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场村的华丽转身
2015-05-20刘永强刘辞典夏阳阳
刘永强++刘辞典++夏阳阳
十堰市张湾区红卫街道牛场村,地处316国道与十堰城区交汇处,地理位置突显,辖区居民成分比较复杂。前些年,民生问题突出、上访户多、干群关系紧张的牛场村在当地出了名。近年来,牛场村“两委”班子以创建服务型党组织为抓手,带领群众发展产业、改善环境、共建和谐,走出了一条服务引领社会和谐发展的新路子,使该村由一个名副其实的“头疼村”实现向远近闻名的 “文明村”的华丽转身。
一个“部”增进鱼水深情
4月15日20点,十堰城区雷鸣电闪、风雨交加,牛场村二组张秀英家在一个炸雷过后,突然断电。74岁的张秀英老伴早逝,儿女也都不在身边,老人急切期盼快点来电。突然,她想起来村上的党群生活服务部。“小曾啊,家里怎么突然停电了啊?”听到张秀英老人急切的声音,负责二组片区的牛场村党总支副书记曾虽华熟练地背起工具包,顾不上给家人打声招呼就出发了……20分钟过去,张秀英老人家里重获光明。
在牛场村,有事给党群生活服务部打个电话,已成为当地村民的一种生活习惯。党群生活服务部成立以来,已无偿为辖区居民排除水电故障460多起,清理垃圾200余吨,调解矛盾纠纷740余件次,村民们形象地称它为“连心部”。
一张“卡”拉近干群距离
如果你去过牛场村村民家中,都会发现在醒目位置放着一张红色小卡片。这张卡片的正面写着“红卫街道牛场村便民服务连心卡”,背面详细记录着便民服务事项、联系人及联系方式,还有市长热线、急救、火警等便民服务常用电话。说起这张卡片,牛场村村民刘爱荣印象尤为深刻。
62岁的刘爱荣高位截肢,没有劳动能力,生活只能基本自理。多年前,刘爱荣一直为自己的伤残等级到多个部门反映,因行走不便,她渐渐放弃了努力。2013年,刘爱荣按照卡上的联系方式,找到了村上负责伤残事务的牛场村党总支书记李建林。李建林得知情况后,多次带刘爱荣到上级部门争取支持,功夫不负有心人,刘爱荣的伤残等级顺利从四级升至二级,伤残补助金大幅提升,生活更加有了保障。
今年以来,牛场村共为群众提供便民服务230多件(次),办理各类证件106个,调解矛盾纠纷70余件。
十颗“星”激发服务动力
3月2日,牛场村党员群众服务中心会议室挤满了党员和群众代表,他们正在参加一年一度的牛场村“十星级党员”争创活动公开承诺。“我承诺继续无偿照顾张兆德一年!”75岁的老党员袁自清带头做出公开承诺。年轻党员也不甘示弱,“我无偿为10户村民提供法律援助!”刚刚法学专业硕士研究生毕业的无职党员张丽,第二个做出承诺。随后,其他28名党员争先恐后做出2015年度“十星级党员”争创活动公开承诺。群众代表看在眼里、乐在心里,“有这样的一支党员队伍,我们老百姓享福啦!”
村民张兆德一家5口有3人患有痴呆症,老党员袁自清不计报酬隔几天就上门帮助张兆德解决生活困难,逢年过节还端来鱼肉等食物。邻居们受到感化,纷纷加入到帮助张兆德的队伍中。“他为我们栽的20多棵橘子树结果已有上10年了,但他从来没有尝过一个橘子。这个感情债我们下辈子都还不完呐!”谈起袁自清,张兆德家人深有感慨地说。袁自清已连续3年被评为“十星级”党员,牛场村还涌现出了10多名“袁自清”式的“十星级”党员。村民们纷纷称赞:党员的服务动力更足了,党的老传统又回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