:红区约瑟夫博拉

陆睿 朱广平

2013年12月2日,非洲西部,几内亚共和国。

丛林旁的一个村庄里,两岁男孩艾马尔(化名)毫无征兆地发起了高烧。

随后,男孩开始全身剧痛、便血,他的七窍和肛门也开始出血。

目睹艾马尔的惨状,他的家人和当地医生束手无策。

人们并不知道,这个男孩已经成为传染病理学定义上的“零号病人”。

摧残他的,是一个萦绕非洲近40年的“恶魔”——埃博拉病毒。

12月6日,艾马尔在痛苦中死去。

而噩梦才刚刚开始。

迎击“恶魔”

“如果让疫情继续恶化,可能会造成的死亡、对社会经济的严重干扰等后果将是灾难性的。”——世界卫生组织总干事陈冯富珍

十个月后,四川省泸州市古蔺县。

随着国庆黄金周的人潮,48岁的第三军医大学大坪医院医生刘丁陪着父母妻女向古蔺古镇前进。

突然,手机尖叫起来。

刘丁摸出手机——是医院的值班号码。

这个突然接到的电话,让刘丁产生了一种预感——上个月,听说第三军医大学正在组织支援西非抗击埃博拉医疗队,作为感染控制科副主任的他立即报了名。

点下接听键,预感成真——“你的援非报名已通过,请立即赶回医院接受培训。”

匆忙告别亲人,刘丁赶回重庆。

此时,在遥远的非洲西部,埃博拉病毒已席卷几内亚全境及邻国利比里亚和塞拉利昂,造成近万人死亡。

西非埃博拉疫情爆发后,党中央和国务院迅速作出部署——提供人道主义救援物资和专业救援人员,支援西非抗击埃博拉。

2014年10月2日,中央军委和总后勤部下令:以第三军医大学为主体,抽调沈阳军区部分医务人员,组织医疗队前往利比里亚首都蒙罗维亚,帮助当地抗击埃博拉。

命令下达24小时内,一支精锐的医疗队就组建起来。

“中国方舟”

“利国从埃疫发生以来,共有360余名医护人员感染,170余人死亡。主要原因就是防护不到位。”——摘自医疗队员李玮的《战地日志》

2014年11月14日上午9时30分,第三军医大学前广场,我军历史上首次成建制向外派遣的医疗队——中国人民解放军援利医疗队——举行了出征仪式。

首批163名队员英姿飒爽,整装待发。

“我们肩负着国家、民族和军队的重托——全队一定会全力、尽力、竭力完成任务,为祖国争光,为军旗添彩!”医疗队队长王云贵率领全队向军旗立下誓言。

汽车引擎开始低鸣——队员们即将登车。

送行的家属一拥而上。

队员钱德慧跳上车,转身,向怀有八个月身孕的妻子冯欢挥挥手。

“你要早点回来——我和孩子等你!”冯欢凝望丈夫,泪如雨下。

钱德慧心里一酸,跳下车,紧紧拥抱妻子,又转身上车;再回头,他又跳下车,再次和妻子拥抱。

在车门外,他和战友们有各种身份——他们是女儿、儿子,是妻子、丈夫,是母亲、父亲……

而当车门合紧,他们就回归到同一个身份——军人。

在祖国亲人的目送下,医疗队正式奔向战场。

此时,在万里之外的蒙罗维亚,先遣组组长刘丁已经率队到达。

一下飞机,刘丁和战友们就开始工作——协助施工单位做好由我国援建的埃博拉诊疗中心(ETU)的疾病防控工程。

在抗击埃博拉的战斗中,因为缺乏严密保护,大批当地医护人员殉职。

针对这个问题,中国医疗队决定援建ETU,并设计合理的运行程序,实现医护人员“零感染”。

在随后的27天里,当地媒体《每日观察家报》记者哈蒙真切见识了“中国速度”——在同样由中国援建的SKD体育场内,一座装备先进、拥有100张床位的现代化传染病医院迅速拔地而起。

“其他地区的ETU,至少要用五六个月才能建成——中国人的效率,令人印象深刻!”哈蒙竖起大拇指。

2014年11月,随着医疗队主力进驻和ETU竣工,在利比里亚抗击埃博拉第一线,一艘“中国方舟”赫然起航。

初战之殇

“不少人当天还是活生生的,第二天就被收尸队收走了。”——摘自医疗队员王耀丽的《战地日志》

12月28日夜里,五个月大的男婴约瑟夫(化名)和他的母亲被送入ETU,被确诊为埃博拉感染者。

加上这对母子,ETU已经接收了五位埃博拉患者。

在有限的资料中,队员们仅仅知道埃博拉病毒进入患者体内后,会迅速攻击血管壁,而后大量感染血细胞,再进一步向身体组织细胞发动攻击,过程短促凶狠,往往在人体免疫系统产生有效抗体前就已经致人死命。

面对如此凶狠的敌人,各国尚无有效治疗手段。

“我们希望能找到发作症状和组织损坏程度之间的联系——找到这个突破口,就能把握治疗实施的模式和时机。”医疗队首席专家毛青说。

然而,突破口迟迟未能找到。

12月29日零点,中国ETU“红区”(感染区)。

约瑟夫突然醒了。

看到约瑟夫哭闹,他的母亲努力站起来,想用奶瓶里的牛奶喂他。

ETU值班室里,队员王贤华看到了年轻母亲的举动。

她赶紧冲进“红区”,制止了约瑟夫的母亲,又从她手里拿过奶瓶清洗起来。

约瑟夫的母亲并不知道,针对儿子的病情,医疗队决定插入胃管进行鼻饲,同时扎留置针,以补充食物和水分,尽力延缓病毒扩散。其间,如果约瑟夫的感染加重,他的免疫系统就可能崩溃。

洗好奶瓶,王贤华又冲好奶粉,递给约瑟夫的母亲。

“别怕,我会一直看着你们的。”王贤华站在一旁,仿佛一个守护天使。

治疗初步见效——约瑟夫母子的病情稳定了。

在随后的十天里,医疗队为迟滞病毒扩散穷尽心力。

可是,不幸仍然发生了。

入院十天后,病毒还是攻破了约瑟夫的免疫系统——在身体组织被病毒慢慢“融化”的痛苦中,他停止了呼吸。

而在约瑟夫之前,医疗队接收的另一位患者也撒手人寰。

决胜之道

“今天是我们来到利国后唯一一个休息日,很多队员的体力都透支了,加上生活不适应,一部分队员身体状况出现了异常。为此,食堂准备给队员们改善伙食——吃饺子。”——摘自医疗队员李静的《战地日志》

12月29日,中国ETU指挥室。

写字台中间,毛青和王云贵并排而坐。周围,各个治疗部门的主任和业务能手围成一圈。

两名患者不幸去世后,寻找治疗突破口更加急迫。

他们一次又一次地查看患者住院记录,对病人的每一个症状、每一个治疗步骤进行复原和比对。

很快,他们发现了一个现象——在发作前期,即患者出现持续高烧、腹泻或呕吐时,如果能及时输液治疗,患者往往就可以转危为安。

这是否就是战胜埃博拉的突破口?

医疗队决定一战。

“我们把抗击非典以及甲型H1N1病毒的经验运用到了利比里亚,同时,在治疗上也采取中西医结合的策略。”对战斗前景,王云贵充满信心。

在这样的策略指导下,医疗队开始对三名患者展开治疗。

在随后的日子里,毛青也找到了自信的理由。

一天中午,中国ETU准备室。

在“红区”连续工作三个小时后,队员赵孝英退回准备室。

她刚脱下防护服,炊事班长钻了进来:“病人的午餐到了。”

下一班战友尚未到达,搭档又身体不适——赵孝英毅然重披“战袍”,再次迈进“红区”。

突然,传呼器响起一阵呼喊:“赵孝英,赶快离开‘红区’,这样你身体受不了!”

那是督导员下的命令。

为防止队员感染,ETU的治疗部门都安装有摄像头——安全督导专家坐镇监控室,全程实时督导队员在“红区”的每一个治疗步骤。

根据规定,每名队员每天只能到“红区”作业一次,每次一小时。

当督导员看到赵孝英再入“红区”,立即“大呼小叫”起来。

“病人总不能不进食吧?”赵孝英念叨着。

在小心地帮助每个患者进食后,她才退回准备室。

此时,她的橡胶靴已经能倒出水来。

埃博拉病毒的致死率达90%,患者的血液、体液、排泄物都能导致感染。然而,队员们一进入“红区”,就像忘记了它的可怕——一旦患者有需要,他们就会主动前去服务。高峰时,人均每天进入“红区”达三次以上。

“为捍卫生命而战,却能忘却自己的生死——我对他们无比钦佩!”提及战友,身经百战的毛青竟泪如雨下。

友谊之歌

“我们肤色不同,但为了抗击埃博拉这个共同目标,我们走到了一起,战斗在一起。”——摘自医疗队员刘蕾的《战地日志》

2015年1月初的一天,中国ETU“红区”病房。

病床上,约瑟夫的母亲睁开了双眼。

在病房里上下左右扫视了一圈后,她似乎突然想起了什么。

浓烈的悲伤,从她眼里倾泻而出——在这场席卷西非的灾难里,她的家族有八人感染了埃博拉。除了她之外,他们全死了。

一想到自己的丈夫和两个孩子,她的心就剧烈地痛。

“感觉好些了吗?”一声问候突然响起。问候她的,是一个“天使”。

“天使”穿着厚厚的“太空服”。透过面罩,她能看到“天使”那黄色细腻的皮肤,那纯净如黑钻石的双眸。

“好些了,谢谢!”不幸的女人轻声说。

透过摄像头,不少队员看到了这个感人场景。

在中西医混合治疗及医疗队员的精心护理下,三名患者幸存了下来。经埃博拉病毒检测,他们的结果全部由阳性转为阴性。

“恶魔”被击退了。

2015年1月20日,首批援利医疗队主力队员离开非洲,回到重庆——截至此时,队员们共接诊患者112例,收治64例,确诊埃博拉患者5例,治愈3例。其间,医护人员实现了“零感染”。

那天上午,当队员们迈出SKD体育场时,利比里亚工作人员和当地群众自发赶来送行。

当黑人兄弟用生涩的中文喊出队员们的名字时,这些在致命病毒面前都不曾退却的军人,一个个红了眼眶。

猜你喜欢

红区约瑟夫博拉
关键零件没敲定,台自制潜艇硬要开工
谁动了约瑟夫的钥匙?(下)
谁动了约瑟夫的钥匙?(上)
基于清华大学“红区”与“白区”历史沿革的景观评价对比分析
童话
约瑟夫·科尔曼的歌剧批评(上)
埃博拉病毒的生态学
实验室可“降伏”埃博拉
如何看埃博拉疫苗研发引发的争论
抗击埃博拉:中国赢得世界尊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