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园互动,家长们怎么说——
2015-05-20
《家园联系手册》里的“信”
嘉嘉妈妈(女宝,幼儿园中班)
孩子上幼儿园后,我总是很想知道她在幼儿园里过得怎么样:饭吃得多不多,睡觉睡得好不好,有没有和小朋友有不开心……
但是,问孩子吧,她到底还小,问东答西,问十答一,根本问不出什么来;问老师吧,看老师一个人要忙活那么多孩子,还经常被家长围着问这问那的,我也不太好意思再挤进去给老师添乱,况且这种时候去问老师,老师根本没办法静心回答问题。
后来,我就在孩子每周五带回家的《家园联系手册》里给老师夹一封简短的信,把孩子这一周在家里的一些情况反馈给老师,有孩子的进步(比如说特别喜欢哼唱老师新教的歌谣、努力练习舞蹈动作等等),也有孩子身上的一些问题,谈一些我的想法,也表达了希望得到老师什么样的帮助。
孩子的老师也会回信,与我们分享她在幼儿园观察到的孩子的情况,她觉得孩子哪些方面特别棒,哪些方面有进步空间等等。
我觉得与其堵着老师追问,不如用简短的信的方式与老师交流,这样老师也可以得到充分的信息,也能从容地反馈给我们一定的信息。
我与老师的“有限互动”
赵卓尔妈妈(男宝,幼儿园小班)
很多妈妈都恨不得对孩子在幼儿园里的一举一动都了如指掌。
我的一个朋友就对她儿子的幼儿园特别满意,因为教室里装了摄像头,实时发送给父母,她可以一边工作一边抽空“盯”着儿子的种种动静。
她对我盛赞幼儿园的“贴心”,我却觉得大可不必。
虽然说孩子现在还小,但他们不可能永远生活在我们的眼皮底下,而且我选择了这家幼儿园,就代表了我对幼儿园和老师的信任,大概没有老师会愿意自己曝光在全班十几个小朋友对应的几十个家长的“时时注视”中。
我与儿子的幼儿园和老师的互动算是比较“有限”的,仅限于老师每周发下来的联系册上的一些互动,不是我对儿子漠不关心,是我和孩子的爸爸都觉得,男孩子不需要被关注太多、太细,粗放一点反而对他的成长有利,而且基于我们对老师的了解,很确定老师是非常认真、负责的,这就足以让我们放心了。
有一次,儿子和小朋友打闹的时候磕破了嘴唇,老师第一时间打电话给我们,我赶到幼儿园的时候,年轻的老师比我紧张一百倍,反而是我安慰她:不会有严重后果的,没关系的,小男生受点伤很正常的。
“e时代有效互动法”
姚思璇妈妈(女宝,幼儿园大班)
思璇的老师是一个很年轻的女老师,很开朗,很活泼,班上的小朋友都喜欢她,两年下来,连我们家长也和老师建立了非常好的关系。
我们有一个妈妈建了一个微信群,把几个平时来往比较多的妈妈都加了进去,还邀请了老师,老师欣然同意了。
于是,我们这些妈妈有什么问题或者需要请老师特别注意的地方,都会在微信里告诉老师。不过,我们很注意“说话”的时间,提问的话,基本上都是在老师下班之后,需要请老师今天特别注意的地方,就在一大早老师还没上班前告诉老师。老师非常可爱,除了回答我们之外,还会跟我们分享一些孩子们在幼儿园里的精彩瞬间,让我们看到了孩子的“另一面”。
老师说,她也挺欢迎这种方式的,一则能迅速全面地掌握孩子当天的状况,二则有什么事情也能第一时间反馈给家长,另外,她这边需要家长配合做什么事情,也会第一时间问我们是不是有时间,我们当然义不容辞地全力配合了,合作非常愉快!
除了微信,QQ、飞信等都是和老师沟通的好工具,只是不管什么样的方式,作为家长,需要换位思考一下,对你来说,你的孩子是唯一的,但老师一个人要管那么多孩子,不可能把全部注意力都放在你的孩子身上,所以沟通是必要的,但沟通要尽量“简短”、“有效”。
“围墙”和“玻璃窗”
希玥妈妈(女宝,幼儿园中班)
因为爸爸工作的关系,希玥之前是在香港上的幼稚园,香港的幼稚园是半天制的,中午吃完饭后,我们就会把她接回来,去幼稚园对她来说,就像去游乐园一样。
回上海之后,她插班进了小区里的幼儿园,要上满全天,她很不适应,特别是小朋友们下午都要午睡的,希玥一直都没有这个习惯,结果她只能自己一个人在教室里玩玩具。
一想到她自己一个人孤零零地在教室里,我特别难受,就忍不住想去看看她,结果发现幼儿园的围墙好高啊,根本看不到里面。而之前在香港的时候,她的幼稚园四面(除了厕所)全部都是玻璃窗,孩子们看不到我们,我们却能看到孩子们的一举一动,不过好像也没有什么家长“围观”的。反倒是现在这么高的围墙,经常还能看到有不放心的奶奶或者外婆扒在围墙的缝隙使劲往里面看的。
开家长会的时候,老师经常说要加强家园互动,我真希望互动先从幼儿园的“围墙”开始,也许“围墙”变成“玻璃窗”之后,“家”和“园”不需要“互动”,也能自然地融为一体了。
从“家园互动”到“家校互动”
郑宇轩妈妈(男宝,小学一年级)
既然是“互动”,肯定是相互的,作为家长的我们有我们的需求,作为老师的园方和校方自然也有他们的需求。我觉得与其总是被动等着老师的“反馈”,不如主动走进校园、走近老师,真正地做到“互动”。
我全职在家带孩子之前是图书编辑,还是“故事妈妈”,轩轩特别喜欢听我给他讲故事,也是我自己的最大兴趣。于是,从他小班开始,我就成了他们班上的“故事妈妈”和“编外老师”,每周去一两次,带好绘本和道具,去给孩子们讲故事,非常受欢迎。
我还和家委会的妈妈们一起策划了很多园内活动,最有意思的是亲子跳蚤市场,现在孩子们的玩具和用品都实在太多了,每个小朋友都带了一大堆来,自己标价,购买或者置换都可以,孩子们可激动了,最后又带回家一堆“新”玩具。妈妈们也很激动,因为除了孩子的东西,家里的闲置物品也有了去处。亲子跳蚤市场后来从每年一次变成了半年一次,又变成了三个月一次,轩轩毕业之后,听说还固定举行呢。
轩轩上小学之后,因为有了“家园互动”的经验,我和小学的老师也建立了非常好的互动关系。我发动家委会的家长们,每两个月请一位家长去给孩子们普及“职业教育”,我给孩子们讲的是“一本书是怎么诞生的”,一个设计飞机的爸爸给孩子讲了很多飞机构造和飞行原理的知识,最受欢迎的是一位警察爸爸,他给孩子们带去了非常精彩的故事,同时给孩子们传达了很多如何进行自我保护的宝贵经验。endprint