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扎实实施整省推进全面提升培育水平
2015-05-20
2014年,农业部将陕西省确定为新型职业农民培育整省推进省份后,陕西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省委将其列入目标责任考核重点任务,省政府也纳入民生工程和新一轮农民增收规划,并将“职业农民塑造工程”省级财政投资增加到4000万元,有力地促进了整省推进各项工作地深入开展。
强化安排部署,制定“四项方案”
一是制定了整省推进工作方案。按照省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快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作的意见》和农业部整省推进工作要求,陕西省农业厅制定了《2014年新型职业农民培育整省推进工作方案》,明确了培育总体要求和任务,突出了教育培训、认定管理、帮扶指导和政策扶持等4大工作环节。
二是建立了教育培训制度。制定了《陕西省新型职业农民教育培训大纲》,菜单式地将培训分为种植类、养殖类、农业工程类和经济管理类等4个门类,设置了公共基础课、专业技能课、能力拓展课和实训操作课4大模块计560门课程,规范了教育培训内容。制定了《教学管理办法》、《考试考核办法》、《学分管理办法》等教学制度。
三是规范了资格认定管理。制定了《陕西省新型职业农民资格认定管理暂行办法》,确定了省、市、县相应的高、中、初三级资格认定体系,明确了资格认定标准和程序,建立了一整套认定管理流程,并规范了资格证书。
四是出台了绩效考评办法。制定出台了《陕西省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绩效考评试行办法》,科学设置了4个一级、10个二级、21个三级考核指标,确定了评分标准、考核方式和奖惩措施。全省职业农民培育政策制度设计全部完成。
深化整省推进,夯实“四项工作”
一是开展培育对象摸底调查。深入村组、合作社、园区,家庭农场,建立职业农民培育对象信息库。初步统计,全省符合职业农民特征的培育对象达到20多万人,其中生产经营型占74.65%,专业技能型占4.15%,社会服务型占19.21%,新生代型占1.99%。
二是开展培训机构调查。对全省农民教育培训的机构、人员、条件、工作等进行了摸底和统计,全省符合要求的培育机构达到167家,拥有教学设备9580台(套)。建立健全了5264人的专兼职师资队伍。指导市县认定353个产业发展好、技术实力强、满足培育需求的实训基地,认定省级实训基地50个,实行挂牌管理。
三是推进培育教材建设。组织400余名专家编写了第一批41套系列文字教材,同时,以文字教材为蓝本,邀请专家现场讲授,拍摄制作18部音像教材,制成碟片,发放各教学点。
四是加强监管系统建设。开发了陕西省农业科教远程视频监管系统软件,对承担培育任务的所有基地实行远程视频实时监控,确保培训环节落实。同时,利用“三网合一”的职业农民视频教育系统,开展远程教学活动,共组织30次大型视频专题培训。
规范培育过程,抓牢“三个环节”
一是抓牢教育培训环节。
在班级的组建上,方便学员。组织承担培育任务的实施机构,在摸底调查信息库中择优确定培育对象,并按照方便学员、方便教学、方便管理的原则,在产业基础雄厚的现代农业园区、龙头企业、合作社中组建教学班,每个教学班学员控制在50人左右。
在培训管理上,完善全程监管。各级培育办成立了调研督导组,在培训期间共抽调162人,成立54个督导小组,开展了2轮全面督查。各培训机构建立了学员个人档案,健全了培训台账,坚持开班申请、学员签到和考试考核制度,确保培训达到了规定学时和质量要求。
在环节落实上,规范严格。各实施机构严格按照教育培训大纲要求,合理安排教育培训工作,按照内容系统性、全面性,过程长效性、持久性的要求,制定培训实施方案,确定培训内容,扎实落实理论授课、网络辅导、基地实训3个环节,128个培训机构268个教学班严格按照自学与辅导结合、理论与实践结合、农闲与农忙结合的原则,扎实开展培训工作。
二是抓牢帮扶指导环节。
在帮扶制度上,突出三到位、三落实。做到帮扶人员到位、产业规划到位、技术指导到位,保证任务落实、责任落实、考核落实。
在指导队伍上,实现省市县三级联动。借鉴基层农技指导员制度,组织全省万多名科技人员,建立指导教师团队,分级开展帮扶指导,省上组建千名专家重点帮扶高级职业农民,市(区)组建3000名专家重点帮扶中级职业农民,县区落实6000名技术干部帮扶初级职业农民。
在帮扶方式上,侧重个体需求。印发帮扶指导手册,制定指导方案,要求“一对一、点对点”精准式指导、全程式跟踪服务,满足了职业农民个性化发展需要。
在考核管理上,落实绩效挂钩。采取入户调查、督查以及电话回访等形式全面掌握结对帮扶效果,对帮扶单位和指导教师实行考核奖补。
三是抓牢认定管理环节。
严格认定管理流程。制定认定实施细则,根据不同产业、不同地域、不同生产力水平等因素,分类制定认定条件和认定标准,科学设计综合素质、专业技能、经营规模、生产效益和职业道德等5个综合评价指标。
扎实开展认定。按照高中初级认定标准,明确了不同认定主体职能,制定了资格申请、资格初审、资格复审、考核认定、资格确认、网上公示、颁发证书等7大认定环节。截至目前,全省共认定职业农民5200人,其中高级266人、中级399人、初级4535人。
提升培育效果,出台“三项政策”
一是试点设立职业农民创业扶持基金。省级层面,在职业农民培育专项资金中,列支465万元,设立创业扶持基金,用于职业农民创业贷款贴息。市县层面,安康市对职业农民实行“四优先”的扶持,围绕各项惠农政策和涉农项目,共为职业农民安排了1600多万元的补助资金和8000多万元项目支持。靖边县政府出台了“九免十补五优先”政策,县财政连续两年共拿出1500多万元,扶持职业农民发展产业。神木县对首批认定的两名高级职业农民每人奖励2万元。此外,凤翔县、宜君县、城固县、宁强县、石泉县、宁陕县、平利县、旬阳县、汉滨区、杨凌区等县区分别出台了职业农民投资创办农业项目担保贷款政策,根据项目规模可享受10万~300万元的小额担保贴息贷款。
二是加强培育机构能力建设。实施农广校标准化建设工程,在职业农民培育专项资金中,列支600万元,专门用于12个标准化县级农广校建设,每校投资50万元。三原县积极整合农业资源,投资1000万元,建设集现代教学、信息服务、电商创业和农业专家大院“四位一体”的新型职业农民培育中心。
三是积极探索职业准入。对家庭农场、现代农业园区、农民专业合作社等认定中,实行准入制度,要求主要成员必须具备职业农民资格,对政府扶持的农业龙头企业、现代农业园区、农产品加工企业要求必须具有一定数量的职业农民。这些优惠政策的实施,有效激发了培育活力,提高了职业农民创业的积极性。
陕西省农业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